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小妮
-
2 # 普濟
這現象客觀存在,不是感覺出了問題,也不是現在好的吃多了慣壞了口味。
當下吃的很多蔬菜和糧食,確實味道不如以前,這個轉折點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印象是1976年,第一次的新聞出現在鄭州市的科技部門的內部通報。說的是郊區一個生產隊培育出來韭菜新品種,特點是非常高產,棵很大,普通韭菜一斤幾百棵,新品種韭菜一斤不到20棵。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進入快車道,農業科學的研究與試驗發展更快,新品種的農作物不斷湧現,主要方向就是高產、早熟、多季。開始有了大棚,有了反季節種植,雜交稻大面積種植。如此等等,世面甚至流行“大棚把季節搞亂,小什麼把輩份搞亂”民謠。
實際上雜交水稻七十年代已經開始推廣種植,信陽就由科委牽頭,從廣東請來了大批的農民水稻種植技術員,每個公社分配幾個,住下來做技術指導。主題內容就是雜交稻和雙季稻種植。遺憾的是,搞了三年,被迫終止了。主要原因是雙季稻出了雙倍的勞力和資源,產量並沒有翻番,畝產只比傳統的單季稻多個百十斤。雜交稻產量確實比老品種高,可是米不好吃。以至到現在提起信陽米,還是難吃的概念。但是因為產量比較高,雜交稻算是落戶下來,換下了傳統的稻種。
囉嗦這多,為的是說明當下的蔬菜和糧食沒有幾十年前好吃的根源。人們其實早都發現這個問題。最早做出反應的,是網易養豬,換回過去的品種和養殖方法。接著走地雞、順季節蔬菜、老品種水果,強大的復舊養殖與種植熱潮,說明人們對過去食材美味的追求。
-
3 # 穎穎說戲中人
以前是純天然綠色蔬菜,都是豬糞什麼當肥料,那時候豬都是吃的野菜什麼,現在豬吃的是食料,加上蔬菜好多都大棚菜,雜交的,為了提高產量加了一部分化學藥品,加上現在到處汙染嚴重,所以菜都不健康了,找不回來當初那個味道了
三十年前,應該再更早的時候,在我老家那時候家家都養豬。養豬產生的糞肥自己是不可以隨便處理的,而是交給生產隊處理。直接挑了作為底肥施到稻田裡麥田裡。那時候很少用化肥,用的都是這種天然的有機肥。還有從河床上罱上來的河泥跟草一起漚成肥料用來種田。那種天然肥料長出來的糧食當然是特別好吃的。
至於種菜,都是用糞肥。其實,我父母到現在還這麼用。自家化糞池裡的糞,用清水稀釋之後直接澆在菜地裡,一兩個星期澆一次,然後讓它們慢慢長,長出來的菜也特別好吃。
反觀我們現在菜場上買的菜,全是大棚里長的,為了讓菜長得快,肥料不停地用,可能隔三差 五就會施上一遍肥,完全靠人工催熟的菜,怎麼可能好吃?所以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帶上好幾包菜回來,能管上十天八天的,不過終究還是管不了太久。而且跟菜場上的菜一對比,那買來的菜根本就不想吃。感覺自己一口口吃下去的全是化肥和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