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陽學歷史
-
2 # 落寶王ff
“明君”,指賢能英明的君王!
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可以分為四種:
賢君英主,如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唐玄宗李隆基、明成祖朱棣等。繼業守成、開創治世或盛世!
中興之主,如漢宣帝劉詢、唐憲宗李純等。承天命於宇廈將傾、社稷飄零的衰世,勵精圖治、中興家國!
待興之主,如晉明帝司馬紹、魏孝文帝拓跋巨集、陳文帝陳蒨、周武帝宇文邕等。雖沒有開創國家和締造盛世也沒有中興國家,但是為盛世的到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完“明君”的基本評選條件,我們再看看“朱祁鎮”和“朱祁鈺”誰是明君?
明英宗“朱祁鎮”1.“三楊”輔政:在“三楊”擔任內閣輔臣期間,“朱祁鎮”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大明朝”國力鼎盛。
2.“王振”弄權:“三楊”和“太后”去逝後,“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發動了“麓川之役”,前後歷經13年,致使國庫虧空,軍隊虛弱!造成對北面蒙古“瓦剌”的防禦空虛。後來“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親征“瓦刺”造成“土木堡之變”成為被“俘虜”的皇帝!
3.被“弟”軟禁:“朱祁鎮”被俘一年後,被“瓦刺”放回,從此被弟弟“朱祁鈺”軟禁在“南宮”,整整七年。
4.復辟成功:趁明代宗“朱祁鈺”病重,奪回“皇位”殺死一代名臣“于謙”清洗朝堂,廢“朱祁鈺”為郕王!
明代宗“朱祁鈺”1.力挽狂瀾:“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在一代名臣“于謙”的擁護下,“朱祁鈺”登上了皇位,迅速安定了朝堂!並組織“北京保衛戰”打退了“瓦刺”的進攻!
2.中興之象:“朱祁鈺”和輔政“大臣”勵精圖治,幾年的時間就使“明朝”挽回了頹勢,國力蒸蒸日上,當時的北韓、越南、暹羅、琉球等國紛紛來“北京”嚮明朝進貢!
3.病重被廢:明代宗“朱祁鈺”突患重病。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發動了“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重新登上皇帝寶座。“朱祁鎮”下令廢“朱祁鈺”為郕王。一個月後,“朱祁鈺”去世!
看完他們倆的經歷,在結合“明君”的選擇標準,我們就可以清楚地得出結論:“朱祁鈺”算是一個明君吧!
-
3 # 高公子興
明朝皇帝朱祁鎮和朱祁鈺本是兩兄弟,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其中,朱祁鎮是長子,朱祁鈺是次子。朱祁鎮一生兩次做皇帝,在位21年(即1435-1449年,年號正統和1457-1464年,年號天順),在歷史上也算是奇事一樁。而朱祁鈺僅在位8年(即1449-1457年,年號景泰)。至於說兄弟兩人誰是明君,我們還得分析對比一下。
先看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年少即位,國事有太皇太后張氏操持。親政後,做過幾件大事:
1、寵信王振制衡文官集團,導致宦官專權。2、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導致“土木堡事變”,兵敗被俘。3、策動“奪門之變”,廢代宗(朱祁鈺)、殺于謙,復位稱帝。4、釋放建文帝后人,廢除宮妃殉葬制度。5、重用門達等奸臣,致使戈陽王一家冤死,流民起義頻頻爆發。6、任用李賢等賢臣,平定了石曹之亂。再看明代宗朱祁鈺。“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俘,郕王朱祁鈺在於謙和孫太后的支撐下繼位稱帝。在位時間,主要做了四件大事。
1、重用於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2、派遣徐有貞治理河患、消除水災。3、選賢任能,編修《寰宇通志》。4、啟用王翔擔任兩廣總督,平定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叛亂。另外,朱祁鈺還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
兩廂對比,不難看出,朱祁鎮除了廢除宮妃殉葬制度、釋放建文後人和平定石曹之亂外,幾乎沒做過什麼開明義舉。雖名英宗,實則一點也不英明,堪稱昏君一個。
而朱祁鈺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知人善任、勵精圖治,一度使明朝出現了短暫的中興之景象。雖然心胸格局也不夠寬廣:軟禁英宗,改立自己兒子為太子,但這也可以理解。終究是瑕不掩瑜,不失為一代明君!不然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也不會承認這個叔叔的皇帝之名吧!以上純屬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
4 # 迷人史
相對來說朱祁鈺比朱祁鎮好太多了,且聽我分析。
朱祁鎮其人在位期間,任用奸佞,寵信宦官王振,開啟明朝太監專權的時代。不聽勸誡,任用沒有半點軍事才能的王振,王振為了所謂“光宗耀祖”,進軍途中左右橫跳,瘋狂改變行軍路線,以至於軍隊疲憊不堪,被瓦剌兵追至土木堡,全軍覆沒。
光土木堡之變這一件事就把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動彈不得,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中,朱祁鎮是跟宋徽宗宋欽宗這父子兩個一檔的最爛的皇帝,亡國之君不少,亡成這兩位這樣的空前絕後。再看朱祁鎮,土木堡之變導致大明帝國精銳盡失,復位後殺于謙這些事情我不知道怎麼還有臉問水平怎麼樣,明朝那些事兒屬實把朱祁鎮洗白不少。“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是一個好人”,,這句話聽的有點不舒服,光是間接害死了那麼多大明精銳就已經罪無可恕了。連好人都算不上,身上唯一的閃光點就是廢除殉葬制度了。
而反觀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重用於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對政版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接回太上皇朱祁鎮後,幽禁於南宮,改立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這種情況下朱祁鎮還在南宮生了幾個崽,說明囚禁生活還不是那麼糟糕,朱祁鈺對他這位哥哥也算仁至義盡了,我估摸著要是朱元璋知道的話,朱祁鎮估計活不到天亮,想他老朱英雄一世,後代之中出了個這麼不爭氣的混蛋一定氣的棺材板都壓不住。
朱祁鎮復辟後還殺了于謙這位明朝的脊樑大忠臣,甚至還為王振立碑,可謂是狗改不了吃屎,真乃明朝第一大昏君也,你說他怎麼跟他弟弟朱祁鈺比呢?
-
5 # 評歷史人物
本人覺得朱祁鈺才是明君!
他臨危登基,知人善用,重用於謙等人,以區區2萬守軍,抵禦瓦剌也先率領的數十萬大軍,最終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後來又能勵精圖治,對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由亂而治,推動明朝政治,漸顯中興,這是一個英明之主做的事!
反觀朱祁鎮,重用太監,用人不當,導致由朱棣苦心經營的北方格局盡毀,五十萬精銳覆滅,他自己也成為歷史上被俘虜的三位皇帝之一,如此無用之人,還厚顏無恥重奪皇位,處死於謙,暗害朱祁鈺,實在是一個大昏君,朱祁鈺迎回他之後沒有還位,也是朱祁鎮自作自受的原因!
-
6 # 虛空幻史
都不算是明君,朱祁鎮寵信王振,在慫恿之下帶領明軍二十萬精銳冒然出擊御駕親征,最後土木堡大敗,死傷無數,明朝前期的精銳消耗殆盡,軍中將領出現斷層,出兵攻打也先有錯嗎?沒有錯,錯就錯在御駕親征一意孤行,好大喜功,被俘虜後竟然沒有自殺來捍衛明王朝的尊嚴,最終成為籌碼。
朱祁鈺是臨危受命登基的,他的上位不是機緣巧合,而是他和朱祁鎮是兄弟兩,他可能也想逃來著,最終在太后,朝臣,于謙的要求下成為皇帝,前期無措,但等朱祁鎮回來後將朱祁鎮軟禁在南宮,把鎖灌上了鐵汁,砍伐了南宮的樹木。
本來前面說好了等下一任會給朱祁鎮的兒子,而他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卻賄賂了內閣大臣,這一操作把內閣大臣看懵了。
最後自己兒子早亡,自己也病死,朱祁鎮有奪回了皇位。
-
7 # 王義君
謝謝!朱祁鎮(1427~1464)明朝皇帝,分別於1435~1449、1457~1464年兩次在位,宣宗長子,出生四月即立為皇太子,九歲即帝位,建元年正統,時承永樂、宣德之後,有大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輔政,國尚安定,經濟發展。然終因年幼嬉戲,寵信侍讀宦官王振,振狡黠,至皇太后去世,三楊等相去位。擅權跋扈,政治開始腐敗。
朱祁鈺(1428~1457)明朝皇帝,1449~1457在位,朱祁鎮之弟,1449年朱祁鎮為宦官王振所挾,‘’土木之變‘’後朱祁鈺即皇帝位,改元為景泰。
回覆列表
首先,朱祁鎮與朱祁鈺都算不上明君,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這哥倆中,朱祁鈺要比朱祁鎮好一點。
朱祁鎮與朱祁鈺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事實上,朱瞻基也只有這兩兒子。朱祁鎮是老大,朱祁鈺是老二,但這哥倆不是一個娘,也就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朱瞻基死後自然把皇位傳給了老大朱祁鎮,就是明英宗,老二朱祁鈺被封為郕王。這哥倆的故事可以真正算得上一波三折,咱們分為三個階段來說。
朱祁鎮即位後,年號定為正統,從1435年1449年,一共幹了14年。剛繼位的時候,朱祁鎮才九歲,國家大事就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不過這個張氏很明白事理,她和楊士奇、楊榮、楊溥三個人相繼合作,國家大事處理的還算明明白白。不過隨著張氏駕崩,三楊離去,朝政大權就回到了朱祁鎮手裡。這下就壞了。
朱祁鎮寵信一個太監,叫做王振。這個王振本來是個落第秀才,為了生計自閹進宮,因為有點文化底子,成了當時的太子朱祁鎮的伴讀。朱祁鎮對他非常尊敬,稱呼他為先生,等到自己即位後,就把王振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已經是宦官能做的最大的官了。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王振不敢蹦躂,但張氏死了之後,王振開始專權,勾結內外官僚,作威作福。
大家知道,宦官專政,一般都沒什麼好事。王振專權之後,對凡是反對自己的大臣們,要麼構陷入獄,要麼直接打殺,搞得當時很多公卿大臣稱呼他為“翁父”,可見其權勢之大。在這種形勢下,朝政處理可想而知,早已亂作一團。
到了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入侵,王振就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這個糊塗蛋不顧群臣反對,就帶著50萬大軍出發了。但這也不要緊,關鍵是他把軍事指揮權下放給了王振,一個宦官懂什麼打仗,王振胡亂指揮,最後在土木堡被瓦剌大軍包圍,王振死在亂軍之中,朱祁鎮則被瓦剌活捉了去,50萬明軍全軍覆沒。
朱祁鎮被活捉後,瓦剌就利用他來作威脅,想讓明朝邊關的將領開關投降,幸虧當時的將領明白事,沒開城門。後來瓦剌大軍打到了北京,兵部右侍郎于謙力排眾議,擁立朱祁鈺登基稱帝。朱祁鈺登位後,年號定為景泰。他重用於謙等人,調集兵馬,安定人心,上下一心終於打退了瓦剌,史稱京師保衛戰。
朱祁鈺登位以後,應該說還是做的不錯的,他廣開言路 ,招賢納士,清除閹黨勢力,穩定了局面,又重用於謙等賢臣,吏治為之一新。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儘管他對瓦剌態度強硬,但瓦剌卻沒有惱怒之下殺死朱祁鎮,並且還在一年之後將這位太上皇送了回來。
這一下就有點尷尬了,朱祁鈺嚐到了皇位的甜頭,當然不想讓位給自己哥哥,於是就把朱祁鎮給囚禁了起來。朱祁鈺當然是想把皇位傳給自己兒子的,可惜的是他只有一個兒子,死的比他還早,而他在景泰八年的時候又身染重病,眼看就要不治。
就在這個時候,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人找到了朱祁鎮,發動了奪門之變,於是朱祁鎮就又重新當上了皇帝,朱祁鈺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只好到床上裝睡。大概裝了兩個多月就死了,死因沒記載,沒人知道。
朱祁鎮從弟弟手裡奪回來皇位,年號定為天順。奪位之後,朱祁鎮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掉了京師保衛戰的大功臣于謙,就這一條,說明朱祁鎮還是一個昏君。
不過,朱祁鎮重新上位之後,可能是被關的八年裡想明白了一點,重用了幾個賢臣,批閱奏章也比較勤快,算是為國家做了一點事情。還有一點不得不提,朱祁鎮臨死的時候,下詔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這一舉動活人無數,算是他為政期間最大的一個亮點。
總而言之,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倆,一個寵信宦官,自己被瓦剌活捉,另一個做事優柔寡斷,稀裡糊塗被奪了皇位,都算不上明君。認真比較起來,朱祁鈺總算沒做過什麼禍國殃民的壞事,比他哥哥朱祁鎮還是要強上那麼一點點的,雖然強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