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識貝

    相比五一節前釋出的資管新規,理財新規中對理財產品和金融機構的要求更加具體,在中國理財發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理財新規將理財產品的監管最大化,為淨化理財業務的生態環境提供了政策支援,同時也意味著中國20多萬億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將全面納入規範監管。

    本次新規最大的改革就是將銀行理財5萬元銷售起點降至1萬、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的嚴格區分、公募理財可透過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允許私募產品可以直接購買股票、引入24小時冷靜期、不得過分宣傳收益率等等。

    這一系列的改變意味著銀行理財不再起點5萬,隨著門檻的降低,監管力度的提高以及取消了剛性兌付,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面對這些改變還應理性對待,不能盲目推崇。

    理財新規落地對於投資者的影響:

    1、兩個新規的落地是中國推行「普惠金融」的必然結果,銀行不再「高大上」,開始走「平民路線」,競爭核心從產品逐步向服務轉變。提升了投資者對於理財的認識和理解,打破剛兌,讓理財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理財。

    2、雖然收益浮動,不再承諾保本,但是理財更有保障。正式嚴格監管理財產品的發行全程,同時加強了銀行間的競爭,有利於在很大程度上緩衝商業銀行非標業務並表導致資產業務收縮帶來的負面經營影響。

    3、理財門檻的降低,一定程度的為商業銀行拓寬理財業務,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持續增長奠定基礎,同時使銀行理財中間業務依然保持足夠的活力,為商業銀行經營盈利能力擴大帶來較大的拓展空間。

    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兩個新規的落地,一方面加強監管,對於銀行理財提供了政策支援,另一方面對於商業銀行和投資者都有了約束,也有了壓力。

    首先,銀行理財產品門檻降低,讓一些不具備合格投資者身份、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投資者也湧入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行列,在打破剛性兌付的大前提下,極有可能增加投資者的投資風險。這就要求我們應對新規的落地,應當加強對理財產品的認識,同時在打破剛兌之後,更加要嚴格根據個人情況選擇理財產品,即使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剛兌,收益無法保證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其他理財方式進行理財,比如結構性存款、智慧存款等。

    其次,理財產品門檻的降低,會導致理財需求的無限膨脹,比如銀行理財投資者過分購買某一家或某幾家銀行的理財,導致理財產品發行過多、過濫,使銀行理財產品陷入新一輪的快速擴張,銀行業發展不平衡,給監管造成一定難度,也會加大金融監管成本。

    最後,理財新規對於投資者以及銀行來說都是挑戰,總的來說新規將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推向了利好的層次。

    就銀行來說,如何在降低門檻的條件下把握髮行的標尺,揚長避短使自己產品具有競爭力成為了新的挑戰。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提升個人對銀行理財的知識、加強對金融理財知識的學習和關注、學會控制風險、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有深刻的認識、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等也將成為我們超越理財收益率的關注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做過連續的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