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50595772994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這是《論語》《學而篇第一》裡孔子的話:“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意思是說:“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道有賢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第一種意思:君子不會致力於飲食及居住環境上追求安飽,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謹慎地說話,又能主動地向志向行為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此章在談論為學所該有的精神與態度。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雖看似安於貧窮的行為,但其原因並非安貧,而是樂道。而其所樂的是何道呢?小弟以為這所樂之道有二:一是因為其志在學習及其所帶來的樂趣,所以無暇顧及追求物質上的安飽,亦即學而篇首章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意;二是因為不取不合義的利,故樂自義來。除此之外,“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亦還有一層較為消極的意義即是:注重追求物質上的安飽,便容易因陷於物慾而失其應有的向學之志。 第二種意思: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此章的大意是:孔子說:“顧不上追求飲食的滿足,顧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對於學問之事和國家之事能夠敏銳地觀察和細微地思考,謹慎地發表言論,還能夠向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老師求教,從而不斷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養,這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了。” 這一章主要講了“生活”與“學習”的關係,講了學習中的“敏事”、“慎言”、“擇師”、“正己”的關係,並且指出這是一個人“好學”的特徵。 在“生活”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孔子認為:不能兩全。原因是:一個貪圖飽食終日和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潛心刻苦學習、鑽研學問的;相反,一個致力於刻苦學習、鑽研學問的人,是不會有時間和精力過多顧及飲食是否滿足、生活是否安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 NEX雙屏版釋出驍龍845+10GB大記憶體,其價格為4998元你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