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市網信辦、市公安局針對脈脈匿名版塊存在使用者匿名釋出謠言侮辱誹謗他人,侵犯他人名譽、隱私等合法權益的問題,依法聯合約談脈脈相關負責人,責令其限期關閉匿名釋出資訊功能,加強使用者管理,全面整改。
回覆列表
-
1 # 律師獨角獸
-
2 # 拾書小記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在脈脈匿名區裡,職場裡在無秘密!
脈脈是連結公司與員工的一個平臺,相比其他平臺有更強的互動屬性,已然成為一個職場社交平臺,員工平常被壓抑的表達慾望,終於有了一個合適的視窗!
從國內的各個行業來看,保守與激進共存,整體觀念或者說上層觀念是處於保守狀態的,加上許多吐槽也涉及某些企業,自然會形成一些阻力。
但是職場員工們的表達慾望是無休止的,吐槽、八卦是家常便飯,而在匿名狀態下,無疑激起了發洩慾望,這也是脈脈職場真相成為平臺招牌的原因,因為人性就是這樣。
對於關閉這個社群,我想更關鍵的還是思想觀念問題,沒有對錯!至於說會觸犯到什麼法律,就沒不能以偏概全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平臺有責任但也不能說錯。
拾書君並非法律界人士,但很多社會現象也反應了一些問題,保留法律追究已經成為一種口頭禪:比如說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范冰冰工作室馬上回應“法律追究”!
諸如此類的口水戰不勝列舉,基本上在社交平臺上吐槽、曝光、指責別人,不管是不是真實,對方都會迴應一下,拿法律說事。內容大體形成了一個範本:說是假的,然後繼續的話我法律追究。但事實上呢,人家能公開指責,恐怕未必空血來風吧!
脈脈又何嘗不是呢?
脈脈匿名專區會當然可能存在誹謗、洩密的事情,但真正即使匿名,透過平臺技術未必查不出,只是一刀切是最方便的處理方法。
我是支援關停匿名區的,網際網路上也不是法外之地,必須依法監管。(不喜勿噴,多謝)
首先,題目中也說了,匿名區裡總會有散佈謠言、侵犯他人名譽的事情。近幾年,匿名在網上違法的事情也非常多。所以為了淨化網路環境,我是支援關停匿名區的。可能長期的法律教育讓我覺得規則非常重要,網路也必須接受監管。
其次也許有人認為匿名評價是個人言論自由。可惜只有在規則以內才有自由。網警也不是吃素的,即使匿名,真違了法,一樣跑不掉。
其三至於網上匿名的法律風險。網上絕對不是法外之地,不注意自己的言論一樣可能涉嫌擾亂社會秩序或者侮辱誹謗。另外,放任他們匿名,網路經營者也會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