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眼看世界
-
2 # 鄜延路節度使李
從一件事情就能看出來,李白就算收到重用都沒用。
一個女人,特別是一個受到帝王寵愛的女人,總希望別人能讚美她,楊玉環自然也不例外,加之李隆基又是位出了名的風流天子,宮廷中當然不乏一流的樂隊和撰寫歌詞的詞臣。在眾多的詞臣中,翰林學士李白無疑是最傑出的一位。
在一次宮廷酒宴中,李白曾於酒酣耳熱之際,作《清平調》三首,他要楊玉環親自為他磨墨,還要皇帝寵信的大太監高力士親自為他脫靴。太監的地位是卑賤的,但得寵的太監就不同了。李白要高力士當眾為他脫靴,高力士自然深以為恥,從此便種下了禍根。李白的三首《清平調》寫得確實很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若非君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霜,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樁。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非倚欄杆。
李白在詩中把楊玉環寫得玉容花貌,像仙女一樣。楊玉環十分得意,常常獨自吟頌其中的清詞麗句。但是,李白在詩中卻提到了趙飛燕。這在李白,絕不存在絲毫諷刺的意思。他只是就趙飛燕的美麗寵同楊玉環相比較。但李白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被自己羞辱得罪的小人高力士鑽了空子,並最終栽在了這個小人手裡。
一天,高力士又聽到了楊玉環在吟誦《清平調》,便以開玩笑的口吻問道:“我本來以為娘娘一定會為這幾首詩把李白恨入骨髓,沒料到您竟然喜歡到如此地步。”楊貴妃聽後吃了一驚,不解地質問道:“難道李太白侮辱了我嗎?為何會使你這樣恨他呢?”於是,高力士施展開移花接木的手段:“難道娘娘沒注意?他把您比作趙飛燕。趙飛燕是什麼樣的女人,怎麼能同娘娘您相提並論?他豈不是把貴妃您看得同趙飛燕一樣淫賤嗎。”
聰明的女人在遇到切身利害問題時,也會變得很笨。楊玉環果然立即上鉤。在當時,楊玉環早已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身”,她的哥哥、姐妹也都位高權重,聲勢顯赫。她唯一擔心的便是自己的地位是否穩固,絕不希望被人看作像趙飛燕那樣淫賤,更害怕也會落得像她那樣的下場。
機警的高力士摸透了楊玉環的心思,因此也就在她最軟處下了刀子。他輕而易舉地便把李白的詩同趙飛燕的下場嫁接起來,使讚美的詩篇成了譏嘲的證據,激起了楊玉環的反感與憎恨之情。後來,唐玄宗曾三次想提拔李白,但都被楊玉環作梗阻止了。高力士這個小人,就是靠此手段,達到了報復脫靴之辱的目的。一次小報告,葬送了“詩仙”的大好前程。
可以說,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過於清高的辦事方法使他最終未能在政壇上嶄露頭角。在他看來,像高力士這樣的小人根本不配與自己為伍,正邪勢不兩立,正人君子自然應疾惡如仇。正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李白巧借酒醉之機公然大庭廣眾之下侮辱了高力士,沒給他留絲毫的面子,這樣做自然可以洩一時之憤,但他卻沒有想到由此而產生嚴重後果。得罪一個小人而斷送了自己的功名前途,這樣做值得嗎?應該說,笑到最後的還是高力士。
֩�U�<
-
3 # 漂泊在北京的楊
我覺得他不適合從政!
1.他雖有有傑出的文學才華,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沒有政治生活的經驗,憑著熱情早晚會在現實中碰壁。“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很快他就在失望中沮喪起來。現實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美好。
2.他的性格也不適合。“性格決定命運”的卻如此。他是有詩才,但是清高孤傲,決定他不可能在低眉順耳中生存。“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表達的就是這樣!
3.很單純,相信李磷起兵反叛,缺乏對時事、時局的判斷。結果好不容易活下來,還被貶到邊遠地方。讓好友高適都那麼為難。
4.他有一顆浪漫不羈的心,適合生活在詩意中,在不斷行走中體驗更好。那種瑣碎的、無聊的官場生活長期下去不一定適合它。就是說,他不適合踏實的工作。
5.他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詩友,心意相通應該符合他的心意。
6.熱愛山水的詩人,圈不住他那顆喜歡遊山玩水的心。
……
-
4 # 歪果熱評Show
李白畢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個比肩管仲樂毅的能臣,輔佐皇帝,使天下大治,四海承平。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至於他為什麼未能如願,成為輔弼大臣,原因是複雜的。
第一、玄宗晚年怠於朝政,一改之前勤政的作風,開始沉迷於享樂,並且任用奸佞李林甫等人為宰相。李林甫等人為了把持朝政,甚至在科舉中“不取一士”,使所有參加考試的士子落榜而歸,並謊稱“市野無遺賢”,以此來矇騙玄宗,玄宗竟信以為真。政治汙濁黑暗,可見一斑。李白不願與他們為伍,自然會受到他們的排擠。
面對日漸昏庸的君主,他會怎麼做?我們前文提到,他的“偶像”是管仲,那他自然也希望玄宗是齊桓公。他會不停上疏,請求皇帝以天下為己任,放棄驕奢淫逸的生活,並且以李白的脾氣,上疏時的語氣會直截了當,甚至是近乎命令。玄宗會聽從他的建議嗎?當然不會。玄宗晚年雖窮奢極欲、荒淫無度,但早年卻是文治武功,他不會忍受一個大臣屢次上疏直指自己的過失,並責令自己改過。
-
5 # 布衣吳新建
不會。
政治家最基本要求是理性,李白性格特點就是太感性。熱情奔放有餘,縝密慎慮不夠。
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為何仰天大笑?接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後興奮異常,滿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而從後來的做官軌跡看,寫詩一流,做官末流甚至不入流。那句“豈是蓬蒿人”,用在官場,可以說不懂官場門道,還真像蓬蒿人。
俗話有喝酒誤事。
李白豪放豁達天真。
酒後豪放成了狂放,目中無人,結果就得罪人。由於天真,把盤根錯節的官場看得太簡單,一方面希望得到別人認可,受到重用;另一方面不認可別人,則受到排擠。
政治家有個共同的特點,能團結人,而團結有個很重要的法則,就是包容,自負的李白做不到。“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或說:“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餘囂囂直可輕”,連孔子和在當時被奉為聖人的堯舜都加以嘲笑和輕視,誰還能入他的法眼呢?
政治家裡不乏作詩高人,像曹操的“龜雖壽”,劉備的“大風歌”,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等等諸多政治家的詩作,狂而有度,豪邁但有邊界,不失端莊穩重。
李白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太狂,太傲。自以為才能出眾,品行高潔無比,可根本不懂政治,卻自認為政治一流。詩才出眾就以為什麼都懂,不可一世。
恃才放曠,看不起別人,狂傲決定了李白無法立足官場,更別說成為有所作為的政治家了。
-
6 # 晉大夫曰
李白,作為余光中詩中“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他難以成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浪漫主義情懷本身與政治就是不相容的。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是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這與性格密切相關。
一般說來,性格外向、活潑的人往往是浪漫主義者;性格內向、沉穩的人往往不是浪漫主義者。
可以想見,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理想主義。理想主義就是按照主觀認識中,生活或者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就該是什麼樣。因而他的主觀情感就特別強烈,特別愛憎分明。真正的浪漫主義者不會妥協。
李白就是這樣的人,在他最得意時,曾有貴妃研磨,力士脫靴。他在詩中寫道:
承恩初入銀臺門,著書獨在金鑾殿。
龍鉤雕鐙白玉鞍,象床綺席黃金盤。
當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其一》
一個“獨”字,寫盡了他行走帝王宮的驕傲和豪放。
但稍有挫敗,覺得被人冷落,他又會“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就是李白,一個完美的浪漫主義詩人。
什麼是現實主義呢?現實主義,又稱“寫實主義”,它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的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一般認為現實主義關心現實和實際而排斥理想主義。
現實主義者往往是認可人類社會的本質是“悲”的,當他們用冷靜的視角看這個世界時,他們認為客觀的現實是最實際的東西,裡面蘊含著真理。
而如果要做事情,只要目標最終能夠達成,過程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多麼順利,甚至不需要苛求正義。他們以最實際的條件和方法達到想要的結果為目的。
結論現實主義注重直觀,浪漫主義注重想象。
現實主義注重如實,浪漫主義注重誇張。
現實主義注重冷靜,浪漫主義注重激情。
現實主義注重實際,浪漫主義注重理想。
現實主義注重現在,浪漫主義注重未來。
所以綜上所述,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如果要做官,只能做無人掣肘、自由自在的官。否則他會發現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他很容易會抑鬱。
即使他在官場呆得下去,也會被其它政敵鬥到體無完膚。在充滿爾虞我詐,利益傾軋的政治中,官員李白註定會是個悲劇。
這點可以參照耿直boy蘇東坡——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結局只能是一貶再貶。
謫仙人李白,做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就極好,政治,就交給別人去玩吧。
-
7 # 獨唱者
政壇容不下他們,他們的性格也難以從政,遑論成為政治家了。
首先,唐朝的頂層權力被“關隴貴族集團”牢牢把控,非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從政極難混到高層。才華橫溢的李白、杜甫在朝堂上都混不下去,反之如王維就因為出身世家大族,即使擔任過安祿山的官職,也一樣沒事。再舉一例,武則天父親武士彠是李淵親封的應國公,開國功臣,但他仍舊是被人看不起的下九流商人,因為死的早,武家在朝廷上就更加沒人看重了,他的的女兒武媚娘進入到皇宮中都只能從底層混起,只能做個小小的才人。而關隴貴族韋家的女兒韋珪,嫁給李世民時都是二婚了,可李世民一當上皇帝就讓她做貴妃。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族之間互相爭鬥也互相配合,牢牢的掌握著朝廷裡面的權利分配,光有能力、才華和功績是不夠的。
再次,李白、杜甫他們是詩人,其實詩人本不該出現在仕途,他們的特性與仕途的要求相去太遠。詩人是感性動物,他們是理想主義、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和悲情主義的化身。政治家的特質跟詩人完全相反,他們是現實主義,思維模式必須是理性的。
詩人的性格缺陷幾乎是通病,他們孤傲、清高、脾氣古怪、行為乖張,不合群,情商低,缺乏自我管理,放縱不羈,一邊念著中庸之道,一邊走著極端的路。極端化是文學表現形式的慣用手法,詩歌極度誇張,極端情緒的表達,才能形成強烈的感染力,才能與讀者形成共鳴。政務則不行,那是個很“低階趣味”的活,詩人的性格不適合。
-
8 # 生活的家長裡短
李白,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為人爽朗大方,豪放豁達,喜歡飲酒作詩,思想自由。李白如果從政,個人認為他不會是個出色的政治家。
第一,性格決定命運。政治家,尤其是位高權重的政治家,得具備很多素質。尤其是在假醜惡方面的處理方式。比如能屈能伸、借勢上位、巴結奉承、心狠手辣、團結部下、清除動亂等,有時候不能簡簡單單的用對錯或者仁義道德來衡量政治家的手段,身在其位不謀其政那可是玩命呢。所以有些做法不叫陰險狡詐,自古兵不厭詐,兵行詭道就是這個道理。而豪放不羈的人,把真善美作為主旋律的人,嫉惡如仇的人是不具備政治家的品質的。你願意天天和你非常討厭的人打交道嗎?你願意放低身段長期卑躬屈膝嗎?你願意處置甚至殺掉你的親人嗎?正直的人是不適合官場混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是站在幹案上的人的活法。
再者李白這人曾經辭親遠遊,仗劍天涯。他是一個喜歡浪漫,追求自由的人。成天遵守規矩的日子,由不得性子,你上班了可不能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人家領導不放手啊。李白是一個“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人。
第二,喜好和專業的偏差。有些人喜歡與人鬥,有些人就喜歡說三道四,有些人就喜歡靠近上流。李白恃才傲物,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喜歡飲酒,喜歡作詩,喜歡交友,喜歡旅遊,這些愛好興趣不能說不能當政治家,但總歸有些偏離。這些屬於天性的行為,政治家天天舞文弄墨可不行。得講究最有效的手腕。
有名的故事“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可以看出來李白比較輕狂,還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也能看出來這一點。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的。
有一點比較可笑或者是比較奇怪,除了李白本人,幾乎他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李白沒有當政治家的才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也看得出李白嘴上說自己懷才不遇,但心裡還是想走仕途的。李白受唐玄宗賞識,做了翰林待詔,後來也就是兩三年時間便離開。有人說是自己辭職,有人說是被罷官,不管怎樣,他短暫的仕途就這樣結束了。可見他也並不適合從政為官。
-
9 # 科學的元寶
如果李白受到重用,他不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的!
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我對這個為題的看法!
第一方面,官場需要敏銳的政治敏感性,可是李白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們知道,李白其實是想在政治上一展抱負的。在唐朝有幾種當官的渠道,其中的兩種是科舉制度舉薦制度。李白不想走科舉制,他想走捷徑,就是走舉薦之路。在長安廠,他結交權貴,希望引起權貴的重視。他的才華確實引起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重視。就請他為楊玉環做幾首詩。如果李白此時具備了政治敏感性,他可能會很謹慎,可是他有點十分拖沓,就然讓高力士脫靴,這可是官場中的大忌,終於引起了宮中人的嫉妒,這些人在玄宗的面前述說李白的不是,李白就這樣被唐玄宗漸漸的疏遠。這也宣告了李白仕途的終結。缺乏政治的敏感性,過於浪漫,不知收斂,終於沒有實現自己當官的理想。哀哉!
第二方面,不能收斂自己喝酒的愛好,嗜酒如命。就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就能誤事,也能成事。李白恰恰是成事和敗事的代表。李白的《將盡酒》“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豪邁啊!通過飲酒李白寫出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經典的古詩。但是實際上李白由於正是上的不成熟,在喝酒的時候暴露無遺。本來希望舉薦,但是被人舉薦的時候又老把自己當成聖賢人士,指點江山,喝酒時尤甚。試問怎麼可能有人喜歡呢?特別是官場上的人士,所以當時官員們尊重李白,但是又適當的疏遠他。
第三方面,李白矛盾的性格讓他成不了政治家。我們知道,李白是狂放的,也是悲情的,既有浪漫主義情懷,又充滿了現實主義精神。像《俠客行》中的豪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向《蜀道難》之中的感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向《秋浦歌》中的憂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向《靜夜思》中對家鄉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向《兵車行》中送別的慘狀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這些詩反映了李白各種矛盾而多變的性格,這不是政治家所具備的的品質。
綜上,李白是不可能成為政治家的。
為李白的一生而感到嘆息,但是同時他一生也讓我感到欽佩!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
10 # 太史公後人
想多了,不可能的,李白活在自己的理想中,但不是活在現實中,其實李白好好做一輩子富二代,遊山玩水,寫寫詩詞挺好的,何必趟官場這渾水呢?
簡單一句就是喜歡瞎操心,又沒有那方面的能力,多管閒事而已。
回覆列表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一直自信滿滿。““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當42歲的李白接到唐玄宗徵詔時,喜氣洋洋,不禁喊出了“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心聲。
李白常自比子牙、管、晏,以為此去必定抱負得抒、鴻圖大展。然而,李白的個性決定了他的命運。
翰林院待詔的日子裡,李白無酒不歡,無飲不醉,行為怪誕。唐明皇把臉給他,詔他同船共遊,他是“天子招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竟忤上意。有一次,明皇興起,著人找他作詩,他卻爛醉呼而不醒(或許裝佯),以致“以水沃之”。
他不懂得尊重別人,對於明皇寵愛的楊貴妃、高力士也是如此。明皇詔他為楊貴妃寫贊詩,他竟要貴妃為其磨墨、高力士為其脫鞋。狂妄傲慢之極,其後被明皇掃地出門可以預料。
他政治辨別力和敏銳性低下,不顧妻子反對,為永王李粼幕僚。在永王反態已露端倪情況下,還為其大唱讚歌。及至永王叛亂被除,李白跟著下獄,若無朋友營救,肅宗憫才,性命不保。
李白自恃才高八斗,傲睨萬物,決定了他不會成為“政治暴發戶”,更不會成為“出色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