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築家莊

    小時候物質生活比較單一,能接觸到的“美味”有限,有機會吃到一點水果或者一丁點辣條都可以興奮一整天。長大後,生活圈的擴大、物質條件的轉好以及網際網路資訊洗禮,嘴巴越來越難以取悅。

    隨著各種加工工藝的湧入、調料的增加與複核、吃過的東西多種多樣、負面資訊的重創,飢餓感或者貪慾都得到有效控制,還是比較嚮往田園生活,自給自足,雖然這很難實現。

    情有獨鍾也變得不忠了,再次嘗試的可能僅僅存於美好的記憶。

  • 2 # 孤獨的料理人灬吳承澤

    我想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因為見得多吃得多了,選擇太多麻木了,想吃什麼隨時都買得起,再也沒有了以前新奇和珍貴的感動。

    二是我們可能都到了處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年紀,其實不止是零食,很多以前簡單的幸福似乎慢慢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成人的世界很多所謂的幸福都被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所綁架,沒了小時候的那種純粹。那個因為半個棒冰、一根辣條、一個觸碰或者一封信而悸動的心已經被深藏。可能要到某個返璞歸真的年齡才能再重新尋回吧。

  • 3 # 心兒飄渺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您這個問題。我跟您有相同的感覺。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很喜歡一種零食,就是那種高粱米(其實我不知道是什麼做的,據我媽說是高粱米)做的像薩其馬的小食品,我們當地都叫它“小米粘(zhan)”,小米粘長的像薩其馬,但是沒有薩其馬那麼甜,反而是那種香、脆、甜的口感,有點像“米老頭”,但是是那種大約5公分長的長條狀。

    我當時特別愛吃,每天中午上學路上都去買來吃,散裝的不貴,1毛錢10塊(90年代初,暴露年齡了),我會買2毛錢的吃一路。隨著慢慢長大這種食品不太常見了,有時碰到買來吃也不覺得有多好吃了,我一度懷疑是現在做的沒有小時候那種的貨真從實了,但我媽說還是那個味,不覺得好吃,只是我口味變了,她不明白我小時候為什麼那麼愛吃。

    可能確實是我的口味變了,但是我覺得還有環境原因。

    首先,不得不承認,小孩子的味覺比成人發達,可能大人覺得沒有味道東西,小孩子因味覺發達會覺得很好吃。慢慢長大後,味覺變得不那麼靈敏了,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了。

    其次就是環境的改變造就了人的改變。我小時候,小孩子的零食不像現在這麼多樣,最好吃的餅乾就是青島鈣奶餅乾,小孩子對零食的選擇性不多,如果當時有別的好吃的,可能我也不會對“小米粘”那麼情有獨鍾。

    再就是,現在大了,見的東西多了,吃的東西種類也多了,各種口味都品嚐過後,有了更好的體驗後,可能就對最初的那種單純的味道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了。

    這是我的感悟,如有不足之處,敬請包含。PS:剛才查了下網路,原來圖片上這種叫米花糖,我小時候吃的“小米粘”應該也是類似的這種東西,只不過它是用高粱米做的,口感更硬、更香脆一些。

  • 4 # 本村老實人

    窮,物質匱乏,天天洋芋,紅苕,稀飯什麼的,能吃到這些常見食物以外的東西感覺都是美食,感覺都是稀罕之物。

    記得小時侯的冰棒,極其簡單,就是糖精兌的水,吃完了連棍子都捨不得扔,還要舔多幾次,還有那〈五香瓜子〉,簡直就是極品,裡面有炒瓜子時用的小石子,不可能直接扔掉,而是放在嘴裡吮吸,咂吧咂吧,直到淡了,沒什麼味了才吐掉,直到今天還覺得回味無窮。

    真得感謝祖國感謝黨!讓我們過上幸福的日子,那些艱苦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人民都快樂幸福的生活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拆遷安置補償每個人一輩子只能享受一次嗎,有什麼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