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85140079547

    意思是,仁義就是願天下各物安樂,兼愛大眾,對人沒有私心. 語出《莊子•外篇•天道》,孔子見老子討論仁義時說的話. 當時孔子見老子,說十二經核心就是講仁義的,仁義是人之本性.老子問他那仁義是什麼呢,孔子就回答了上面那句話. 老子的回答是:說兼愛,太迂腐了啊.說對人沒有私心,正是有私心的表現啊.推行這樣的仁義,難道是想讓天下萬物都丟掉它們執行的規則嗎?天地依循大道(也就是自然的固有規律)恆久存在,日月依循大道帶來光明,星辰依循大道運轉,禽獸依循大道結群生存,樹木依循大道挺立大地.為人修身求知,就要放下德行等外在束縛,依循大道而行,就會達到最高境界.嘰嘰歪歪拘泥於什麼仁義,就象把鼓敲得震天響去找丟失的小孩,大事喧譁,表面搞得很熱鬧,但對實際的修行沒有什麼好處啊.唉,真是誤導人啊! 老子認為,人性自然.離開了自然之道和素樸德性,專講仁義有害無益,以仁義為性實是對人性的扭曲和傷害.所以他會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還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原文】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翻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孔子曰:“要在仁義.”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和春天,家養的多肉適合放在家裡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