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君未央

    鮮卑最早是中國東北方、北方以及西北方少數遊牧民族之一,古代漢人稱這些民族為“胡人”。西晉時期趁“八王之亂”,胡人入侵中原,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中就有鮮卑一族。到了公元409年,鮮卑族拓跋部統一了北方,稱為“北魏”。至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漢化。從制度、文化,到語言甚至於服飾、姓氏,都改成跟漢人一樣。鮮卑族之前有姓拓拔、獨孤、尉遲等,都改成漢姓,其中拓拔改姓元,獨孤改姓劉,尉遲改姓尉(魏)……此外還與漢人通婚,從此鮮卑族和漢人也沒什麼分別了,以後的中國歷史也沒有了這個叫鮮卑的民族。

  • 2 # 通古斯專家

    鮮卑族是漢族的一個分支,操漢藏語系漢語族鮮卑語支唐代古籍《史記索隱》引東漢應奉上奏漢桓帝書雲:“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引以為號。”

    《翰苑集》引《漢名臣奏》雲:“鮮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築長城,徒亡塞外。鮮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種眾少陋也。”詳細的說明了鮮卑人的先祖就是來自於秦漢時期的漢族,他們適應了北方的遊牧生活,並且融合了當地的通古斯人蒙古人土著形成的一個新民族。《魏書》開篇就有解釋:“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託,謂後為跋,故以為氏。”《資治通鑑》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可以知道北魏皇帝曾直言不諱的說自己就是漢人的一支。

  • 3 # 稗官學史

    鮮卑在東漢檀石槐之時,有東中西三部。

    《三國志.魏書》三〇《鮮卑傳評》下,裴注引《魏書》略雲:

    檀石槐既立,乃為庭於高柳北三百餘里彈汗山吸仇水上,東西部大人皆歸焉,兵馬甚盛。南鈔漢邊,北拒丁令,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ニ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分其地為中、東、西三部。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餘、濺貊為東部,二十餘邑,其大人日彌加、闕機、素利、槐頭。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為中部,十餘邑,其大人日柯最、闕居、慕容等,為大帥。從上谷以西至煌,西接烏孫為西部,二十餘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羅、日律推演、宴荔遊等,皆為大帥,而制屬檀石槐。

    其中又有吐谷渾,吐谷渾本為遼東鮮卑,與慕容廆為兄弟,後分離西遷。五胡亂華之時,得到隴上之地。

    與西部鮮卑拓跋氏有關的有河西鮮卑禿髮氏,禿髮為拓跋異譯。西部鮮卑還有隴西乞伏氏。

    鮮卑的種族很複雜,尤其是西部鮮卑,據《三國志·魏書》記載,"匈奴及北單于遁逃後,餘種十餘萬落,詣遼東雜處,皆自號鮮卑兵。"此外還有大胡,丁零,羌等,鮮卑一詞包含胡人的種類正不知有多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絲巾對女性服裝的點綴,有什麼好看的搭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