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11747207938

    譯文: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執行的自然規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感知自己不足就越多。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瞭“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七章——春秋·老子老子認為,對事物的認識不應到客觀世界中去求,認識不是從實踐中來的。這就是說,你越是深入到客觀實際中去,你得到的認識就越少,相反,足不出戶,眼不看窗外,天下萬事萬物和其總的規律就都能被認識得請清楚楚。所以老子認為,“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聖人是不用實踐就有知識,不用觀察就可作出判斷,不用實地去幹就可取得成果的。老子這種認識論是指在宏觀上把握事物內在規律,既不以意志為轉移的“道”。當知“道”以後自然不必行而後知。這是一種極為高深的思想,自然是聖人才能做到。《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首歌名男女合唱的國語老歌,歌詞帶有:我的夢不再徘徊:不管是現在,還是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