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家
-
2 # 第一歷史視角
"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的說法來自古代,我們想理解其深意,可以按照古人所處的歷史時代來解讀分析, 古代的時候,路況較差,道路大多坑窪、崎嶇不平,趕到雨雪天氣更是泥濘難行!而且古代交通工具也不發達,以陸運為主,牛、馬為主要運力工具,這樣的路況配上這樣的運輸工具,運送效率十分低下!
能千里運糧,百里運草的情況,一般不是經商,就是戰爭打仗!經商就要求利,這麼遠的運輸距離,再加上人力,物力成本,成本很高,算計不好,就要賠了老本!趨利避害是商人的本質,故能總結出“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的說法也不足為怪!
其次就是戰爭打仗,這點從古人的兵書上就能找到答案!<<孫子兵法——作戰篇>>裡曾寫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意思是說:善於用兵的的將帥,不用再次徵集兵員,不用多次運送軍糧。武器裝備由國內提供,從敵人那裡設法奪取糧草,這樣軍隊的糧草就可以自給自足了。國家之所以因作戰而貧弱,是由於軍隊遠途作戰,不得不進行長途後勤運輸。長途運輸必然導致加重國內百姓的負擔,勞民傷財!所以明智的將帥,一定要想法子在敵國解決糧草,從敵國搞到一鐘的糧食,就相當於從本國運來二十鍾,在當地取得飼料一石,相當於從本國運來的二十石……由此可見,“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的說法,來源於軍事戰爭總結,也甚為可信!
-
3 # 偽裝的觀點
這是運輸工具落後的結果,古代都是人力和畜力運輸,最大的麻煩就是人吃馬嚼與運送的東西是一種東西,所以運輸起來成本極大,消耗更大,各種得不償失。
-
4 # 匍匐的前行著
古代進行物資的運輸,主要為漕運和陸運,在運輸過程中人吃馬嚼,在運輸過程中消耗嚴重,同時運輸過程中存在隱患,如遇到天氣因素,人為因素等,都會完成物資損失,因此又了“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的說法”。
當今社會,物流運輸非常便捷,人們能在家裡買到世界各地的物品,但物品的成本會非常高,增加個人消費。
-
5 # 老老老豆腐
感謝樓主的問題,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由我軍當時的後勤供給部長薛蘭斌說的,當時賀老總向晉冀魯豫解放區求援糧食10萬石(dan),那時候人力物力財力很匱乏,要把這10萬石糧食送到陝北去,非常的不容易。最後還是軍民齊上陣,圓滿的把糧食送到了目的地,應驗了毛主席的那句“兵民是勝利之本啊”
-
6 # 猴坑三合軒茶掌櫃
古訓說“千里不運糧,百里不調草”,這和古時候的天時地利人和有關。但對於交通發達現如今以及生產,加工工藝已經不是問題了。
-
7 # 狼的影子716
運輸成本太高了,古代交通技術不發達,絕大部分的運輸都是靠畜力車和人力車,運輸能力本來就有限,如果路途遙遠,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消耗非常大,特別是大部隊遠征,運上去一斤糧食,可能會消耗一二十斤糧食,衛青遠征匈奴,七萬人的軍隊,而負責後勤淄重的人員多達30萬,馬匹達到了40萬匹,從遙遠的中原向位於外蒙古,新疆的匈奴境內運輸糧草和軍需物資,清朝年羹堯遠征青海,20多萬軍隊的糧草從江浙轉運到陝西,再長途跋涉送到青海前線,曾經運輸糧草的民夫多達百萬。這就是古代戰爭最為掣肘的後勤因素,所以,《孫子兵法》中說過“兵者,國之大事”,為將者,纛旗一升,耗國家億萬孥幣,就是這個道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就是為了從南方的產糧區用船運輸糧食到北方,大船可以運幾萬斤糧食,又不需要準備牲畜的草料,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運輸途中的消耗。
回覆列表
古訓有云“千里不運糧,百里不調草”,在歷史上是不提倡糧草長途調運。我們都知道古時候交通不發達(地域複雜,以人力、畜運、河運為主),而且糧草價格也比較低,各地都種植;如果把本地糧草運到很遠的地方去賣,不僅成本高,而且在運輸的過程中糧草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損耗嚴重,甚至出現失水枯萎、發黴腐爛等現象,這樣一來不新鮮的糧草菜品自然就賣不出好價錢。
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隱患,如遇到天氣因素、地域因素、人為因素、社會因素等,都會造成物資損耗。
“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到了如今就不合適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物流行業在各地區的全覆蓋,火車運輸、汽車運輸、飛機運輸、水路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使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產品運到遠處去賣,而且保鮮效果很好,就比如現在北方可以吃到南方的水稻,南方也能吃到北方的小麥,非常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