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3503570243

    原子核形成是靠強相互作用,而衰變是弱相互作用的結果。 因此,所有的原子核都會衰變,只不過半衰期有短有長,所謂的放射性原子核就是衰變期短而已。

  • 2 # 老劍客看球

    有,但它是隨機的,但具有可預測的衰減率。因此無法準確知道給定核何時衰變,但可以預測它在給定時間段內衰變的機率。

    其他一些答案似乎表明,如果我們對一個給定的原子核瞭解得足夠多,那麼當它衰變時我們就能夠確定地確定它們。這完全是不真實的,正如伯克所指出的,隨機性是量子系統所固有的。否則否則將構成某種隱藏變數理論,並且這些理論得到了相當全面的反駁。

    唯一的例外是:可以修改某些放射性核素的衰減率,例如Be-7。但是,這仍然無法預測衰變何時發生,因此它仍然是隨機的。

  • 3 # 核先生科普

    如果說這世間有什麼東西比宇宙的壽命還長,那很可能就是我們身邊一些極普通的原子,除了放射性元素是有壽命期限的,其他普通原子的壽命是無限的。

    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學說,1897年,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並且把原子認為是葡萄乾麵包一樣的東西,即棗糕模型,把電子看作是鑲嵌在原子上的“葡萄乾”,直到1911年,盧瑟福透過α粒子散射實驗,第一次提出了帶有原子核結構的原子模型。隨後才算把原子的結構弄清楚,即原子由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構成。

    圖釋:道爾頓原子結構模型

    圖釋:湯姆遜原子結構模型

    圖釋: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

    那麼原子及其中的各種粒子的壽命幾何?

    放射性原子的壽命可以透過測量半衰期計算出來,其平均壽命T=半衰期τ/ln2。

    普通原子的壽命極盡無限,因為構成普通原子的質子、中子、電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很穩定的結構,在化學反應中都無法撼動此結構。

    圖釋:α散射實驗模型

    自由質子壽命也幾乎是無限的,大約為10^35年,宇宙年齡大概是1.38^8年,比宇宙年齡大了27個數量級。這個資料就是由著名的日本神岡探測器估算得出的,其實神岡探測器並沒有等到質子衰變,所以測算的結果應該比實際的年齡還要短一些。電子的壽命也幾乎是無限的,但自由中子的壽命很短,大概只有14分鐘42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洞洞筆對孩子學寫字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