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中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戰略性工程,工程規劃東、中、西線幹線,透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絡,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佈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
東線一期工程從長江干流三江營取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調水到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補充山東、江蘇等輸水沿線地區的城市生活、工業和環境用水,兼顧農業、航運和其他用水。
東線一期工程調水主幹線全長1467千米,抽水揚程65米,受水區幹線分水口門淨增供水量36.01億立方米,其中江蘇省19.25億立方米,山東省13.53億立方米,安徽省3.23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中線一期工程輸水乾線全長1432千米(其中天津輸水乾線156千米),多年平均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向華北平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四省(直轄市)、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縣級市)提供生活、工業用水,兼顧農業用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中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戰略性工程,工程規劃東、中、西線幹線,透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絡,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佈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
東線一期工程從長江干流三江營取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調水到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補充山東、江蘇等輸水沿線地區的城市生活、工業和環境用水,兼顧農業、航運和其他用水。
東線一期工程調水主幹線全長1467千米,抽水揚程65米,受水區幹線分水口門淨增供水量36.01億立方米,其中江蘇省19.25億立方米,山東省13.53億立方米,安徽省3.23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中線一期工程輸水乾線全長1432千米(其中天津輸水乾線156千米),多年平均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向華北平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四省(直轄市)、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縣級市)提供生活、工業用水,兼顧農業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