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世之時,蜀漢危如累卵,東敗於孫吳、實力大蹙,北又有曹魏虎視。而南中蠻夷又趁蜀漢勢力衰弱,而舉兵叛亂(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彼時蜀漢之國情,誠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為緩和蜀漢的處境,便率先與孫吳通好。
蜀漢的東線危機既解,諸葛亮便全心平定南中叛亂。馬謖向諸葛亮獻策道:"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
諸葛亮採納馬謖之策,據《漢晉春秋》記載:..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此即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典故來源,但後人多對此存疑。一則,諸葛亮於建興三年(225年)春,率軍南征,而至當年秋就平定了南中,時間上過於緊湊。二則,蜀漢大敗於孫吳不久,國力已大為衰弱,也不大可能再徒費國力而放縱孟獲七次。但諸葛亮以德懷孟獲卻系真真切切,史載:..(諸葛亮)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然而,為何諸葛亮以德懷孟獲,孟獲等卻不助蜀漢北伐呢?
其實,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南方的夷人並沒有與蜀漢形成利益共同體。孟獲之降,也並非完全是感懷諸葛亮的恩德,而是迫於蜀漢的軍力強盛,故不敢復反。而夷、漢矛盾仍舊存在,還要給蜀漢供應財賦。鄧艾偷襲陰平而得手之後,蜀漢曾打算逃往南中,譙周就建言道:..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偪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必復反叛。
劉禪聽了譙周之言,果然就放棄了逃往南中的打算。可見,譙周所言乃是實情。孟獲雖然感激於諸葛亮的赦免之恩,但蜀漢北伐卻於夷人全無利益干係。且還要負擔蜀漢北伐的兵賦,本就對蜀漢怨聲載道,不反叛就已經是最大的合作了,更甭說主動相助蜀漢北伐而為他人火中取栗。
參考史籍:《三國志》等等;
劉備去世之時,蜀漢危如累卵,東敗於孫吳、實力大蹙,北又有曹魏虎視。而南中蠻夷又趁蜀漢勢力衰弱,而舉兵叛亂(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彼時蜀漢之國情,誠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為緩和蜀漢的處境,便率先與孫吳通好。
蜀漢的東線危機既解,諸葛亮便全心平定南中叛亂。馬謖向諸葛亮獻策道:"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
諸葛亮採納馬謖之策,據《漢晉春秋》記載:..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此即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典故來源,但後人多對此存疑。一則,諸葛亮於建興三年(225年)春,率軍南征,而至當年秋就平定了南中,時間上過於緊湊。二則,蜀漢大敗於孫吳不久,國力已大為衰弱,也不大可能再徒費國力而放縱孟獲七次。但諸葛亮以德懷孟獲卻系真真切切,史載:..(諸葛亮)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然而,為何諸葛亮以德懷孟獲,孟獲等卻不助蜀漢北伐呢?
其實,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南方的夷人並沒有與蜀漢形成利益共同體。孟獲之降,也並非完全是感懷諸葛亮的恩德,而是迫於蜀漢的軍力強盛,故不敢復反。而夷、漢矛盾仍舊存在,還要給蜀漢供應財賦。鄧艾偷襲陰平而得手之後,蜀漢曾打算逃往南中,譙周就建言道:..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偪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必復反叛。
劉禪聽了譙周之言,果然就放棄了逃往南中的打算。可見,譙周所言乃是實情。孟獲雖然感激於諸葛亮的赦免之恩,但蜀漢北伐卻於夷人全無利益干係。且還要負擔蜀漢北伐的兵賦,本就對蜀漢怨聲載道,不反叛就已經是最大的合作了,更甭說主動相助蜀漢北伐而為他人火中取栗。
參考史籍:《三國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