-
1 # 財運亨達
-
2 # 雪穎
首先一點,寇準和包拯都是宋朝人,但二人年齡相差38歲,所以又不屬於同一時期。寇準的政治生涯主要在宋太宗、宋真宗當朝時期。而包拯雖然出生於宋真宗年間,但是當包拯初登仕途時已經到了宋仁宗年間。
寇準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因王欽若(就是主張遷都的那位)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即公元1017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又被丁謂等人排擠,屢次被貶,最後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宋仁宗天聖元年(即公元1023年),病逝於雷州。宋仁宗明道二年(即公元1033年),仁宗恢復寇準太子太傅、萊國公之職,贈中書令,諡號“忠愍”。寇準也因此得以歸葬下邽(寇準祖籍,今陝西渭南)。
包拯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此時的寇準已去世4年了)考中進士。先是被任命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但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老家附近就職,所以又改任為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後來又因父母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父母去世後,包拯按照規定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守喪。期滿後,包拯還是徘徊猶豫,不願離開,經同鄉父老多次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即公元1037年)包拯才出任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包拯包拯一生以秉公執法,剛正不阿著稱。自宋仁宗慶曆元年(即公元1041年)出任到仁宗嘉祐六年(即公元1061年),整整二十一年間,包拯從知府做到給事中、三司使(全國最高財政長官)、樞密副使等要職。雖然包拯並沒有寇準那樣的保家衛國的豐功偉績,但包拯一生為官清廉,所到之處深受百姓愛戴。宋仁宗嘉祐七年(即公元1062年)5月,包拯在巡視樞密院時,突發疾病。兩個月後,包拯病逝。包拯去世後,宋仁宗不但親臨弔唁,還輟朝一日以示哀悼。並追贈包拯為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
3 # 小甘小文小強
首先他們都是北宋人
寇準(961-1023) 寇準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 (980)進士。
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淳化五年(994)為參知政事, 宋真宗時﹐遷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鹹平六年(一○○三),遷兵部侍郎,為三司使。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宋仁宗天聖元年病死於雷州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包拯(999-1062)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南宋武將多,名臣沒幾個喊得上名號的(秦檜、高俅除外)。
-
4 # 水果武士
寇準(961-1023),字平仲。
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
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聖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於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
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寇準和包拯均為北宋名臣,從以上的簡歷中可以看出,寇準和包拯同時在世有24年,但1027年包拯考中進士時寇準已去世四年。更何況包拯考中進士十年後才開始出來作官,此時寇準已死14年。所以,他們兩人沒有同朝為官。
-
5 # 月逐星雲
寇準和包拯都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寇準生於公元961年,在宋真宗時期擔任宰相,在“澶淵之盟”中,力主抗擊遼軍並促成宋遼議和。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比寇準小了38歲,主要活躍於宋仁宗時期,在仁宗朝以直言進諫,清正廉潔著稱,人稱“包青天”。二人雖然同處於北宋時期,但包拯出仕之時寇準卻早已作古,故二人並未有謀面的機會。
-
6 # 格格巫老巫
嚴格意義上講,包拯和寇準不是同一個朝代的,雖然兩人均為北宋名臣,但寇凖是在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考中進士,時任皇帝是趙光義(宋朝第二位皇帝)。包拯是在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時任皇帝是趙禎(宋朝第四位皇帝)。
1、寇準的最高官職是宰相(同平章事)。
寇凖十九歲考中進士。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成安二縣,任滿改任成安知縣。以後他又先後升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等官。三十二歲時拜樞密副使,旋即升任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
2、包拯的最高官職是禮部侍郎,去世後追贈禮部尚書。
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
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慶曆三年(1043年),入京任殿中丞。後經御史中丞王拱辰舉薦,於十一月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裡行, 改任監察御史。
慶曆五年(1045年)八月,包拯擔任契丹正旦使,出使遼朝,完成了使命。 此後歷任三司戶部判官,於慶曆六年(1046年)六月左右出京任京東路(治今河南商丘)轉運使。慶曆七年(1047年)四月,改任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陝西轉運使。
慶曆八年(1048年)五月二日,包拯調任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轉運使。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受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皇祐四年(1052年)十月,除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
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升任給事中,正式擔任三司使。 數日後,拜樞密副使。不久,調任禮部侍郎。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 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 。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
7 # 越獄的囚徒
包拯(999~1062) 字希仁。宋廬州合肥(今合肥市)人。 天聖間舉進士,歷任大理監 事,建昌知縣,轉和州稅監、天長知縣、端州知州。遷殿中丞、監察御史。後任天章閣待制 、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嘉 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執法 嚴峻,杜絕吏奸,不畏權貴。 其事蹟為舊小說和戲曲取為題材,流傳日廣,被作為“清官” 形象,為歷代民眾所稱頌。遺著有《包孝肅奏議》。中華書局於1963年出版了《包拯集》。
寇準(962—1023),字平仲,華州下卦(今陝西渭南)人。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知歸州巴東縣(今屬湖北),太宗朝官至參知政事。 真宗朝,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封萊國公。寇準是北宋前期著名政治家,性格剛烈豪邁,友人楊億稱他“能斷大事,不拘小節”,立朝直言敢諫,面折廷爭,無所畏懼,宋太宗把他比為魏徵。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舉攻宋,中外驚恐。寇準力排眾議,堅請真宗渡河親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陽)迫成和議而還,史稱“澶淵之盟”。 真宗朝後期,政治昏亂。寇準遭奸臣丁謂誣陷,貶為雷州(今屬廣東)司戶參軍,死於貶所。諡“忠愍”。當其被貶,民間曾流傳這樣的歌謠:“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丁(指丁謂);欲得天下好,無如召寇老”,足見時人見重如此。
寇準一生不以寫詩著稱,卻留下了不少好詩。 同時的範雍為他的詩集作序,稱他“平昔酷愛王右丞(維)、韋蘇州(應物)詩”。其五律詩不免帶有晚唐五代氣息,但清雋渾雅之處,確實與韋應物較為接近。其七絕含蓄婉雅,“才思融遠”(司馬光《續詩話》),很有情韻。
-
8 # 小島知風
他們倆同處過一個時代,但是有年齡差,差著輩分、資歷和威望。
論年齡寇準比包拯大了將近40歲,包拯28歲中進士時,寇準已經去世四年了,所以他倆雖然同處過宋真宗和宋仁宗時代,但是寇準是生長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得到宋太宗趙光義的賞識,從此仕途平步青雲。
後來在宋太宗冊立皇儲問題上,寇準鼎力支援宋太宗立兒子趙恆為皇儲,更加深受宋太宗信任和喜愛。
宋太宗駕崩時曾經將趙恆託付給寇準,一力叮囑寇準好好輔佐趙恆。後來趙恆繼位為宋真宗,也是非常倚重寇準。
遼國眼見大軍深入日久對己不利,便想與北宋議和,勒索錢財滿足需求。但是寇準極力反對議和,希望宋真宗乘勢出擊,主動攻擊遼國,收服幽雲十六州。
但是由於宋真宗的軟弱,傾心於議和,外加朝廷之中王欽若等妥協派奸臣構陷寇準,在情勢所迫之下,寇準只得改變了立場,沒有繼續力諫宋真宗乘勢追擊,收復失地。
但是在檀淵之盟中,可以說是寇準拯救了北宋王朝。
宋真宗後來想冊立劉娥為皇后,遭到宰相寇準反對,寇準因此得罪了劉娥,後來劉娥被立為皇后以後,由於宋真宗遺傳老趙家的精神疾病,後期宋真宗的身體健康很成問題,所以很多朝政大事都有皇后劉娥決定。
宋真宗擔心劉娥權力過盛會成為北宋的武則天,所以他密詔寇準商議廢除劉娥的皇后之位。結果被劉娥得到訊息,劉娥搶先質問宋真宗,懦弱的宋真宗把一切是非都推到了寇準身上,甩鍋給了寇準。
本來寇準反對劉娥為後時就已經讓劉娥很不滿意,這是寇準還想把自己廢掉,所以劉娥對寇準仇恨更加深刻。
最後劉娥勾結奸臣丁謂、王欽若等人構陷寇準,最終寇準被罷相貶官至雷州,宋仁宗繼位第二年,貶官在雷州的寇準抑鬱寡歡客死雷州,享年62歲。
後世官場楷模包拯與寇準相類似,他的晚輩包拯繼承了寇準的清廉正直的官場精神,而且包拯將寇準的清廉正直敢於進言做的了極致,包拯一生為官兩袖清風,處處為百姓聲張,敢於力諫宋仁宗,是後世官場之楷模。
包拯的事蹟在後世流傳非常廣泛,不需要多說,而包拯為官風格也給後世官場樹立了模範作用。
寫在最後包拯和寇準由於年齡差距在歷史上是沒有任何交集,不過也基本算是同一時代的人,只是年齡相差比較大,但是雖然在歷史上寇準與包拯沒碰過面,可是他們倆的性格確實非常相似。
他們倆都是以清廉正直,敢於進諫,忠心為國而聞名後世,所以如果寇準晚死幾年,能見到包拯在官場上有所作為,寇準必定會將包拯引為忘年之交。
-
9 # 蘆獲隱士
寇準和包拯是同一個朝代但不是同一個時期做官的。
包拯(999年-1062年),1027年登進士第,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寇準(961年—1023年),太平興國五)進士,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成安二縣。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太宗重用,三十二歲時拜樞密副使,旋即升任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後因參與宮廷權力鬥爭,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寇準生活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代,包拯生於真宗時代,活動軌跡在宋仁宗時代。 -
10 # 歷史侃談君
既可以說是一個朝代,也可以說不是一個朝代
一、包拯與寇準都同屬於北宋時期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寇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成安二縣。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太宗重用,三十二歲時拜樞密副使,旋即升任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後因參與宮廷權力鬥爭,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
因此可以說包拯與寇準同屬於北宋前期的名臣,兩人也應該有過照面。
二、嚴格意義上來講,寇準與包拯不屬於同一個朝代(皇帝在位的朝代)
包拯和寇準不是同一個朝代的,雖然兩人均為北宋名臣,但寇凖是在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考中進士,時任皇帝是趙光義(宋朝第二位皇帝)。包拯是在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時任皇帝是趙禎(宋朝第四位皇帝)。
歷史上寇準在抗擊遼國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包拯則是在處理朝中事物的時候有突出表現。他敢於彈劾當朝大臣,為朝廷解除了很多內憂,而寇準則是更多的從外患角度在位朝廷辦事,而行軍打仗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所以寇準更多的是上升到了為國效命的程度。
-
1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寇準和包拯都是北宋的官員,不過寇準主要在北宋真宗時期,而包拯則主要的在宋仁宗時期
寇準,挽救北宋王朝的名相宋真宗趙恆是北宋的第三個皇帝,他在位期間,北宋逐漸結束了宋太祖和宋太宗時期的開拓進取,成為了一個守成的皇帝。而他在位期間,遼國在經歷了遼太宗耶律德光南侵攻佔開封,滅亡後晉之後,頂住了宋太宗時期的兩次北伐戰爭的進攻,保住了燕雲十六州的大部分地區。
太平天子出身的趙恆顯然被這種情況嚇懵了,而很多朝臣中也建議遷都南逃,有的建議遷都南京,有的建議遷都成都,然而身為宰相的寇準則建議北上澶州御駕親征。
而這次生死攸關的角逐中,寇準居功至偉,也因此名垂青史
寇準此後在北宋政壇仍然扮演重要地位,不過宋真宗死後,宋仁宗年幼,劉太后秉政,由於政治鬥爭,寇準被逐出核心權力圈,死在外地。
包拯,宋仁宗時期的名臣包拯的名臣政治生涯,主要在宋仁宗時期
劉太后死後,宋仁宗趙禎掌握了大權,由於宋仁宗待人寬厚,也成就了很多名臣,其中就包括包拯
與戲劇和演義中的大公無私的斷案形象不同的是,包拯雖然擔任過開封府,但是在其他職位上的時間更多,比如監察御史,包拯不懼權貴,不喜阿諛奉承,因此他在擔任御史期間,對於權貴不法事件,能夠大膽的揭發,這可能就是後世的包青天形象的主要來源。
包拯的最高的職位是樞密院副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並沒有能夠成為宰相。
-
12 # 老夫子侃歷史
寇準和包拯都是北宋時期的,但是兩個人並沒有同朝為官。包拯還沒中進士,寇準就已經去世了,包拯出來做官時,寇準已經去世14年了。兩者沒有過多的交集,但是為官理念相通,也經常被後人比較,老夫子簡單介紹一下兩人所處的年代背景以及貢獻!
寇準是出名的諫臣,剛正不阿。989年,寇準上書宋太宗,由於言辭過於激烈導致宋太宗很沒面子。宋太宗氣的離開龍坐,準備起身離開,被寇準一把扯住衣角。宋太宗無奈只能聽寇準講完,事後宋太宗大悅:“我得到寇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1004年,契丹南下包圍了澶洲等地區,宋真宗想要南遷避避鋒芒。寇準力主宋真宗親征,軍心大振,迫使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寇準由於過於剛烈,也招惹了很多人,後來因被丁謂等權貴排擠,多次被貶,1023年病逝雷州,終年62歲。
包青天: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包拯(999—1062),今安徽合肥人,廉潔公正,不畏權貴,北宋名臣。民間更是將他作為神明供奉,認為他是“奎星轉世”,被後代成為“包青天”。
1061年,包拯被升為“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知府、御史中丞等職。1062年,包拯溘然長逝,被追贈為禮部尚書。如今,也有很多根據包拯的事蹟改變而成的電視劇。
回覆列表
寇準生於961年,逝於1023年,包拯生於999年,逝於1062年。寇準去世時,包拯24歲,他4年後才中進士進入仕途。寇準是太宗和真宗時代的名相,包拯則是仁宗時期的名臣。他倆在政治上當時沒有交集。嚴格來講不能算是同一朝代的人。
寇準(961年-1023年),字平仲。出身於名門望族。父親寇湘是後晉開運年間的甲科進士。在魏王府(大名府)任記室參軍,後被封為國公。寇準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十四歲能寫詩,十五歲時就已熟讀《春秋》。
980年,19歲的寇準考中了進士。當時宋太宗親自面試,他有個習慣,一般不錄取年紀很輕的進士。有人教寇準說到時可虛報一下年齡,寇準嚴肅的說:“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正直誠信,這怎麼可以欺騙皇上呢?”從這裡可看出寇準從年輕時就一身正氣。他被宋太宗選中進士後,被授大理評事(相當於七品官職),後來他又升任尚書虞部郎中和樞密直學士(相當於三品官職)。
989年,寇準向宋太宗進諫。宋太宗很生氣,轉身要回內宮。寇準卻扯著宋太宗的衣角不放,讓宋太宗聽他把話說完。事後,宋太宗反而十分讚賞寇準,高興地說:“我得到寇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991年春,寇準不畏權勢,當面彈劾參知政事王沔包庇其弟弟王淮貪贓枉法,更得宋太宗信任。任命他為左諫議大夫和樞密副使,後又任同知院事,開始直接參與北宋朝廷的軍國大事。
997年,宋太宗駕崩,太子趙恆繼位(即宋真宗),寇準任尚書工部侍郎。
999年,宋朝北邊的遼國派兵進犯中原,在高陽關大敗宋軍,並俘虜守將康保裔。遼軍大肆搶掠後才離開。1003年,遼軍又再次侵犯高陽關,守將王繼忠被俘並投降了遼國。這兩次戰爭的勝利讓遼國看到了宋朝的軟弱可欺。
1004年9月,遼聖宗耶律隆緒和他的母親蕭太后,率領20萬大軍,又大舉進犯中原。遼軍一路勢如破竹,宋軍節節敗退。前線告急文書“一夕五至”。這時候宋朝朝廷內部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宋真宗更是惶恐不安,打算聽取參知政事王欽若等人的建議向南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以躲避遼軍。當年8月份剛剛升任宰相的寇準堅決反對遷都。他說:現在若一遷都,人心就會崩潰,敵人則正好乘勢而入,那大宋天下還能夠保得住嗎?”
寇準派人到河北把農民中的優秀青年組織起來,加以訓練,發展民兵隊伍,並規定:民兵中有殺敵立功者,同樣給予獎賞。寇準還派人慰勞河北駐軍,並出銀30萬兩交給河北轉運使,用以收購軍糧和補充軍用物資。
10月,遼兵攻下祁州,向東南推進,直達澶州城下。中原大片領土都被遼軍侵佔。都城汴京也暴露在遼軍的直接威脅之下。在這危急時刻,寇準認為只要宋真宗親自出徵,就能穩定軍心打敗遼軍。宋真宗在寇準的極力勸說下最後終於答應親征。
寇準反對議和,主張乘勢出兵,收復失地。但由於宋真宗堅持議和,於是在同年12月,宋遼雙方在澶州訂立了和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邊境地區的人民生活也逐步安定了下來,雙方貿易頻繁,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寇準從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宋真宗對寇準也更加敬重和信任。但這也引起了王欽若等一些奸臣的嫉恨。
王欽若向皇帝進讒言說,澶州城之戰,寇準是置皇帝的安危於不顧,拿皇帝的性命做賭注,“孤注一擲”,把皇帝處於極度危險之中,其用心叵測。於是宋真宗開始疏遠寇準。又因寇準經常提拔一些出身貧寒但敢於直言的人到御使臺擔任諫官。這也傷到了王欽若等人的利益,王欽若更加把寇準視為眼中釘。他不斷向宋真宗進讒言。
1006年2月,寇準被免去相職,貶到陝州去做知州。
1019年,寇準又重新被宋真宗召回朝廷出任宰相。有一次,中書省的官員們在一起吃飯,寇準的鬍子上不小心沾上了湯汁,當時的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丁謂看見了,就起身把寇準鬍子上的湯汁擦掉了。寇準訓斥丁謂說:“參知政事是國家重臣,難道是給宰相擦鬍鬚的嗎?”丁謂本來就是心胸狹窄之人,從此丁謂就對寇準懷恨在心。
在雷州時,寇準指導當地居民學習中州音,促進當地人和中原的交流。並傳授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興修水利和開渠引水灌溉農田等,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向群眾講授天文地理知識,破除歪理邪說。同時還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傳播中原文化。對雷州的經濟和文明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後來,丁謂被貶到了更加偏僻的海南島。丁謂路過雷州時,寇準大人有大量,派人送了一隻蒸羊給他。丁謂想求見寇準,被寇準拒絕。寇準的家僕要去找丁謂報仇,寇準知道後,堵上門不准他們出去。
1023年,寇準去世 ,終年六十三歲。妻子宋氏給仁宗寫信乞求把寇準歸葬故里,仁宗雖然准奏,但批給的錢不是很多,寇準的靈柩運到中途,錢就用完了。只好埋在了洛陽鞏縣。1033年,宋仁宗追贈寇準為中書令,諡號“忠愍(min)”。寇準這時才得以歸葬故鄉陝西下邽。
寇準雕像
後記:寇準不僅是“北宋名相”,還是一位有名的詩人,他與白居易、張仁願被並稱為“渭南三賢”。現存《寇萊公集》 7卷,《寇忠愍公詩集》3卷,《全宋詞》裡面錄有寇準的4首詞。
寇準的詩作主要有:
詞作主要有
《江南春·波渺渺》、《踏莎行·春暮》、《點絳脣》、《甘草子》、《陽關引》、《蝶戀花》等,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生於999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並被任命為建昌知縣。但他因父母年邁需要照顧,便辭去官職不去赴任。一直到他父母去世,直到服喪期滿後,才在同鄉父老的勸慰下,去吏部接受調選,後被任命為天長知縣。從這可看出包拯是一個大孝子。
擔任天長知縣期間,有戶人家養的牛的舌頭被人割掉了。當時牛的主人來縣上報案。包拯想了一下對這個人說:“你只管回去把牛殺了賣掉”。按當時的法律宰殺耕牛是會被治罪的。過後不久有一個人來縣上告發這戶人傢俬殺耕牛,要求官府治他的罪。包拯馬上命人把這個人抓了起來。經審問,這個人果真就是割牛舌的那個人。這個案子表現了包拯是一個負責任又非常有智慧的人。
1041年,包拯調任端州知府。當時端州(今天的廣東肇慶市)的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們非常珍愛的雅品。當地每年都向朝廷進貢。此前的知府趁著每年給皇帝進貢的機會都要斂取比進貢數目多幾十倍的端硯,以用來贈送給那些當朝權貴們來為自己拉攏人脈,疏通關係。這無疑增加了當地人的生活負擔。包拯擔任知府後命令端州以後製造的端硯數僅僅滿足進貢的數量即可,不再向任何權貴去送禮打點。他在端州任期三年多的時間裡沒有拿走一方端硯回家(後來的考古發現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王逵曾多次擔任轉運使,他巧立名目盤剝老百姓錢物,無所不用其極。在導致官逼民反後,他四處派兵捉拿,並濫用酷刑。遭到他殺害的人不計其數,因而造成了極大的民怨民憤。但王逵與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係密切,又深得宋仁宗寵信,所以他有恃無恐。為此,包拯連續七次上表彈劾。最後一次更是直接指責宋仁宗說:“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就是說,任命王逵這樣的貪官酷吏擔任轉運使,對王逵一個人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而對於這一路的廣大老百姓來說,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包拯慷慨激憤,義正辭嚴!最後朝廷終於罷免了王逵的轉運使職務。
包拯
1057年3月,包拯任開封府尹。按以前的規矩,凡是有訴訟的都不能到官署衙門直接遞交訴狀。只能通過辦事府史代為轉呈。至於能不能審理,什麼時候審理,再由府吏通知。府吏往往在這個過程中敲詐勒索,營私舞弊,而好多遭受冤屈的人常常因給不起這些小吏賄賂而告狀無門。包拯赴任後命令開啟官署正門,讓那些告狀的人都能夠直接到公堂遞交訴狀,陳述冤情。堅決杜絕在辦案過程中的行賄受賄行為。以致當時人們都傳說:“辦案時不用暗中行賄疏通關係的人,只有閻羅王和包老頭”
1062,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獲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包拯清正廉潔,鐵面無私;忠孝愛民,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敢於直諫,是古代傑出的“清官”代表,有“包青天”之美譽,是北宋名臣,深受百姓愛戴和敬仰。
總上所述,儘管寇準和包拯當時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交集,嚴格的講,他們不算是同一個朝代的人。但他們都清正廉潔,忠心愛民,剛正不阿,才華橫溢,都為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貢獻。都受到了當時及後世人的愛戴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