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喵自溜達一去不復返

    如果我是徽柔,選曹評的話,我會先問曹評是否真心,如果真心,是否願意放棄考取功名,無法做官,如果他願意犧牲,在和管家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行就苦肉計,曹評他日如果後悔,自行和離。如果沒有曹評,按照劇情發展去了公主府,和李瑋必須成婚,喜歡了懷吉,那和李瑋先拿出公主的架子,也先談好,給他納好妾,各自安好,非傳召不得入內,自己的院子派人嚴密看守,不得讓李瑋及其家人隨意進出,懷吉日夜放在身邊,低調謹慎,歡喜一生。

  • 2 # 微雨硯

    正在看書《孤城閉》,對於公主的感情線感觸很深,很想回答這個問題。

    微柔公主的感情悲劇,似乎是很難避免的。首先原因自然在官家,他因為想要彌補母族,把自己最親愛的女兒嫁過去,是他蓄謀已久的決定。當然他的選擇並非不為女兒考慮,他選擇的人,善良忠厚家財萬貫,也的確是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可錯的是,他不懂女兒心,或者他懂,但真的沒有設身處地去把感情二字放在首位。她女兒出身高貴,富有才情,她想要的不是普通人家的過日子,而是琴瑟和鳴,是情趣上匹配,才華上的旗鼓相當。當然更重要,彼此愛慕。

    身為公主,她的感情之路可謂曲折。她看上了才貌出眾的狀元郎,可人家很快就有了良緣。她與英俊少年曹評兩心相悅,卻被生生拆散。她想要的得不到,似乎只有從小一起的“哥哥”懷吉,才能給予她情感的溫度,而且永遠不會離開。

    她是個缺愛的姑娘,她的確有自己的“窮”,她被困在了深宮大院,又被困在了不愛的婚姻,她被情感的牢籠所困。

    在那樣的年代,她的悲劇命運想要翻轉太難了。但並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首先還是要從官家那裡把握機會。

    其實在嫁入李家之前,她是有好幾年的時間來努力改變官家的決定的。但那時候她只是走一步說一步,並沒有全力去爭取。

    利用父親對自己的寵愛,說服自己的母親以及皇后站在自己的那一方,勸說父親改變主意。畢竟想要提升李家地位,是有很多方法的,不一定非要公主下嫁。運用智慧,運用柔情,運用寵愛,總有辦法可以嘗試。

    第二,改變命運的方法,也許就是放棄執念。

    其實李瑋並不是很讓人討厭,他完全可以勝任一個好丈夫。公主若是對他多看幾眼,多相處,多感受對方對她的包容和寵愛,或許一切就大不一樣了。

    第三,折中。若是一定放棄不了對懷吉的感情,其實也不必那麼張揚。畢竟作為內侍的懷吉,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是可以長久服侍公主的。

    兩個人或許有情感上的惺惺相惜,以及精神上的彼此撫慰,但作為知己,依然可以存在於彼此生命當中。這樣或許,更加長久一些。

    當然,這只是局外人想要他們擁有好一點的結局,而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感情怎麼可能退步呢!面對心愛的人,又怎麼可能發乎情止於禮呢!所以悲劇一步步在醞釀,這兩個人的感情是一個困局,誰也逃不脫命運的車轍。

  • 3 # 寧嘉馨兒

    既然問的是如何反轉徽柔的人生,只需要徽柔過得快樂就好了,以死相逼固然可行,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我的答案是:裝瘋。

    看過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徽柔從出生到結婚之前一直都是順順利利無憂無慮的,這些都是因為有官家的寵愛。只有結婚這件事,讓她的人生髮生重大轉折,她沒能嫁給自己喜歡的曹哥哥,嫁到李家後又是百般不適,而將徽柔的人生改寫的人同樣也是官家。

    解鈴還須繫鈴人,徽柔真正要說服的人其實是她爹。 如果我是徽柔,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既然李家已經待不下去,回宮是唯一的選擇,所面臨的問題無非是長輩們(官家、皇后、苗娘子)的不認可,其次是來自言官的輿論壓力。以徽柔的做事風格是絕不會在意旁人眼光的,而且她身居後宮,外界壓力對於她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徽柔需要搞定的只有官家、皇后、苗娘子,而這三位中又屬官家最具話語權,(此處不是說皇后和苗娘子無足輕重,而是宋代婚姻制度中還保留著妻為夫綱的舊例),以徽柔在官家心中的地位,讓女兒回孃家住不是難事,真正難的是官家身為皇帝如何向其他人解釋徽柔公主與李瑋的這門親事,徽柔不畏懼言官不代表官家能無視這一封封奏疏。

    官家只需要和配合徽柔在眾人面前演一出裝瘋賣傻的“戲”,再找事先安排好的太醫來確診徽柔公主患了失心瘋,每天需要固定的人在宮中看守服侍,這樣一來,言官也好、旁人也罷,也不能再把一個瘋女子如何,更多的是同情與惋惜,同時還能甩鍋李家侍主不周,養病後的徽柔身邊還需要跟上懷吉來服侍,這樣就成了一舉三得的美事。

  • 4 # 叮咚Q談

    說服自己,開心度過每一天

    自我的認知是建立在別人的評價基礎上,徽柔的自我認知其實是由當時社會中的他人建構出來的。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鏡中我”理論,即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形成自我認知。

    仁宗的寵愛、曹皇后的漠視、苗娘子的隱忍、大臣的苛責、懷吉的呵護、曹評的恐慌、李瑋的懦弱等等,他們的言行、態度直接塑造了徽柔的個性。於是徽柔單純、溫柔、傲慢、叛逆。這樣一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她已經無法做到冷靜成熟,也無法得到純粹的愛了。經過別人不斷的評價,她的自我情緒不斷疊加,愈發塑造她抗爭的個性,卻又受到環境壓力,增添諸多無奈與無助。

    所以假如我穿越到北宋,我會告訴她:接受現實的環境,練練字、學學畫、寫寫詩、彈彈琴、吃吃酒、聊聊天,用充實的生活填補焦慮和傷痕,或許可以像他的後輩徽宗趙佶一樣,在某一個領域做出些成績來,留名青史。

    當然她一定不會聽我的,人生不能替換,歷史無法重來。面對感情,她依然會壓抑、憤懣、傷心、孤獨、無助,直至終老。

    因為徽柔的人生是由仁宗、曹後、苗娘子、大臣、懷吉、李瑋、曹評和北宋那個社會定義的。

  • 5 # 鳳飛梧桐

    由小說《孤城閉》改編而來的《清平樂》,近期在網上引起了一番熱潮,電視劇做了很大的改編,在男女主角上也做了一些變動。感情主線cp不再是徽柔公主和樑懷吉,而是變成了曹丹姝和趙禎。不過電視劇《清平樂》仍有描述徽柔公主的感情,更側重徽柔公主的悲慘婚姻。如果在《清平樂》裡選一個悲慘的女角色,那應該沒有人能比過徽柔公主了。

    果不其然,矛盾還是爆發了,李偉還算比較尊重徽柔,最起碼他不會強迫徽柔做一些事情,可她的婆婆就不一樣了。李瑋的媽媽以為自己地位很高,為了讓徽柔跟李瑋圓房,不惜下藥。

    這婆婆真是太可惡了,而且她說出來的話字字扎心,不止如此,她動手打了公主,徽柔打小就是被疼愛出來的女孩子,怎麼能忍受這般委屈呢?於是她還手了,李瑋聽說後生氣了,回來就還打了徽柔公主一巴掌,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徽柔竟被一個懦弱的媽寶男家暴了。

    徽柔一氣之下便跑回了皇宮裡,本以為回到皇宮後能得到孃家人的理解,可除了她的親生母親苗娘子心疼自己之外,其他的人都勸她回到李家。就包括曹皇后也不能理解她。

    經歷了這件事情徽柔公主很傷心,她也明白了現在只有苗娘子和樑懷吉對自己是真正的好,遺憾的是她跟樑懷吉是永遠不可能在一起了。原著中徽柔公主的結局是鬱鬱寡歡而死,她死的時候僅僅33歲,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多麼好的年華啊,可惜這深宮中最沒有人情冷暖,就連徽柔從小親善的皇后娘娘也成了她走向深淵的推手,不知趙禎作為父親會不會有一絲絲後悔呢?

    官家給徽柔選擇駙馬都用一種託孤的心態,從這點出發來看,官家的決定是對的,但是官家只是先入為主地看上了那個害羞不敢直接給徽柔糖的李瑋,又聽到司馬光彈劾的“放浪”曹評,一對比還是覺得憨憨更適合徽柔,可憐徽柔的一生都被寵愛自己的父親給毀了。

    所以這樣的命運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其實不僅是公主一聲悲慘,就是駙馬也好不到哪去的。駙馬是喜歡徽柔的,但對方卻很討厭他,結果強扭的瓜不甜,導致了兩人的命運都很悲催。

  • 6 # 無聊說影視

    熱播劇《清平樂》的最新劇情把觀眾們氣得不輕,因為懷吉和徽柔遭到了群臣的攻擊。劇情裡,因為趙徽柔夜闖皇宮,與懷吉的事也被曝光,所以兩人遭到了世人的批判。不僅如此,趙禎、曹皇后都還生他們的氣。觀眾們都覺得趙徽柔和樑懷吉實在是太可憐了。

    趙徽柔幼年時期還是很幸福的,天之嬌女極盡恩寵。趙禎把她養成了全天下最幸福的公主,也把她毀成了全天下最可悲的公主。他為了一己私慾,想要彌補李家,於是就宮裡最尊貴的公主徽柔像禮物一樣送給了李家。先是拆散了徽柔與曹評,後將她嫁給李瑋,最後又將懷吉與徽柔拆開。導致徽柔鬱鬱而終。

    曹皇后對幼年時期的徽柔也很不錯,只可惜沒有生過孩子的她,還真的不懂得心疼孩子。在趙徽柔不想再回李家時,曹皇后居然勸徽柔原諒家暴她的駙馬。不僅如此,她還跟趙禎提議,讓徽柔回到李家。

    苗貴妃是徽柔的生母,她的的確確是疼愛徽柔的。只可惜她太忍讓了,太不懂得爭取。以至於趙徽柔的命運,她根本無法改變。

    司馬光在得知趙徽柔夜闖宮門,還有與懷吉的一些事後 。他主張嚴懲,屢次彈劾。雖然他做的是臣子本分,但是太不近人情了。

    李瑋從小就喜歡趙徽柔,後來娶了她以後也是真心愛她的。只可惜李瑋太懦弱了,也太害怕自己的母親了。所以趙徽柔被他母親欺負,他都沒辦法站出來保護。這樣的人,趙徽柔怎會喜歡?

    李瑋母親一心想要抱孫子,所以對徽柔非常不尊重,還多次羞辱懷吉。這是趙徽柔夜闖宮門的始作俑者,最終她也自討苦吃。

    個個後臺強硬,自己裝瘋到道館出家,就不會有煩心事了。

  • 7 # 蘭之猗猗0410

    如果我們現在現在社會的角度,徽柔是有可能爭取到自己的幸福的,但也不一定。縱觀徽柔一生,出嫁前幾乎沒有遇到困難,被保護的很好,缺乏挫折教育,所以即使放到現在,這樣的成長背景,就算徽柔爭取到自己的自由,也難免會因為不諳世事不懂俗事而慘淡生活。

    如果站在封建社會的角度,不管從哪一點來說,徽柔都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的。

    首先,女子在封建社會是沒有自我的,就算是生在皇室也不例外。徽柔一出生得到無盡寵愛,但也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最初要不是官家力爭,徽柔是改變不了和親的局面的。徽柔沒有獨立自主權,任何時候都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她的幸福是“媒妁之命,父母之言”來決定的。當官家為她選擇李家時,她也只能接受。

    其次,徽柔和懷吉是註定不能在一起的。倫理不許,輿論不許,禮法更不許。所以無論徽柔怎麼抗爭,都改變不了命運的。

    最後,我個人覺得歷史上記載的徽柔已經在抗爭了,她讓懷吉穿文官服飾陪她逛街,不顧他人眼光和懷吉深夜對飲訴苦,互訴衷情大膽表白……從這個角度來說,她其實已經在那個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得到了短暫的幸福。

  • 8 # 磊哥解說電影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中,由王凱和江疏影領銜主演的大型古裝電視劇。隨著劇情的熱播,劇中江疏影飾演的曹丹姝的人設也被質疑人設崩塌了,因為徽柔的婚事,徽柔跟官家都鬧矛盾了。

    劇中宋仁宗跟徽柔的矛盾已經存在很久了,兩人也是各有道理,誰都不讓誰,那就先不說這兩位了,但是苗娘子作為宋仁宗的青梅竹馬,又是徽柔的親孃,為什麼她就不為公主考慮呢?徽柔現在受寵是因為還有官家,萬一官家不在了,又有誰來為徽柔說話呢?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清圖片

    官家沒有親生的子嗣,所以會傳位給其他宗室子弟,這些人可跟徽柔不一定有感情,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徽柔又能怎麼生存呢?作為徽柔的親孃苗娘子難道都沒有考慮過這些身後事嗎?

    徽柔從小在宮裡是廣受寵愛,所以也就有點胡鬧,作為親孃的,苗娘子難道就不會為徽柔講一下她的處境嗎?現在苗娘子跟官家是一條戰線上的,不爭的她肯定會支援官家這種報恩的方式嫁女,但是作為親孃,她本可以用另外一種柔和的方式,跟徽柔講清楚她的婚姻中的各種因素啊,但是她沒有,在後宮陪伴徽柔長大的十幾年中並沒有對徽柔說過這些資訊,難道只是為了讓她無憂無慮的長大嗎?

    再說了苗娘子雖然也看好徽柔跟曹評,難道她就不知道官家一直都忌憚曹氏一族嗎?就她對這些關係不敏感,她在後宮呆了二十多年,難道跟誰親誰疏都分不清呢,李家是官家的親戚,曹家是曹後的親戚,她在後宮跟曹丹姝親如姐妹,難道還分不清楚遠近,感受不到哪家更能對徽柔好嗎?

    現在說的都是官家過世後的問題,現在的官家還可以哄著讓徽柔回去,那之後呢,官家過世,難道苗娘子打算陪葬嗎。難道想的那時候自己身死,不管徽柔嗎?

    在這部劇中,似乎只有官家一人在操心徽柔的婚事,苗娘子和曹皇后一個是親母一個嫡母卻插不上話,對外宣佈了徽柔的定親人選,一點也不約束徽柔,聽到她跟曹評私相授受也不關心,這倆當是真的當孃的人嗎?看過一段採訪,江疏影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她沒有兒女,所以對兒女的那份親情是不會演繹的,同樣的官家和苗娘子也都是大好青春,都沒有養過孩子,所以看著這部戲中關於親情的戲份就有點脫離實際了。

    官家也是有苦難說,他沒有親兄弟,所以就是說他以後必須在旁支中選擇一個皇子立儲,而這個皇子跟徽柔不親近,又不是同一個爺爺,那徽柔出嫁後又有誰能操心呢。所以官家死後,他這一支就沒人了,大臣們逼著官家立儲,簡直就是在看官家的笑話。

    官家給徽柔選駙馬,其實是看到了自己的姑母魏國大長公主,嫁了一個風流才子,結果風流才子跟長公主的乳母廝混在一起。所以官家不想給徽柔選擇一個風流才子,怕女兒以後吃虧,也就想選擇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可以讓徽柔託付一生。

    官家給徽柔選擇駙馬都用一種託孤的心態,從這點出發來看,官家的決定是對的,但是官家只是先入為主地看上了那個害羞不敢直接給徽柔糖的李瑋,又聽到司馬光彈劾的“放浪”曹評,一對比還是覺得憨憨更適合徽柔,可憐徽柔的一生都被寵愛自己的父親給毀了。

    官家給徽柔找的是一個忠厚老實的家庭,但是他並沒有深入打聽,只是看著舅舅的不爭不搶,李瑋的笨拙憨厚,對官場仕途沒有渴望,正常來說這樣的家庭嫁個公主過去,那這家簡直是燒高香了。只可惜官家沒有想到,徽柔深得他的遺傳也是一個外貌協會的,所以也喜歡看的,看到憨憨的李瑋自然就打心裡不喜歡。

    徽柔也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審美,但是官家跟苗娘子並沒有教會她如何生活,這才讓徽柔覺得自己可以用任性胡鬧解決所以的問題,現在她還有官家疼愛,等到新君繼位,還有誰能真正的關心徽柔呢,那才是徽柔悲慘生活的開始。

    清平樂:徽柔和官家鬧矛盾,苗娘子的態度有些疑惑

    清平樂:徽柔的悲慘人生,除了官家,也跟苗娘子有關

  • 9 # 金鈴8987

    徽柔的悲劇原因在於她的成長環境和父親選的婆家。首先,她的成長環境非常好,她很天真浪漫,但不知世俗。然後,她的身份即使不嫁給心愛的人,如果嫁給門當戶對相同的家庭,也許不會這麼慘,但是她父親偏偏為她選擇了李家,可以說是暴發戶,很多事情不相襯,加上婆婆的粗俗無知和李偉的無主見,才導致她的悲劇。所以除非穿越不然一樣。

  • 10 # 萬木叢中一片葉

    一開始我就絕食反抗,在皇上有意讓我嫁李家時,找到他們,讓他們知難而退。既然皇帝是為了報恩,彌補舅舅家。那麼我就讓皇上討厭我,覺得我差勁,那麼他怎麼會將如此差勁的我嫁出去呢,不是作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最火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