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一、譯文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飲酒談論音樂的事。魏文侯說:“鐘聲不協調了吧?左面的聲音高。”田子方笑了起來。魏文侯說:“為什麼笑?”田子方說:“臣下聽說,做國君的明理就喜歡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愛音樂。現在您對音樂辨別得很清楚,臣下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聾了。”魏文侯說:“對,敬聽您的教誨。”二、原文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而稱樂。文侯曰:“鐘聲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聞之,君明則樂官,不明則樂音。今君審於聲,臣恐君之聾於官也。”文侯曰:“善,敬聞命。”三、出處《戰國策》擴充套件資料一、創作背景《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二、作品賞析《戰國策》善於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於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三、作者簡介《戰國策》用於編輯戰國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羅根澤疑出於蒯通。這些文章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因此,《戰國策》顯然不是一時一人所作,劉向只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訂者。因其書所記錄的多是東周後期時諸國混戰,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而該時期亦因此被史家稱為戰國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人利用並欺騙了你,你會原諒他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