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的自我理論:
詹姆士的自我理論,實質上是一種人格理論。因為他是在相同意義上使用人格和自我這兩個概念的。
根據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與表現,詹姆士劃分為經驗的自我與純粹的自我兩個方面,並對這兩個方面的自我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他認為,所謂經驗的自我,就它的最廣泛的含義上來說,指的是一切一個人要呼之為“我”(Me)的或“我的”(Mine)的東西的總和。它是一種被知的東西,也可以叫做被知的我或被動我。其成分有三種:物質的自我,社群的自我,精神的自我.
所謂純粹自我,也可以稱之為能動我或主動我,指的是一個知曉一切(其中也包括自我)的那個東西。
羅傑斯的自我理論
羅傑斯認為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她)與他人、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後,人的自我實現趨向開始啟用,在自我實現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併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透過機體自動的估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尋求保持、再現,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盡力迥避。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是受他人的關懷而產生的體驗,還有一種是受到他人尊重而產生的體驗,不幸的是兒童這種受關懷尊重需要的滿足完全取決於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據兒童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準,行為標準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所以說他人的關懷與尊重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體現著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傑斯稱這種條件為價值條件,兒童不斷透過自己的行為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於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漸漸地兒童被迫放棄按自身機體估價過程去評價經驗,變成用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的價值規範去評價經驗,這樣兒童的自我和經驗之間就發生了異化,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衝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預感到經驗與自我不一致時,個體會運用防禦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如果防禦成功,個體就不會出現適應障礙,若防禦失敗就會出現心理適應障礙。
埃裡克森的自我理論
埃裡克森賦予自我以特徵和它自身的需要。他認為自我以為本我服務為出發點,但在為本我服務的過程中發展出它自身的各種功能。強調自我的自主性。
並提出自我發展的8個階段:
第一階段 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第二階段 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
第三階段 獲得主動感而克服內疚感
第四階段 獲得勤奮感而避免自卑感
第五階段 獲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亂
第六階段 獲得親密感而避免孤獨感
第七階段 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 (繁殖對停滯)
第八階段 獲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雖然是簡述,但是該寫的還是得寫。
詹姆士的自我理論:
詹姆士的自我理論,實質上是一種人格理論。因為他是在相同意義上使用人格和自我這兩個概念的。
根據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與表現,詹姆士劃分為經驗的自我與純粹的自我兩個方面,並對這兩個方面的自我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他認為,所謂經驗的自我,就它的最廣泛的含義上來說,指的是一切一個人要呼之為“我”(Me)的或“我的”(Mine)的東西的總和。它是一種被知的東西,也可以叫做被知的我或被動我。其成分有三種:物質的自我,社群的自我,精神的自我.
所謂純粹自我,也可以稱之為能動我或主動我,指的是一個知曉一切(其中也包括自我)的那個東西。
羅傑斯的自我理論
羅傑斯認為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她)與他人、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後,人的自我實現趨向開始啟用,在自我實現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併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透過機體自動的估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尋求保持、再現,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盡力迥避。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是受他人的關懷而產生的體驗,還有一種是受到他人尊重而產生的體驗,不幸的是兒童這種受關懷尊重需要的滿足完全取決於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據兒童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準,行為標準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所以說他人的關懷與尊重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體現著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傑斯稱這種條件為價值條件,兒童不斷透過自己的行為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於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漸漸地兒童被迫放棄按自身機體估價過程去評價經驗,變成用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的價值規範去評價經驗,這樣兒童的自我和經驗之間就發生了異化,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衝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預感到經驗與自我不一致時,個體會運用防禦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如果防禦成功,個體就不會出現適應障礙,若防禦失敗就會出現心理適應障礙。
埃裡克森的自我理論
埃裡克森賦予自我以特徵和它自身的需要。他認為自我以為本我服務為出發點,但在為本我服務的過程中發展出它自身的各種功能。強調自我的自主性。
並提出自我發展的8個階段:
第一階段 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第二階段 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
第三階段 獲得主動感而克服內疚感
第四階段 獲得勤奮感而避免自卑感
第五階段 獲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亂
第六階段 獲得親密感而避免孤獨感
第七階段 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 (繁殖對停滯)
第八階段 獲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雖然是簡述,但是該寫的還是得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