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讀書看漫畫的釀酒師

    愛和死亡主要講人性,機器人更多的是講未來科幻再滲透人性。第一季18集,或利用別樣視角,或從不同緯度看世界,不僅場景宏大充滿變化,劇情神反轉,更是像一部部濃縮的精煉的大電影,時間雖短,但是更給人看完後無限想象的空間和廣度。其中有好幾集都在講無限的死亡迴圈,時間空間的交錯,腦洞超級大。光之魚,把大海和無人區兩個地裡差異如此大的兩個地方聯絡起來,畫風也超級美,雖然不願意承認,男孩其實早就死了,而不是鯊魚帶走了靈魂。(◎`・ω・´)人(´・ω・`*)

  • 2 # 影視樂之者

    關於“《愛,死亡與機器人》這部美劇,主要講什麼”這一問題,我個人不是太確定,僅談談自己的一些淺顯認識。

    不可否認,在等待《權遊》更新的日子裡,《愛宕機》這部美劇確實給觀眾帶來了不少驚喜。但是,由於題材太過新穎、主題太過抽象、作品間跳躍太大等原因,《愛宕機》的真愛粉們自然是對這部美劇讚不絕口,新入坑的觀眾,可能會看的一臉懵圈。

    個人認為:

    “愛”、“死亡”、“機器人”這三個詞,根據劇情,其實還可以引申為“情感(情緒)”、“生命(意義)”、“科技(娛樂)”等內容。

    所以,樂哥竊以為,這部美劇探討的主要問題是:生命的本源及形式、人類(機器人)複雜的情感產生與幻滅、對於科技(娛樂)與人類未來的深層次思考。

    就這三個問題,詳細說明一下。

    首先是對生命形式的思考。

    在《桑尼的優勢》這一集中,桑尼真正的“優勢”,是她失去了自己的肉體。

    柏拉圖曾經說過:“肉體是靈魂的囚籠”,老子也說過:“吾所以有大患者,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那麼,一旦一個人失去了自己的肉體,她還會恐懼麼?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爾虞我詐,有趣麼?肉體到底是靈魂的聖殿,還是囚籠?

    這是導演留給觀眾的問題。

    對於科技(娛樂)的態度。

    從《證人》、《祝有好收穫》這兩部短片中,我們能看到導演對於科技和娛樂的擔憂。

    娛樂至死的年代,我們每個人都是“殺死”他人的兇手,同時也是見證自己被別人親手“殺害”的證人。

    “娛樂”鋪天蓋地,每個人都是娛樂的生產者,也是娛樂的消費者;我們都是罪魁禍首,也是最終的受害者!

    《祝有好收穫》中,也表達了這種擔憂。蒸汽朋克的畫風,高聳入雲的煙囪。鋼鐵森林之中的人類,比野獸還要貪婪……

    科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進步,還有無窮無盡的慾望!

    關於情感。

    人類的情感非常複雜。

    《戰鬥機甲》這部短片,講述的是三個家庭一起抵抗異蟲侵略的熱血故事,情節緊湊,催人淚下。

    然而,結尾的十幾秒,我們發現,人類才是真正的侵略者!故事在此反轉——人類佔領了異蟲的星球進行殖民,異蟲之所以攻擊人類,是為了奪回家園。

    那麼,我們的情感該傾向於哪一方呢?是同情人類殖民者?還是謳歌異蟲抵抗者?

    可以說,導演跟觀眾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導致樂哥第一次看完這一集的時候,竟不知所措……

    結語

    總之,《愛宕機》是一部非常優秀、非常有深度的美劇。每一集都很短,卻濃縮了太多的哲思。

    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有深度的美劇!強烈推薦給大家!

    每一集,都值得看十遍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己似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