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有熊氏之後,屬於音訛改姓為氏。據史籍《世本·氏姓篇》記載:“有熊氏之後為詹葛氏,其後齊人語訛,以詹葛為諸葛。”2、源於嬴姓,出自黃帝后裔葛伯的封國,屬於以封邑名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記載,夏王朝時期,黃帝之支庶伯益的後代飛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寧陵),建葛國,稱為葛伯。3、源於改姓,出自秦末陳勝吳廣大將葛嬰,屬於帝王封賜改姓為氏。秦朝末期,陳勝吳廣起義時,屬下有大將葛嬰,他屢立戰功,後來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所殺害。到了西漢朝時期,漢文帝劉恆感其忠勇,特賜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今山東諸城),其後代遂以諸葛為姓氏,稱諸葛氏,世代相傳至今。擴充套件資料姓氏名人1、諸葛珪諸葛珪(guī)(?—187年),字君貢,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父親,漢末為兗州泰山郡丞。共育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東吳重臣;次子諸葛亮,為蜀漢名相;幼子諸葛均,耕於南陽,後也隨諸葛亮在蜀漢出仕。
2、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3、諸葛尚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籍,三國時期的人物,諸葛瞻長子,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博覽兵書且精通武藝,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鋒抗拒魏國大將鄧艾,與其父諸葛瞻同戰死於綿竹,時年十九歲。
1、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有熊氏之後,屬於音訛改姓為氏。據史籍《世本·氏姓篇》記載:“有熊氏之後為詹葛氏,其後齊人語訛,以詹葛為諸葛。”2、源於嬴姓,出自黃帝后裔葛伯的封國,屬於以封邑名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記載,夏王朝時期,黃帝之支庶伯益的後代飛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寧陵),建葛國,稱為葛伯。3、源於改姓,出自秦末陳勝吳廣大將葛嬰,屬於帝王封賜改姓為氏。秦朝末期,陳勝吳廣起義時,屬下有大將葛嬰,他屢立戰功,後來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所殺害。到了西漢朝時期,漢文帝劉恆感其忠勇,特賜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今山東諸城),其後代遂以諸葛為姓氏,稱諸葛氏,世代相傳至今。擴充套件資料姓氏名人1、諸葛珪諸葛珪(guī)(?—187年),字君貢,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父親,漢末為兗州泰山郡丞。共育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東吳重臣;次子諸葛亮,為蜀漢名相;幼子諸葛均,耕於南陽,後也隨諸葛亮在蜀漢出仕。
2、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3、諸葛尚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籍,三國時期的人物,諸葛瞻長子,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博覽兵書且精通武藝,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鋒抗拒魏國大將鄧艾,與其父諸葛瞻同戰死於綿竹,時年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