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仙別鬧
-
2 # 昔日的港灣
看似這個問題不符合邏輯,也有很多人怎麼想也想不通,幫忙怎麼就幫出吃虧來了?其實,在職場中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現代職場再怎麼溫馨,也不可能少了競爭。有了競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因此對待現代職場就不能用常規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否則,真的吃了虧自己還不知道!
一、有搶風頭、圖表現嫌疑
當著領導的面,不管這個同事會不會做,只要你去幫了忙,就有在領導面前搶風頭、圖表現之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同事工作能力有問題,你的工作能力勝過同事一籌。所以,被幫助的員工一般不會領情,他會認為就是你行,別人都不行!而且由此還會衍生出厭惡的情緒。有修養的同事以後一定會注意不再留這“幫忙”的機會給你;修養稍微差一點的同事背後有機會把吃的這“暗虧”找回來;修養再差一點的同事會直接懟你。
二、刷存在感之嫌
在職場同事面前,別人沒有幫忙的訴求或別人只是簡單的問一聲想確認一下。而你總是主動的放下自己手中的活,非常熱心腸的跑去幫助同事。因為事情太過於簡單不需要幫忙,同事被自己道德限制,不好意思回絕你。而你還“高調做事”一樣,不厭其煩的進行講解。顯示出自己無事不知,無事不能的高大姿態。此時,同事們會認為你是在同事面前買弄自己、刷存在感。被幫忙的同事也會有苦說不出來,會認為:“這麼簡單的事情我若做不出來,也顯示得我太無能了吧”!久日久之,慢慢地會被同事們邊緣化而遠離你,嚴重時會集體的詆譭你!
綜上所述,即使給予同事幫助,也應該給予同事需要的幫助。幫助是無私的,不能刻意帶有自己目的。而且在幫助的同時,還要注意照顧同事的感受,不能帶給同事工作能力不強的感覺和壓力,不能影響到同事現有的利益,最好是默默的幫助,同事有了進步,又不傷害同事的面子,這樣同事心裡一定會感激你。你說呢?
中山艦博物館的紅魚
照片來自於手機自拍
在職場中,或多或少,我們總能遇到同事來找你幫忙的情況。一般來講樂於助人是傳統美德,在時間適當、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幫助一下他人,何樂而不為呢?在這裡別覺得我說的危言聳聽,職場就是戰場,是你目前安身立命之地!所以遇事務必要謹慎,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別給自己惹禍上身,所以要明確以下幾點,思慮再三再做決定。
幫助同事,未必會有好處(回報),但是出了問題,勢必要你承擔責任;幫助同事,代表的是自身工作的不飽和,上級可能會為你安排更多的工作;掂量下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勝任;幫助的次數多了,別人的工作就會變成你自己的工作;過多地幫助別人從事非專業性質的工作,會造成自身的精力分散,長久以往,自身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自身的崗位得不到發展。所以說,不是不幫,是人心難幫。職場裡,最難理解的,就是人心。最後幫與不幫還是在於自己,思慮周全,在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