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芮城盛世文化

    李鴻藻是晚清主戰派重臣之一,曾反對《里瓦幾亞條約》的簽訂,保住大片領土,又在甲午戰爭時反對簽訂《馬關條約》,但依然無法阻止懦弱衰敗的清王朝,於1897年逝世。

  • 2 # 百貨鋪小胖虎

    李鴻藻,晚清名臣,生於公元1820年,去世於公元1897年,世代名宦世家出身,直隸高陽人,字蘭孫,號石孫,咸豐二年進士。李鴻藻歷經同治、光緒兩朝,經歷了清朝這個時期內外各項重大歷史事件,對晚清時局具有很大影響。他是同治光緒兩朝的清流派領袖,是晚清時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李鴻藻是一位徹底的愛國官員,同時也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官員。李鴻章所處的同治、光緒年間,清廷步步維艱,內外交困。那個時候,正是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的時代,西方列強、日本、沙俄對中國虎視眈眈,恨不能將中國給一口吞掉。

    李鴻藻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官員,在時局如此困難,中國受到列強環伺的時候,當時的慈禧太后還想要挪動國庫錢銀,重修圓明園。李鴻藻面對最高統治者的要求,仍然能站在民族大義上堅決反對,指出“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阻止重修圓明園的計劃。

  • 3 # 空中漫步的傻瓜

    李鴻藻(1820年-1897年),字季雲、寄雲,號石孫、蘭孫、硯齋。直隸高陽(今屬河北省)人,清朝政治人物,同治帝啟蒙老師。

    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任翰林院編修。同治四年以弘德殿行走、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同治十三年十月,上有疾,李鴻藻代批答章奏。歷任五部尚書,被李鴻章視為政敵,與李鴻章無親屬關係但常被誤認。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七月病逝。諡文正。《清史稿》有傳。

    李鴻藻一身正氣,史載其“持躬儉約,獨守正,持大體,所薦多端士”。他還以社稷大局為重,時時心繫蒼生。從1868至1871年,同治皇帝和慈禧多次提出重修圓明園。當時國力日漸衰微,西方列強正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心存野心,隨時窺探時機以求一逞之時。李鴻藻念及國力日衰,百姓窮困,多次或“明疏”或“密諫”,明確提出“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竭盡全力阻止重修並多次直接勸阻同治皇帝。最後,終於迫使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收回成命。

      李鴻藻的最大功勞,保住了上萬平方公里的祖國領土。事情是這樣的:

      1871年5月(同治十年四月),沙俄借阿古柏侵略中國新疆而出現的邊疆危機,悍然出兵侵佔伊犁地區,並由此向周邊滲透。1877年,左宗棠率軍隊擊敗阿古柏。1878年,清政府派欽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國,就要求歸還伊犁等問題與俄方進行談判。然而,崇厚竟於次年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裡瓦幾亞擅自與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爾斯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使中國喪失了伊犁城以外的大片領土,並使中國主權蒙受巨大恥辱。李鴻藻堅決反對該條約的簽訂。在朝廷,他慷慨陳詞,據理力爭,發動清流派彈劾李鴻章用人不當,奏請皇上治崇厚擅訂之罪,改派使節出使俄國修改上述條約。

    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准,並將崇厚革職拿問。改派出使英法公使曾紀澤兼任出使俄國公使,赴俄談判改約。終使該條約得以改訂,保住了上萬平方公里的祖國領土。

      在李鴻藻、張之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朝廷另派曾紀澤(曾國藩之子)赴俄。經半年多交涉,曾紀澤與俄國外交大臣吉爾斯和俄駐華公使布策於1872年2月24日在俄國聖彼得堡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終於爭回了《里瓦幾亞條約》失去的伊犁南境的大片領土以及諸多軍事要塞和關口,更正了許多有關分界及通商條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生,後來都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