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 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迴中。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 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 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蓮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 象徵我佛“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駐。 其姿挺展,日豔且鮮;其貌熙怡,傲然獨立; 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 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 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 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淨土。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 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 故又稱“希有之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一、離諸染汙 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汙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二、不與惡俱 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淨,不與纖毫之惡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滿 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雲:戒香芬馥,廣佈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佈,遐邇皆聞也。 四、本體清淨 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淨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汙泥濁水,而自然潔淨無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六、柔軟不澀 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淨,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七、見者皆吉 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鹹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八、開敷具足 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莊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淨 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鹹得六根清淨,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淨也。 十、生已有想 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鹹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鹹生已有蓮華之想也。
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 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迴中。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 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 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蓮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 象徵我佛“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駐。 其姿挺展,日豔且鮮;其貌熙怡,傲然獨立; 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 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 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 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淨土。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 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 故又稱“希有之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一、離諸染汙 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汙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二、不與惡俱 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淨,不與纖毫之惡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滿 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雲:戒香芬馥,廣佈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佈,遐邇皆聞也。 四、本體清淨 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淨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汙泥濁水,而自然潔淨無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六、柔軟不澀 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淨,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七、見者皆吉 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鹹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八、開敷具足 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莊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淨 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鹹得六根清淨,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淨也。 十、生已有想 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鹹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鹹生已有蓮華之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