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塗思嘉6938
-
2 # 葉若安
兒嫌母的多,母嫌兒很大可能是因為真的不爭氣,恨鐵不成鋼吧。當然只是可能,畢竟這個問題沒頭沒尾,具體情況不瞭解,只能隨便說說自己的愚見罷了。
有個詞語叫做啃老,啃老不分年齡。90後,80後,70後,甚至60後。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基本上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家庭的整體環境和能力在那兒,孩子長大後能改變現狀的並不多。養育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當他終於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以為操勞半輩子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時,發現兒子根本養不起家,事事需要幫襯,工作也吊兒郎當,哪個母親都會覺得失望吧。再轉頭看看身邊同齡人,已經頤養天年了,心裡頭難免不會生出抱怨。
其實,富有富的活法,窮有窮的生活。如果兒女孝順,家庭和樂,日子清貧心中也稍有安慰。畢竟從窮變富難。很多苦惱是因為比較。
說個事吧,朋友的父親身體不好,早就沒有勞動能力,全靠朋友和姐姐養著。家中就兩個女兒。從小家貧,父母離異,房子還是二三十年錢的磚房,家中沒有任何財產和存款。姐姐因為那時窮小學畢業就去打工,一直不順。朋友成績好讀到大一家中發生變故也肄業了。父親總是因為身體原因住院,工作幾年抵不過一次醫藥費。迴圈反覆,讓人疲憊。可父親並不滿意,今天這家的女人嫁了好人家,明天哪個親戚家做起了生意。這又能怪孩子沒本事嗎?原生家庭會影響起碼一代人。
不管這件事究竟原因在誰,總歸一個巴掌拍不響。年紀也在那兒了,五十幾的兒子,母親也是古稀之年。他們的人生狀態基本定格了。可他們也還有子孫後代。而改變,是需要每代人的努力。
-
3 # 雪小胖
一個母親嫌棄自己兒子沒本事,那看來兒子是真沒本事。可能兒子沒有媳婦兒吧,否則也輪不到母親來嫌棄,兒媳婦就嫌棄死了。
-
4 # 熱愛珍愛和平
阿彌陀佛!孩子的未來怎樣很大程度是受父母影響,早教,家教,特別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導師,父母親想要自己的孩子優秀,成才,一定要先嚴格要求自己,生活中,言傳身教,點點滴滴,舉手投足,無不滲透著“教育”!所以父母真的要表裡如一,好好做人做事,孩子在後面無意中都學會了。父母所承擔的責任不只是自己怎樣,要顧大局,孩子們是自己的寶貝,也是國家的寶貝財富棟樑!一代代相傳下去。家庭教育要貫徹始終,不可忽視。每個小家的好,每個孩子的好,才有國家的興旺。
當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勞動幹活!勞動創造財富,陶冶情操,從勞動中發現找到路子。更開闊的視野。要持之以恆地幹下去。
年輕人,千萬不要依靠老人,要掙錢養老人,老人有退休金,你照樣要給老人錢。老人花你的錢,你心多舒坦啊!老人把你給的錢用於慈善事業,這多好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孩子,快醒醒吧,不要懶惰渙散,不要讓父母揪心。
孩子,只要你投身勞動中,父母就開心了。祝老人孩子安好和順
阿彌陀佛!
-
5 # 陌銘1104
我說母親經常嫌棄自己子女沒有本事,是我們中國家庭的一種常態,具體原因有很多,重點原因有如下:
我們的父母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或者根本不會去表達愛,因為她們從小的生長環境就是,抱怨,捱打,互相嫌棄,在這樣的環境裡也學會了這些,即使是愛她們也許會說一些反話,難聽的話表達,所以讀懂父母語言很正常。
另外父母總是嫌棄自己子女沒有本事,也是一種對子女期待的落空,或者自我控制慾的落空,我們沒有按照她們的想法或者指令碼去活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和她們口裡不一樣的人生,父母的期待落空,還有些父母本來就比較苦,更加是嘴巴里更苦,說出來的話更苦,所以會處處看我們不爽。
最後不管怎麼樣,我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愛自己子女的,只是方法不太穩妥,而我們作為子女一定要多多溝通,不要過於在於父母的話,有時候裝裝糊塗,有一種自嘲的心態在裡面會不會活的輕鬆一點呢。
聽聽父母嘮叨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啊。
-
6 # zztab
每位母親從懷孕到孩子幾十歲時還是抱著對孩子好大的希望,所謂的望子成龍是中國每一位母親的期望,一旦這個希望到養兒幾十歲,兒子還是不長進!好吃懶做!一事無成!試問哪位母親不嫌棄之理。
-
7 # 饕餮生煎
人和家庭都不同,所以這種問題不是所有人家的問題,也不是所有人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能力。不同的人經歷也不一樣。所以覺得兒子沒出息的,忘記了子女沒出息是父母的過錯。所以一味的以為養育只能成人。教育才能成才。而成功的入世成功的經歷才能成功。所以成功成才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的、而養育多數家庭是做到了,但是以為小時候吃奶長大吃飯就能成才成功,這個父母也把世道想太簡單了。所以問題就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小時候該教育時說社會會教育老師會教育,老師吃你家一口飯嗎,不吃嘛他管你兒子成不成器的。社會是個實體嗎是個人嗎不是嘛,一個啥都不是的東西管你兒子成不成功。所以這些只養育不教育,只教育不入世,不經歷世道最終在世道中取得成功的家庭都是一樣的。所以不是生了就行,更不是養活就行,也不是教育一下就可以。還得在世上有一席之地,這一席之地也就是這個家庭在這個世道中取到的福利。
-
8 # 生活不易保持假笑
不得不說這個母親凡事肯定強勢。
也許是家裡的女婿或是鄰居家反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兒子有出息,母親就有點恨鐵不成鋼,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孩子比較。可是現在嫌棄五十多歲的兒子有點兒晚了吧?
-
9 # 蘭183182281
這母親也真是超心的命啊,兒子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按正常來說,五十多歲都該是退休的人吧,都生存了半輩子的人了,還想有啥出息啊,母親也是高齡人了吧,請問這母親還能自己照顧好自己嗎,還是把自己照顧好吧,少給兒子添亂吧,還超那心幹嘛呀。
-
10 # 逆境求生存
做為母親總是嫌棄五十多歲的兒子沒本事,這是想讓兒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做為父母都有這種心理,但是,自己的兒子已經五十多歲了,性格,事業已經定格了,不能再嫌棄了,相依為命過好晚年才是真的
回覆列表
每一位做母親的可能都有望子成龍的期望。但最終無論成 龍還是成蟲,做母親的應該都不會嫌棄,不管從她嘴裡說出什麼難聽的話,她都只是希望自己的兒子過得好,一輩子走得不用太辛苦。
說母親總是嫌棄五十多歲的兒子沒本事,那還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無論如何,自己見過的可能就是下面幾種情況:
一是和母親的成長環境相關,可能她從小就生活在母親的抱怨之下,自己成家後不知不覺也受到母親的影響,絲毫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原生家庭的問題)。
小姐夫的姨母,她的母親從沒上過學,喜歡在家抱怨,導致姨母結婚後不如意也跟她一樣,活脫脫是母親的再生,家人都躲著,她沒讀過什麼書,又沒有見過什麼世面,和以前的祥林嫂一樣,或許也有生活的壓力吧。
二是五十多歲的兒子可能沒有達到她的預期要求,最終讓她失望了。
老家有個三十來歲就守寡的芬嬸,獨自帶著兒子,忍飢挨餓送他讀書,期望他長大後會有出 息,成人後不至於再讓自己操心。結果偏偏兒子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凡人,大學沒考上,出去打工不到一年就回家了,說在家種田,不想再出去。芬嬸見他整天得過且過,很是失望,一見到他就忍不住數落兩句,可能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吧。
芬嬸一直到老了都這樣,反正她兒子也習慣了,無所 謂。說歸說,真遇到兒子手上沒錢的時候,她還是拿老本來補貼他,天下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呢?
三是在外人面前自謙,以前的老人就算自己的兒子再有本事,也總是會挑出點他的毛病來在外人面前說,美其名曰怕兒子驕傲。之前自己的二叔公就是這種人,嘴上嫌棄,心裡卻美 滋滋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