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場驛站

    每月500,一年6000,若你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那麼你理財的收益大概是5%,不考慮你是每個月慢慢投的情況下,到年底你的收益是300,這期間你一定會對抽時間和精力去關注理財的收益情況,試問花一年時間來賺300塊值得?實際上你的收益可能還沒有三百。再考慮到近幾年7%左右的通貨膨脹率,你那點收益還不夠應付通貨膨脹的。

    倘若你投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你的收益會在20%左右,拋大點算每年1200塊的收益和可能發生的1200塊的虧損,是賺了之後給你帶來的快樂多還是虧損之後帶來的痛苦多?我個人感覺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多數賺的幅度都沒有虧損的幅度大。對每個月只有500塊錢理財的人來說一旦虧損絕對是痛苦高於快樂。

    你的投資能力太低,不建議你玩理財產品,本金基數太小,低風險賺不到錢,時間成本不合算,高風險一旦虧損,難以承受,就現在的經濟面來說,玩理財產品的大多數人都沒有賺到什麼錢。

    想透過這個產生經濟效益,你至少得有100萬,100萬的5%也是很值得去花費時間和精力的。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搞商業的老提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個100萬的原因。低於這個數,玩理財就是在浪費時間。

    最佳的投資方式是把這500塊錢投資你自己,給自己買500塊錢的書,哪怕最後你每月只看了其中的1%,一年之後,你所看的這些東西都能給你帶來高於理財產品的收益,哪怕沒有物質上的,至少會有精神上的。又或者給自己報個學習班,去學一門樂器,去學學廚藝,去學學書法、學學繪畫、學學舞蹈,健健身,那一樣收益不比理財高?那點小錢相比拿去金融市場裡面賭博,用到提升自我更加合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特長是怎樣一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