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高高在下喲

    自古以來,開國君王各有各的牛掰,如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隋高祖文皇帝楊堅、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等;可輪到末代國君的時候,就要麼是橫死,如秦王子嬰、西晉愍帝司馬鄴、唐哀帝李柷(zhù)等;要麼是苟且偷生,如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後晉出帝石重貴等。

    而大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檢,則因“君王死社稷”的悲壯,再加上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宵衣旰食的明君風範,成為被人們普遍同情的末代帝王。

    誠然,朱由檢是因大順政權永昌帝李自成的兵臨城下,才不得不自縊身亡;但實際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將大明覆興的希望絞殺殆盡的,卻是早就虎視眈眈的清廷君臣和滿洲鐵騎!

    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建州女真的第二號人物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因對哥哥建州女真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不滿,帶著長子愛新覺羅·阿爾通阿、三子愛新覺羅·扎薩克圖等幾個兒子,和一些親信部屬,來到臨近明朝軍事重鎮鐵嶺的黑扯木,開闢新的根據地,圖謀另立門戶,與努爾哈赤分庭抗禮。

    敵人要內訌了,明廷當然開心,太傅、遼東總指揮官李成樑立即抓住這一分化建州女真的大好機會,他上奏明廷,要求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這是明朝在遼東地區設立的最高地方軍事長官。看看,明顯是要搞事情啊!

    那麼,這起差點將清朝雛形建州女真部扼殺於無形,有可能改變大明國運的非著名兄弟鬩牆事件,究竟有怎樣一個來龍去脈?又造成了哪些慘烈後果呢?這一切,都得從建州女真部的第二號人物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這個人的傳奇經歷說起!

    生於將門幼年喪母 後媽虐待隨兄離家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出生於遼東。他的父親愛新覺羅·塔克世,是當時的明朝邊關守將、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後被順治帝追尊為清顯祖宣皇帝;母親是建州右衛都督王杲(即喜塔喇·阿古)的長女喜塔喇·額穆齊,後被順治帝追尊為宣皇后。

    舒爾哈齊是塔克世的第三個兒子,而他的同母哥哥,就是比他大5歲的、名氣更顯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後被順治帝追尊為清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隆慶二年(1568年),喜塔喇·額穆齊不幸去世,年僅5歲的舒爾哈齊失去了媽媽。此後,家事開始由後媽納喇氏主持。和很多狠心的後媽一樣,納喇氏為人刻薄,見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愛新覺羅·巴雅喇(後被順治帝追封為多羅剛果貝勒),就是個寶貝;對不是自己親生的舒爾哈齊兄弟則冷若冰霜,橫看豎看都不順眼。

    為了討好後媽,貼補家用,年幼的舒爾哈齊不得不跟隨哥哥努爾哈赤,到深山野林中採集松子、木耳等,獵取野禽,然後再將這些山貨送往撫順的馬市出售。

    然而,縱然兩個小孩累成狗,不停地奔波和勞作,卻一直沒能換得納喇氏的絲毫憐憫,吃冷飯、打罵,基本就是常有的事。

    萬曆元年(1573年),因不堪忍受後媽的長期虐待,10歲的舒爾哈齊便不得不跟隨哥哥努爾哈赤分家生活,僅獲得少量家產,寄居在外祖父王杲的門下。

    明軍俘虜隨行征戰 父祖橫死開基立業

    就在舒爾哈齊兄弟來到王杲門下沒多久,由於王杲先前多次進犯明地、屢殺明朝官員,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樑率軍報復,一舉攻破王杲盤踞的古勒寨,王杲被擒獲。後被送往北京,明神宗顯皇帝朱翊鈞親至午門城樓接受獻俘,隨後王杲被磔於北京。

    與此同時,舒爾哈齊兄弟也雙雙被俘,並被充作幼丁,隨明軍征戰。

    當時明軍指揮官打戰很有竅門,每次作戰都讓女真俘虜打頭陣,往對方的刀陣裡衝。幾仗下來,敵人死傷不少,大部分的女真俘虜也都會戰死。不過,舒爾哈齊兄弟還算命大,僥倖活了下來,並且練就了一身健壯的體魄和精湛的武藝,塑造了堅毅頑強、勇猛善戰的品格。

    萬曆十一年(1583年),舒爾哈齊已經是一個20歲的大小夥子,可他的爺爺明朝邊關守將、女真建州左衛都督愛新覺羅·覺昌安(後被順治帝追尊為清景祖翼皇帝),和爸爸塔克世,在明軍的一次戰鬥中被殺害。

    得到父祖雙亡的訊息後,舒爾哈齊兄弟悲痛欲絕,一起脫離明軍,回到了闊別11年的家中。

    經過一番深思,舒爾哈齊兄弟決定為死去的親人報仇,但哥倆勢孤力單,完全沒實力與擁兵百萬的大明“天皇帝”交鋒。他們就暫時嚮明廷表示臣服,先用祖、父所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拉攏舊部,拼湊起了一支百餘人的隊伍,開始了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戰爭。

    努爾哈赤起兵後,舒爾哈齊成了哥哥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戰將,不但一起滅掉殺父仇人、建州左衛圖倫城主尼堪外蘭的勢力,還征服了渾河部、董鄂部、蘇克素滸部、完顏部等,逐步統一了建州女真。

    萬曆十五年(1587年)六月,努爾哈赤自稱淑勒貝勒,正式“定國政”,始建宮室,佈教令於部中。24歲的舒爾哈齊則稱船將,地位僅次於他的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第二號人物。

    當時,舒爾哈齊兄弟手下有精兵5000多人,將領40多人,勢力相當龐大。各部酋長拜見的時候,兩兄弟是同時受賀的,分南北落座。明朝邊將稱舒爾哈齊是二都督,而且,舒爾哈齊本人也是以哥哥的繼承人自居的。

    進京朝貢仰慕明朝 各方挑撥心生嫌隙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八月,32歲的舒爾哈齊第一次帶領建州女真朝貢使團,前往北京進貢。這次經歷使他眼界大開,對自己屈居哥哥努爾哈赤之下的地位,也感到不滿。

    舒爾哈齊開始有了希望有朝一日,能當上建州女真的最高統治者。與此同時,他對明朝先進的文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七月,34歲的舒爾哈齊第二次到北京朝貢,受到了明廷上下熱烈隆重的接待,並被賞賜給了豐厚的金銀綢緞等禮物。同時,明廷還授予了舒爾哈齊都指揮的高階武職。

    明廷看中的,是舒爾哈齊建州女真第二號人物的身份,所以盡力拉攏和收買他,以此做為一種戰略對策,挑撥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以激化彼此的矛盾。可舒爾哈齊是經不起捧的,明廷的“重用”和“賞識”,更助長了他的野心。

    為此,舒爾哈齊也很感激明朝的“恩寵”,在政治態度上越來越傾向於明朝。除此之外,舒爾哈齊還通過政治聯姻的形式,加強與其他女真部族的聯絡,藉以擴大自己的個人勢力和影響。

    據史書記載,舒爾哈齊娶了11位福晉(可能還不止此數),分別是嫡福晉佟佳氏,福晉哈達那拉氏、富察氏、瓜爾佳氏、烏拉那拉氏、那拉氏、瓜爾佳氏、輝發那拉氏、西林覺羅氏、董鄂氏、阿顏覺羅氏。悅友們仔細看一下就會明白,這哥們是每個女真部族娶一房老婆的節奏,這就讓他和建州女真之外的11個女真部族,有了緊密的姻親關係。

    不僅如此,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舒爾哈齊還將長女愛新覺羅·額實泰,嫁給了烏拉部貝勒那拉·布佔泰。

    另外,舒爾哈齊還與北韓保持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北韓使者到建州女真,對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行相同的禮儀,並向兩人饋贈同樣的禮物。兄弟二人也分別屠宰豬羊,各自在帳中款待北韓使者,並回贈禮物。北韓國王也樂意在兩位建州女真首領之間周旋,對他們實行雙重承認,與明朝的手法如出一轍。而舒爾哈齊則因此更加上火,決心奪走哥哥努爾哈赤的地位。

    戰和明朝兄弟不一 加碼拉攏效果明顯

    隨著建州女真對其他女真各部的統一,努爾哈赤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他對明朝的敵視態度也日益明顯,時常和明軍發生武裝衝突。明廷對遼東局勢感到不安,舒爾哈齊心向明朝,對哥哥的做法也不滿意。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明廷起用了先前被罷免的遼東總兵李成樑,希望他能扭轉惡劣的遼東局勢。

    李成樑上任後,就採用了原來對女真各部分化瓦解的策略。李成樑利用舒爾哈齊和他哥哥努爾哈赤的矛盾,大力拉攏他,對他格外器重。

    李成樑還讓兒子李如柏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雙方的關係更為緊密。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舒爾哈齊的嫡福晉佟佳氏病故,李成樑父子準備了豐厚的祭禮前去治喪,備極隆重。舒爾哈齊覺得非常有面子,對明朝的好感又加了幾分。

    舒爾哈齊最終下定決心,依靠明朝為後臺,樹立自己建州女真最高首領的地位。

    舒爾哈齊明目張膽樹立個人權威的做法,逐漸構成了對努爾哈赤地位的挑戰,兩人的關係也日益緊張。於是,兄弟二人往日齊心協力幹事業,變成了經常因意見相左而激烈爭吵。

    舒爾哈齊的巨大變化,讓哥哥努爾哈赤如坐鍼氈,他開始悄悄採取行動,意圖除去三弟舒爾哈齊這個潛在的對手。

    部族歸附袒護姻親 消極避戰慘遭削權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前來拜見努爾哈赤,說他們再也無法忍受烏拉部的奴役,希望可以歸附建州。

    於是,努爾哈赤派出三弟舒爾哈齊、長子愛新覺羅·褚英、次子愛新覺羅·代善,以及費英東、扈爾漢、常書、揚古利等將領,率三千兵馬即刻趕往蜚悠城收編部眾。

    前面我們說了,舒爾哈齊和烏拉部貝勒布佔泰,是親上加親的關係:舒爾哈齊娶了布佔泰的妹妹,布佔泰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嗯,輩分有點亂,舒爾哈齊既是布佔泰的妹夫,也是他的老丈人……嘿嘿……

    現在努爾哈赤要舒爾哈齊帶隊,從布佔泰眼皮底下拉人頭,舒爾哈齊的內心是不情願的。於是,當他們行至半途的時候,舒爾哈齊就開始想轍,滿腹狐疑地宣稱他看到帥旗上有黑光,不利於繼續前進,想要就此退兵。

    然額,舒爾哈齊顯然低估了哥哥努爾哈赤的智商,為了防範弟弟,努爾哈赤安排兩個兒子褚英、代善同行。果然,在28歲的大侄子褚英,和25歲的二侄子代善等人的堅決反對下,舒爾哈齊取消退兵動議,全軍繼續進發。

    到達蜚悠城後,舒爾哈齊等人順利接收了該部落五百多戶早以做好了出發準備的人丁。很快,他們就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這麼大的動靜,烏拉部貝勒布佔泰坐不住了。他立即派叔叔那拉·博克多帶領一萬餘兵馬前往截擊。雙方軍隊一碰面,就擺出了交戰的陣勢。

    本來就是敵眾我寡,但舒爾哈齊還是帶著部將常書、納齊布等人,和自己屬下的五百多人退到了一邊,按兵觀望。

    當時大雪紛飛,扈爾漢、揚古利分兵保護投奔的部民後,率二百兵馬與烏拉軍先鋒展開激戰。隨後,褚英、代善各率兵五百從兩翼夾擊,驕傲輕敵的烏拉軍大敗,烏拉軍主將博克多父子被陣斬,副將常柱父子和胡里布兵敗被俘。

    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等人的消極退避,雖然褚英、代善等人大敗烏拉軍,斬殺三千餘眾,得馬匹五千餘、甲三千餘,但是沒能給以致命打擊。

    班師回到建州後,努爾哈赤得知了舒爾哈齊等人的做法,大為光火。他決定先穩住弟弟舒爾哈齊,準備以臨陣脫逃的罪名,將舒爾哈齊的下屬常書、納齊布處死,以剪除他的左膀右臂,同時也來個殺雞儆猴。

    讓努爾哈赤萬萬沒想到的是,舒爾哈齊不僅不反省自己,對哥哥要殺常書、納齊布的決定,反應卻非常強烈。舒爾哈齊公開揚言,說殺常書、納齊布就等於殺他自己,誓不低頭,大有決一死戰的陣勢。

    最後,努爾哈赤為了避免建州女真的分裂,不得不做出讓步,只罰了常書一百兩黃金,奪了納齊佈下屬的人馬。

    但此後,舒爾哈齊指揮軍隊的權利被實際剝奪,建州女真的最高軍事領導層,也沒了他的位置。

    不甘冷遇另立門戶 依靠明廷劍拔弩張

    從萬曆十一年(1583年)起兵以來,20多年裡舒爾哈齊都是建州女真的第二號人物,可現在,他的地位卻一落千丈,變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存在。

    舒爾哈齊覺得,他和哥哥努爾哈赤只能同吃苦,不能共富貴,兩人無法並存於建州女真。於是,舒爾哈齊帶著長子愛新覺羅·阿爾通阿、三兒子愛新覺羅·扎薩克圖等幾個兒子,和一些親信部屬,來到了黑扯木(今遼寧鐵嶺東南),在那裡伐木建造房屋,開闢新的根據地,圖謀另立門戶,與哥哥努爾哈赤分庭抗禮。

    黑扯木這個地方,是舒爾哈齊精心挑選的,不僅臨近明朝的軍事重鎮鐵嶺,可以直接依靠明朝的軍事保護;東面又與烏拉部接鄰,能隨時得到姻親盟友的援助。

    從此,舒爾哈齊與哥哥努爾哈赤越來越疏遠,轉而跟明朝方面越走越近了。太傅、遼東總指揮官李成樑當然不會放棄這一分化建州女真的大好機會,他上奏朝廷,要求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這是明朝在遼東地區設立的最高地方軍事長官。

    好吧,一山不能容二虎,火已經被舒爾哈齊和李成樑一起點起來了,努爾哈赤又該如何接招呢?

    兄長震怒服軟迴歸 幽禁致死追封親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努爾哈赤無法容忍了。他首先責令弟弟舒爾哈齊,立即放棄自立為主的念頭和危險舉動,但正野心膨脹的舒爾哈齊根本就不聽。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努爾哈赤斷然採取了強硬措施。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緊跟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扎薩克圖,被伯父努爾哈赤誅殺,舒爾哈齊的部將武爾坤也被處死。

    餘怒未消的努爾哈赤,還打算將舒爾哈齊的次子、時年24歲的愛新覺羅·阿敏處死,只是由於阿敏平時跟堂弟愛新覺羅·皇太極等人親近,在他們的極力求情下,阿敏才免於一死,但他的一半家產被沒收。

    面對哥哥努爾哈赤咄咄逼人的態勢,舒爾哈齊失去了繼續抗爭的勇氣。他知道自己的實力遠遠不如哥哥,而他唯一能指望的靠山、駐紮在遼東的明軍,也根本就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

    在萬念俱灰的絕境下,舒爾哈齊不再抵抗,選擇率眾回到了哥哥努爾哈赤的帳下。

    但這次努爾哈赤沒有再講兄弟情誼,他立即命人將弟弟舒爾哈齊囚禁在一間暗室之中,手腳都用鐵鎖鎖住,僅有兩個孔穴給他送吃的。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舒爾哈齊在囚禁中死去,時年48歲。

    還有一種說法,說舒爾哈齊是被哥哥努爾哈赤祕密殺害的。但不管怎樣,昔日威風八面的建州女真第二號人物,如今武功盡廢兩年,其實價值已經沒那麼大了。

    幸運的是,舒爾哈齊雖然犯了反叛的大罪,但除了附逆的長子阿爾通阿和三兒子扎薩克圖,其他7個兒子和12個女兒,都沒有受到牽連。

    舒爾哈齊的六兒子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更是在幾經升遷後,被順治帝加封為叔和碩鄭親王,掌管清廷政權一時。

    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追封舒爾哈齊為和碩莊親王,也算是對他開國之功的肯定。

    悅史君點評:幼年喪母,少年為奴,青年喪父,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的前半生,可謂悲痛連連;此後在雄才大略的哥哥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領導下,開始了起兵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戰爭,並最終成為建州女真的第二號人物,絕對志滿意得;可他沒有滿足,在明廷的有意拉攏和挑撥下,還想要更多,最終落得兩子橫死、自己也在囚禁中死去;幸而其他孩子沒有受到牽連,在權傾朝野的六兒子、叔和碩鄭親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的努力下,順治帝追封他為和碩莊親王,這個蓋棺定論,泉下有知也會安心吧。

    《清史稿》雖然不咋地,但它的一句評語,也算對舒爾哈齊開國之功的肯定:“莊親王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南明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亟稱其驍勇。”不過,如果英勇善戰的舒爾哈齊,執意和哥哥努爾哈赤火拼,恐怕大明的國運還真的有轉機了。可嘆!

  • 2 # 小龍女5505

    歷史上兄弟鬩牆的有:1、秦二世胡亥殺兄奪位、又屠手足,2、東吳孫權兩子太子孫和魯王孫霸兄弟不和,3、一世梟雄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打壓親弟曹植、毒殺猛將、也是另一手足弟弟曹彰,4、南北朝劉宋文帝劉義隆賜死其弟任城王劉義康,5、劉邵弒父後,被其弟劉駿率軍討伐,6、劉聰殺其太子兄長劉和奪位,7、昏君劉子業殺手足兄弟、還與姐姐姑母亂倫,8、後趙太子石遂殘害其弟石宣、石韜,9、鮮卑前燕名將慕容翰被其弟文景帝慕容皝忌妒賜死,10、北齊昏君後主高緯賜死其兄、北齊猛將高長恭,11、隋煬帝楊廣殺兄滅弟弒父,12、唐太宗殺兄屠弟,13、五代十國後梁郢王朱友貞弒父奪位、其弟朱友文發動政變率軍討伐,14、北宋宋太宗弒兄篡位,15、清朝康熙晚年八子爭位、兄弟成仇等,都是歷史上皇權鬥爭中兄弟相殘的人倫慘劇。

  • 3 # 傳庭漫步

    這世間,兄弟鬩牆的事時有發生。譬如說兩岸的局勢,這一鬩已近70年了。但是,莫論國是,我今天想說的是臺灣令人稱奇的費玉清費家三姐弟。這當然還是因為今年春節期間“追劇”了25年前臺視的那檔綜藝節目——《龍兄虎弟》,前後看了不下十期吧,我說的是完整版。

    有人說,你說錯了,應該是張家三姐弟吧,他們分別叫張彥瓊、張彥明、張彥亭。是的,姐弟仨本姓張,但他們在演藝圈出道時都有一個“費姓”的藝名——費貞綾、費正清、費玉清。雖然當年費貞綾、費玉清都已經紅透了大半個寶島,但張彥明卻沒有因“費正清”而一炮走紅,一怒之下改回本姓,藝名“張菲”,於是有了日後臺灣綜藝大哥大的“菲哥”,後來為中國人熟知的胡瓜、吳宗憲、蔡康永、陶子等,當年無不受到菲哥的提點。

    臺灣歌壇前輩,已經往故的大哥高凌風曾在東方衛視的某擋節目裡大爆過臺灣主持圈祕聞,直指綜藝大哥張菲與所有人都不和。但回到家中,張彥瓊、張彥明、張彥亭卻都是父母的好孩子,姐弟仨感情甚篤。

    張家“一門三傑”的出身並不富貴,父親張舞曦是小公務員,母親張譚氏大概是家庭主婦,雖然家中清寒,倒也十分恬淡、寬鬆。據說費玉清的音樂天分就來自於母親日常打理家務事時的淺吟低唱。後來父母離異了,張菲跟著父親生活,費貞綾、費玉清則跟了母親譚氏。張、譚二人雖然離異,卻仍保持著相當的聯絡,因而姐弟三人的感情從未隔斷過。張家父母這樣的處理,不知好過當今社會多少曾經大秀恩愛、後來又反目成仇、相互撕逼的所謂神仙眷侶。

    費貞綾的特立獨行在臺灣可謂無出其右。早年在父母的反對聲中毅然決然地選擇出道演藝圈,並以豔星身份紅遍寶島,是當年風氣尚為保守的臺灣第一個穿露背裝的女藝人。當然費貞綾也自有她的本錢,能歌善舞,語言潑辣,風格大膽,姿態妖嬈,被島內人譽為 “東方維納斯”。為此,她沒少被臺灣新聞局約談過,不過費貞綾還是我行我素。

    費貞綾自小出道,掙錢養家,躥紅後不忘提攜兩個弟弟。寶島演藝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有一天費貞綾找到有演藝界“鬼才”稱號的劉家昌,向他推薦了小弟弟費玉清,沒想到,費玉清唱了沒幾句,劉家昌就讓小哥出了錄音室。費貞綾十分失望,央求劉家昌再給個機會。其實,劉家昌當時就看好了這個年輕人,在他的首肯下,海山唱片公司第二天就簽約了費玉清,費玉清也投桃報李,他的歌曾讓瀕臨倒閉的海山起死回生。沒想到啊沒想到,過了沒幾天,費貞綾又帶來個年輕人,弱弱地說:“我還有個弟弟…..”其時劉家昌紅遍臺灣、工作繁忙,當場就被費貞綾惹毛了,不難煩地說:“去去去,怎麼都是你家的事!”這個年輕人就是她的大弟弟張菲。多年後,劉家昌上張菲的綜藝節目,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還言猶在耳地記得當年張菲橫橫地抱怨:“怎麼連個機會都不給?”劉家昌在節目裡調侃道:“你應該感謝我,如果沒有我當年的決然回絕,怎麼會有你今天的成就?你唱歌唱得過費玉清嗎?”其實,張菲的西洋情歌還是哼得不錯的,劉家昌後來也在節目中公開讚譽過,其成熟男人的深沉嗓音足顯了張菲的張力。

    後來,費貞綾出家了,在三十九歲那年。不知經歷了多少情感的波折、人生的歷練,費貞綾在三十三歲的熟女年紀萌生了出家的念頭,掙扎了六年之後,同樣還是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選擇出家,並變賣了自己在演藝界打拼多年所得的萬貫家財。三十九歲,與他同年的張菲(不是雙胞胎,一個在年頭,一個在年尾,可見張爸爸、張媽媽當年感情甚好)和比他小四歲的費玉清在臺灣正紅得發紫,而她卻毅然決然地出了家,成了恆述法師。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在年輕時曾說過這樣的玩笑話:“女人四十歲時大抵就死了。”不知是否暗合了費貞綾當年的心境。

    張菲的出道並不順利,他的走紅晚於姐姐費貞綾和弟弟費玉清。臺灣閩南語天后張蕙有一次在某擋節目裡提起過,某天去費玉清家作客,看到費玉清與張蕙正聊得熱絡,當時也許還叫費正清的張菲就不無醋意地說道:“總有一天,我要紅過你們!”果不其然,他做到了。

    張菲的個性遠沒有他的外表那樣豪放。島內對他有“猶豫先生”之稱,就是指其不管是主持或是投資都很謹慎,不願先證實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在節目裡則截然相反,張菲很放得開,能說會道,拿捏妥當。他與很多女藝人傳過緋聞,是真是假,撲朔難分。還是在這檔《龍兄虎弟》的綜藝節目裡,費玉清和許多嘉賓都會拿他破碎的婚姻以及與多名女藝人有緋聞的“梗”說事,對張菲竭盡調笑,而菲哥也毫不手軟,反擊以費玉清的不婚。這樣拿自家兄弟的痛點說事,博觀眾一笑,也只有他們兩兄弟做得出來了。當張菲笑著唱出 “張媽媽不要逼費玉清結婚了”的橋段時,場上場下笑成一片。還有“志明和春嬌”、“ 志明與志偉”的人設也為節目增添了不少笑料。節目中他倆倒是很少提起他們的姐姐費貞綾,也許是不忍姐姐出家,仍希冀家姐還俗;也許是恆述法師真的斬斷塵緣了。

    張菲在港臺演藝界的人緣也遠遠不如弟弟費玉清,據傳,許多大咖都與他懟過,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但他在主持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黃金拍檔》、《歡樂一百點》、《龍兄虎弟》、《龍虎綜藝王》等節目在港臺有口皆碑,“綜藝大哥”的名號還真不是蓋的。無論是早期藝人高凌風、趙傳、鳳飛飛、蔡琴、葉愛玲,還是現在仍活躍在演藝界的劉德華、梁朝偉、周華健、王菲、大小S等等,哪一個沒有在菲哥主持的節目裡為他的主持風格傾倒過?就連馬英九、陳水扁這樣的政界人物都上過他的節目,在《龍兄虎弟》這檔節目裡他還讓人扮演和模仿了阿扁的形象,當時還沒當政臺灣首腦的阿扁還樂顛顛地在節目裡哼起了每晚必為妻子唱的歌,大秀了一把他與吳淑珍的恩愛。

    費玉清的成就我這裡就不再多言了,因為我剛寫過《錯過小哥的最美芳華》。“妖姬、小丑、聖人”,這樣的一門三傑在華人演藝圈並不多見。早年東森電視的《臺灣啟示錄》曾專題報道過張家傳奇。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培育了這樣三個個性特異、成就非凡的臺灣娛樂圈三傑,他們仨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很搞笑,這大概與當年的社會環境和政治生態有關,能做的不能說,能說的不能做,於是,人人都是段子手。至於政治觀點,我猜張菲比較偏綠些,恆述法師和費玉清則應該超脫些。

    張爸爸、張媽媽都很高壽,分別活了96和85歲,大概與這三個活寶始終在膝前承歡有關吧。對兩位老人來說,唯一的遺憾就是這三個寶貝都沒有美滿的婚姻,這恐怕也是因他們仨都喜歡異國戀的緣故。費貞綾、費玉清年輕時都曾與日本的戀人談婚論嫁,結局卻是令人唏噓;張菲則娶了南韓妻子,最後也是勞燕鳳飛,於是有了後續的許多緋聞……

    恆述法師雖然出家,卻不絕紅塵,仍然時不時地出現在電視螢幕上。她早年上過《康熙來了》這檔談話性綜藝節目,迴應的是當年她身邊四位護法——人稱“佛界F4”的傳聞,其潑辣大膽和言語犀利絲毫不遜於當紅的小S。當小S質疑恆述法師身上的袈裟動輒十幾萬元是否與佛道修行相悖時,她反詰道:“為什麼出家就只能貧僧、貧道,我就要做富僧、富道”,她自稱修的是自在法門,聲言要打破傳統清規戒律,創立起新的修行方式,其率真任性真是無人能比。當被問起她手上碩大的藍寶石戒指時,恆述法師喜不顛地摸著戒指答道,她自有她的供養,最不濟她還有她的“鐵二角”(指張菲和費玉清)。我當時就笑噴了,哎呀,我的費大媽呀,兩點成一線,二角可不成形啊。據說有電視臺為了請她上節目曾給了她兩百萬元的置裝費,她上節目的袈裟可是請日本名家設計,華麗得很呢。

    說了半天,內容似乎與“兄弟鬩牆”無關。實際上真的是有感於現今的世道人心: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夫妻失和……各類撕逼事件不時充斥在媒體上,讓中國人情何以堪?凡此種種人間怪象均與當今失衡的社會價值有關。有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鬼才”劉家昌,這三方面好像都沾上了,尤其是他與臺灣才子兼狂人李敖的一段兄弟冤家友誼之情,相愛相殺了幾十年,臨老了還在電視節目裡大開殺戒,兩個人當場你來我往,脣槍舌劍,不論其中是非對錯,他們的言語交鋒和思想碰撞實在是令人叫絕,觀賞性極佳,足顯了兩大才子的學問和功力。

    有關人心世道就說到這裡了,再說下去恐怕就要挨磚了。

  • 4 # 圓圓學歷史

    兄弟鬩牆,是指兄弟之間的糾紛,也比喻內部鬥爭。出自《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在古代歷史上兄弟鬩牆的故事簡直是多不勝數,這裡圓圓給您說說幾個比較有名的“兄弟鬩牆”的故事。

    一、煮豆燃萁

    煮豆燃萁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出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一首《七步詩》。意思是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豆秸和豆子就好比同根兄弟,後來用"煮豆燃萁"來比喻兄弟之間互相殘殺。

    曹植是曹操的三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所以就想害死他。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後,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終沒加害曹植。

    二、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 5 # 成語那點兒事

    “兄弟閻牆” 這個典故出自《詩經·小雅》,裡面有這樣一句“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意思是說,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 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兄弟鬩牆”的故事呢?我給大家分享三個歷史事件:

    首先想到的是,李世民的“宣武門之變”,殺死兄弟、逼迫父親退位。

    當時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是比較穩固的。但是個人感覺因為李淵是開國皇帝,所以兒子們在建國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各有自己的勢力。所以不會完全接受靠出生順序決定的繼承製度,因此才會發生比較殘酷的奪嫡鬥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美國大選日當天特朗普病死,他的對手是不是就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