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sMillion

    睹物思情,以物傳情,感受晏殊的《無題》這首愛情詩。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菸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此詩為何無題,我想作者故隱其題、寄託其意。歸咎於情感,幽怨,感傷之情難以言表。是一首含蓄的愛情詩。首聯,一開始就出現兩個特寫鏡頭;即物象,“油壁香車”與“峽雲”,油壁香車;指古代女子所乘坐的裝飾精美的輕便小車。也指代女子。由精美小車可以想見車中之人的雍容妍麗。然而這樣一位美人卻如巫山之雲來影無蹤,難以重逢,怎不令詩人悵惘,更添幾分惋惜之情。頷聯。“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寫的是一個華麗精緻的庭院。“溶溶月”“淡淡風”是使人著力渲染的自然景色,這兩句互文見義,這是詩人觸景生情。面對春宵花月,情思悠悠,過去一段幽情再現。;詩人以神取景,神於像外,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頸聯。“傷酒”兩字,可以見多少日子以來,詩人只憑杯酒解悶,由於飲得過量,使得自己心力憔悴,心境越發淒涼。詩人頹唐,沮喪的形象可見,目前又是寒食禁菸之際,詩人的生活更顯幾分蕭索。尾聯。由設問自答作結。詩人似乎從悱惻的感傷之中掙脫出來,尋求寄書的途徑,去尋覓失去的愛情。“知何處”一句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迷惘。“處處同”則無置可疑,只有絕望之情,這三字弦外有音,尋繹其意,乃人事阻隔,才處處有愛,無路可通。這首詩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詩中的物象卻滲透了詩人的主觀情緒,蘊藉傳神。以物傳情。作者雖愁思而不失理智,感傷而不失氣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三角梅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