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說,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著他到北京的四個地方看一看,一是長途客車站,二是火車站,三是高鐵站,四是飛機場。看看這四個地方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然後問問孩子,你將來想成為什麼人。因為,四個地方的人,生活的品質真的不一樣。
回覆列表
-
1 # 藍色大笨象ZT
-
2 # 隨風314
我覺得說得挺好的。雖然物質化了一些,但學習可以改變一些人的命運是真實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本身也離不開層次。有人想逃避現實,有人想美化什麼,總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3 # 不懂歷史的塵埃
我感覺非常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要說是孩子,就是大人看見某些事物,都會想很多。孩子也有獨立的思想,他們看見某些事物,也會想很多,每個人想的還不一樣,我們要做的不過是適當的引導。比如孩子看到不好的事物,產生悲觀的思想,我們就要疏導。
我們不必非得去什麼地方,專門去讓孩子去看,去感悟。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處處都是感悟,處處都是所想。
孩子本身就是好奇,學習的階段,每天都會學習,觀察著社會,看見路上的行人,看見小動物,甚至看動畫片,他們也會想,會好奇。
孩子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想,都在好奇,在哪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握孩子的心裡活動,引導孩子,把孩子往正確的人生觀上引導
-
4 # 潤秋之韻
亂世出英雄,先成人,後成才,不成才,得成人,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環境,更離不開大人的引導,理想越大路就走得越遠。如果說命運是魚,那麼環境則是水,命運是花,環境就是雨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周易》。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詮釋了理想的重要性,只能感概“可憐天下父母心”,用心良苦。
非常好的教育,人們一直在說人人平等,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現實就是存在差異,在能夠努力的時候,多努力,才有資格去選擇過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