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的小區發告示說是要重建了,1995年左右建成的。我沒覺得小區破到有重建必要。小區的樓房大都是五樓,我就住在第三層。可是據說重建後起碼要建成三十層以上…五樓的第三層跟三十樓的第三層能一樣嗎?住的人也會更多…煩死了…
回覆列表
-
1 # 一丶走天涯
-
2 # 咖啡魚
說說我的看法供參考,小區重建的好處多一些。
好處:
建築房屋增加電梯、戶型優化,增大窗面積採光,改善通風,空間舒適度提高。原有老舊電線、水管、煤氣管、裝置等拆除更新,避免了老舊建築安全隱患。小區增加設施,例如:停下停車位、門衛室、首層大堂、園林景觀、圍牆、安防設施等。新建的小區符合新的消防法規,排煙通風、電力系統、汙水處理系統等符合新的設計規範,安全效能更高,衛生標準更高。同樣位置、同樣面積的房屋,新房出售價格比舊房更高。新修的小區外立面簡潔大氣,符合現代審美。使人心情舒暢。新建住宅的產權年限為70年,產權年限延長。壞處和解決方案建議:
-
3 # 我在孔平種番薯
重建或者不重建由政府部門來確定。政府部門認為有必要重建就會重建,一般來說:
1、小區裡的房子大多數非常陳舊,有向危房轉化的傾向。
2、小區原來的整個規劃不合理,無法發揮小區的功能,到不得不拆的地步。
3、小區原來的規劃和現在整個城市的規劃衝突,需要改變小區的規劃。
4、小區原址需要徵用做其他用途,比如某一項國家重點扶持專案的選址剛好在這個小區上。
6、政府部門有其他理由認為小區需要重建的。
上面說到的情況不一定針對老的社群,新社群也有可能需要重建。
上面只是列了我想到的情況,還可能有其他因素。
-
4 # 房產規劃師小柒
小區重建
好處:社群環境變好,小區的公共區域規劃更加合理,比如停車更方便,設施也會增加,房子價格相應會提升一些。
壞處:小區的容積率變大,住戶增多,一般來說增加的大部分是租戶,租戶相對業主本身流動性大,相對的管理就會變差,還有就是小區重建需要搬家,自有其他住房還好,沒有就需要租房,租房子的幾年肯定居住的舒適度有所下降。
-
5 # 大理柱子哥
好處就是可以改善小區環境房子變新,設施配套變得符合人居需求。
壞處就是建築密度變高了,住的人多了,人文環境變得複雜了。
這個問題有很多的好處和壞處,就我知道的說一下。
好處:居住環境、品質、身邊的配套如車位等都會得到提升。
甚至按照最新的規劃設計導則,需要配備機動車停車位、非機動車停車位按照1:1配置、充電樁按照15:1配置。
還有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垃圾轉運間。
如果建築還是按照這個現有的戶型基礎,只要平面佔地面積沒有變得話,那麼建築密度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會發生變化的是容積率,容積率=地上計容建築面積÷規劃用地面積,也就是說需要修建更多的房屋用於出售,否則哪裡來的資金用來支付包括你們過渡費在內的整個建設過程中的費用。
壞處呢,容積率提高,居住人口增多,是會讓環境類的個人感官性的覺得下降,會讓人少了以前的舒適感,而加快生活節奏型。對於現有的住戶來說,還需要一個重新裝修的費用,以上只說了進行1:1的置換。
需要確切的知道給你們置換的是什麼標準,毛坯?精裝修?裡面涉及門道很多,只有在過程進行的時候才能知道。
假如拆遷了,正常安置回遷按照3年,如果三年後仍沒有完成竣工,對於你們來說變相的算是“無家可歸”。
請慎重思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