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情商
-
2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刑部發生了一起大案,死刑犯任季安竟然買通了刑部官員,找人頂替自己去殺頭。康熙得知此事後,不僅親赴法場揭開騙局,並下令指派一位皇子徹查。
之前,四阿哥胤禛剛剛接手過黃河籌款賑災和追比戶部欠款兩個差事,雖說差事辦得不是很完美,但在康熙心中已經初步樹立了自己的“孤臣”形象。於是,四阿哥胤禛有意接下審理刑部冤案的差事,給康熙留下一個為國為君、鐵面無私的形象。
所以,他回到府上,便想請鄔思道替自己拿個主意,問問這差事究竟應該怎麼辦。
結果鄔思道正色道:“這差事,不能接。”
胤禛很疑惑,為什麼前次追比戶部欠款,鄔思道指出,要為康熙分憂,一定要接。而此番審理刑部冤案,鄔思道又不讓他接了呢?
鄔思道遂娓娓道來。
他認為,刑部出了那麼大的冤案,而此前刑部一直是由太子胤礽主管,所以此案一旦追查到底,太子難辭其咎,到時必然被廢。胤礽當了四十多年太子,君臣之分早定,胤禛一旦牽入其中,導致太子被廢,就會不容於朝廷,不容於天下,進而不容於康熙。
但是,胤禛這次卻沒有言聽計從,第二天面聖時,胤禛還是挺身而出,對康熙說,願意接下審理刑部冤案的差事。
聽聞胤禛接下了差事,鄔思道氣憤不已,埋怨胤禛言不聽,計不從,便要收拾行李離開。但他並不知道,胤禛還留了後手。
胤禛傳話給鄔思道,讓他等兩日再走不遲。當晚,胤禛果然一通折騰,把自己折騰出了傷寒病,從而推掉了差事,還不至於得罪康熙。
而這件差事落在了八阿哥胤禩的頭上,最後果然正如鄔思道所言,胤禩通過審理刑部冤案達到了打擊太子胤礽的目的,但從此也在康熙心中留下了“其心可誅”的印象,徹底失去了奪嫡的可能。
-
3 # 華哥雜談
但是找誰來查案呢,康熙心中的人選是四阿哥。此前,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奉旨下江南賑災,辦事有智有勇、公正不阿,深受康熙讚許,配他繼續查處刑部大案最合適不過了。
四阿哥此事內心志滿意得,賑災事情確實辦的漂亮,他也想趁熱打鐵,再辦幾件漂亮事,一來為了大清國,二來取悅康熙帝。
但身邊的鄔先生不樂意了,他清楚地看出,刑部能爆發如此大案,死刑犯居然能過關斬將逃脫,沒有最高層配合是不可能辦到的,而分管刑部的正是太子。那麼,刑部大案破案之日,就是太子被廢之時。
洞悉人性的鄔先生斷定,康熙對於是否廢太子心裡沒數,如果刑部大案徹底查清,康熙也許不得不廢黜太子,但內心還要怪罪辦案的人,如果讓康熙起了疑心,對於四阿哥未來極為不利。所以,無論如何不能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本要接手的四阿哥聽完鄔先生分析,立即明白了利害關係,同時也做出一個決定,口頭接下案件,再想其它辦法推辭。
這一招居然瞞過了算無遺策的鄔先生,他憤怒地對四阿哥說“言不聽,計不從,要我何用”!
當晚,四阿哥命人用冷水和炭火來個“冰火兩重天”,硬是把自已弄成高燒,讓後讓太醫院的醫生前來“驗證”。
古人發高燒風險是很大的,四阿哥不惜用生命來冒險,這一招腹黑之計讓鄔先生放心了,為自已的政治理想終於找到正確的物件而高興。當然,他也就此看出四阿哥的手段狠毒,也為事成之後離開埋下伏筆。
-
4 # 小石聊影視
《雍正王朝》鄔先生在四爺繼承皇位前,唯一次要收拾行李,要離開四爺就是關於刑部案子的意見分歧。我們來看其中前因後果。
四爺歷來給自己建立的人設是用心辦差,孝敬父親康熙,對兄弟仁愛,為了江山社稷辦差不怕得罪人的“孤臣”。
因此大家都不想接的燙手差事,追繳國庫欠款的事情。四爺確實不怕得罪人,讓李衛及田文鏡幫著自己鐵腕追賬,抄家逼死不少老臣。導致朝廷震盪,康熙不得不親自出面,用自己的銀子替重臣還欠款,才平息了風波。四爺也因差使辦砸,受重罰。這是前情。刑部又出了大案,鄔先生堅決勸諫四爺不要去接刑部的案子。
刑部的案子涉及面甚廣,有八爺的人犯案,背後最大的後臺是太子。如果刑部的案子徹查到底,將會朝野動盪。案子查清也就是太子被廢的時候。
四爺為了表示替康熙分憂,對康熙說自己願意接刑部的案子。鄔先生,一氣之下,收拾行李要離開。言不聽,計不從,留下何用!
四爺聽說鄔先生要走,急忙勸阻鄔思道。說請先生再留一晚,明天你要走,絕不攔著。結果當晚四爺對自己下了狠手,先是汗蒸全身出大汗,然後再坐到冷水浴缸裡。這樣大病一場,刑部的差事因病接不了。康熙也沒話說,鄔先生也就自然留下來了。
-
5 # 少龍210012
總結一下:胤禛其實是採取了鄔思道的建議的,耍了個小聰明——接而不接,人家畢竟是皇子啊,臉還是要的;縱觀《雍正王朝》這部劇,鄔思道出主意太直白了,他雖然像神仙一樣未卜先知,但是給雍正出謀劃策都是直來直去,直抒胸臆、平輩論交,還耍個小性子——不聽我的我就走,不考慮胤禛的心意,這也正是胤禛在刑部案件上不明確表態採取他的建議的原因!
-
6 # 松鼠快訊
最主要是因為康熙那個時候還沒真的想廢掉太子,但是冤獄的事已經公開,又不得不查,所以這件事是個兩難的事。不管怎麼辦都會辦不好。康熙本心還是願意讓雍正來辦這件事,因為相對老八還顧及一些兄弟情義(當然也是從自己利益出發,不得不顧及)最終結果應該會比老八急功近利的效果好。
所以最終老八不擇手段把太子的事情查清楚了,但是康熙並沒有想廢掉太子,給老八郡王,誇讚他寬心仁厚,實際是是讓老八別再揪著這事了。
最後這件事看似老八處理的挺好,感覺小算盤算的挺精,實則在康熙心裡是降分的,讓康熙看到老八虛偽的外表,心裡毫無兄弟情義,這是康熙最不願意看到的!
-
7 # 天晴愛睡覺
因為刑部是個馬蜂窩,誰去捅都得被蟄得滿頭包!
古代講求連坐,主子犯罪跟著一塊的人也得遭殃!
刑部都是太子的人,皇帝要查刑部其實就是要廢太子,太子名位定了幾十年了,深入民心,誰捅了這個馬蜂窩,就是民心喪盡,而且給康熙留下兄弟相殘的印象!
以後就跟太子之位無緣了,如果康熙想起太子了,這個捅馬蜂窩的人就糟了殃了。
回覆列表
在整部劇裡,鄔思道在太子未被廢之前,一直力求讓老四避開太子這個坑,某件事凡是會威脅到太子地位的,更不會讓他去參與,相反讓老四在康熙面前做出極力維護太子的樣子,老八他們正是不懂得這一點,所以輸給了老四,拋開政治上的原因不說,康熙對胤礽的感情是對其他皇子無法比擬的,再厲害的政治家也無法逾越親情這個人性,從兩次廢立太子就可以看出,康熙對這個兒子是恨鐵不成鋼,但感情是至深的,因此不管是哪個皇子差事辦的再好,但暗中陷害太子或者間接導致太子被廢,再康熙心裡大打折扣,而康熙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君主,所以鄔思道自始至終都不讓老四去碰這個雷。
還有一點,康熙當時要徹查此案,誰都很清楚這背後涉及到太子,康熙說的是“無奈查到誰,都要嚴辦”,但聖意難測,皇帝在氣頭上的話能信麼,但是真接了康熙有言在先查到誰都要一律嚴辦,不徹查到底也不行。這就是一個左右為難,尺度特別不好掌控的差事,偏偏老八會錯了意,以為康熙已經不滿太子,玩了命的往底查,觸犯了康熙的底線,最後換來康熙一句:“其心可誅”,也永遠失去了聖眷。
二月河小說裡,老八養了一大批門人,老四隻養了一個鄔思道。老四每每總是對老十三說:“人家以量取勝,我是以精取勝。”,老八和老四真的差著一個鄔思道,就差出了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