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愛人原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為什麼還會煩躁呢?這種煩躁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
思念,即意味著兩個人並不在一起,還可能是相隔甚遠,思念即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得不到”。陳奕迅的《紅玫瑰》有句歌詞唱道: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人對自己得不到又想得到和擁有的東西普遍存在矛盾心理,對感情或愛人更是如此,當你想要擁有近在咫尺甚至是朝夕相處的愛戀卻無法擁有時,內心自然是不能平靜的,不善於調整自我情緒的人難免就會煩躁。
那麼對於哪些在思念愛人時,有意識地調整和控制自我情緒的人來說是否就不會煩躁了呢?仍然會。一個人有意識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意志力的,它不像習慣,會讓我們無意識或下意識地去做某件事,這並不需要我們用多大力,使多大勁,但是當我們思念愛人時,那些偏向於理性的人,會有意識地抑制自己的感性部分,即“思念”這種情緒。
比如讓自己去幹別的事,專注於工作或逛街分散精力等,但“思念”這種情緒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愛人也是不可替代的,“思念”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跳出來。於是,人就在壓抑感性和強調理性之間掙扎,如果一個內心不夠平衡和穩定的人,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仍然還是會煩躁的。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愛情物品化了,所以當我們思念愛人時,其實潛意識也希望對方同樣思念我們,但是如果我們從對方那裡感受不到自己內心渴望的這種思念,我們就會失落,甚至傷心、難過和煩躁。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在其《為何越愛越孤獨》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叫“投射性認同”,即我將我的東西投射給你,你認同了我的投射,並表現出我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所渴望的行為。如果精確地表達其邏輯,可以概括為一個簡單的公式:我做了A,你要做B,否則,你就會得到C。
在兩性關係中,我思念了你(A),你也要思念我,或者是有別的表示(B),否則,我就會鬧,會不開心,會煩躁(C)。
思念是一種看不見的付出,是情感付出,當你思念愛人時,你就是在付出情感。雖然我們表面經常說“我不求回報,我願意這麼做。”但深入潛意識裡,你會發現這句話是虛偽的,每個人其實都渴望回報,當你得不到期望的回報時,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比如煩躁。
愛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思念由愛生出,亦很美好。當我們思念愛人時,請嘗試全然接受這種情感,接納感性的自己,不要試著與之對抗,同時,別把愛情當物品,把它當成你的一種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有所承受,其實這種承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但愛本身是不能用對等的“付出與回報”去衡量的,所以你要勇敢地付出,也要坦然接受可能得不到的回報。
思念愛人過甚時,請暫時避開關注自我,去做些別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約見好友,看書等。
思念愛人原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為什麼還會煩躁呢?這種煩躁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
思念,即意味著兩個人並不在一起,還可能是相隔甚遠,思念即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得不到”。陳奕迅的《紅玫瑰》有句歌詞唱道: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人對自己得不到又想得到和擁有的東西普遍存在矛盾心理,對感情或愛人更是如此,當你想要擁有近在咫尺甚至是朝夕相處的愛戀卻無法擁有時,內心自然是不能平靜的,不善於調整自我情緒的人難免就會煩躁。
那麼對於哪些在思念愛人時,有意識地調整和控制自我情緒的人來說是否就不會煩躁了呢?仍然會。一個人有意識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意志力的,它不像習慣,會讓我們無意識或下意識地去做某件事,這並不需要我們用多大力,使多大勁,但是當我們思念愛人時,那些偏向於理性的人,會有意識地抑制自己的感性部分,即“思念”這種情緒。
比如讓自己去幹別的事,專注於工作或逛街分散精力等,但“思念”這種情緒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愛人也是不可替代的,“思念”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跳出來。於是,人就在壓抑感性和強調理性之間掙扎,如果一個內心不夠平衡和穩定的人,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仍然還是會煩躁的。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愛情物品化了,所以當我們思念愛人時,其實潛意識也希望對方同樣思念我們,但是如果我們從對方那裡感受不到自己內心渴望的這種思念,我們就會失落,甚至傷心、難過和煩躁。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在其《為何越愛越孤獨》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叫“投射性認同”,即我將我的東西投射給你,你認同了我的投射,並表現出我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所渴望的行為。如果精確地表達其邏輯,可以概括為一個簡單的公式:我做了A,你要做B,否則,你就會得到C。
在兩性關係中,我思念了你(A),你也要思念我,或者是有別的表示(B),否則,我就會鬧,會不開心,會煩躁(C)。
思念是一種看不見的付出,是情感付出,當你思念愛人時,你就是在付出情感。雖然我們表面經常說“我不求回報,我願意這麼做。”但深入潛意識裡,你會發現這句話是虛偽的,每個人其實都渴望回報,當你得不到期望的回報時,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比如煩躁。
愛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思念由愛生出,亦很美好。當我們思念愛人時,請嘗試全然接受這種情感,接納感性的自己,不要試著與之對抗,同時,別把愛情當物品,把它當成你的一種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有所承受,其實這種承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但愛本身是不能用對等的“付出與回報”去衡量的,所以你要勇敢地付出,也要坦然接受可能得不到的回報。
思念愛人過甚時,請暫時避開關注自我,去做些別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約見好友,看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