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十方龍王

    如果沒有開悟,領會心學本來,無法用。學習曾國藩吧,按照曾國藩家書的要求去做。早點起,別睡懶覺,也別熬夜,最多不過十二點。每天堅持讀書,再忙也要讀幾頁為好。一本書讀不完,絕不看下一本。每日反省吾身,不斷總結。

  • 2 # 文學大小姐

    其實,生活中你的所作所為,很多事王陽明的心學都存在其中。

    首先我講一下“心即理”說

    也許我們都知道,心即理是不需要求助於外在的理由,它其實是一種孝忠信仁的理論實際,是人在道德實踐中將自己的心之理賦予行為和事物的。這種“心學”小女子認為其實是基本的人之本能,我們無形之中就在運用了。

    “心之外物”,首先要理解,王陽明指出的“物”不是指物質結構,而且指“吾心”相關聯的“事”。在王陽明看來,與你“心”無關的“在”因無法“明白起來”一樣沒有價值和意義你懂不?這如何應用於生活中,就是看你自身對待外界事物的客觀內心了,追求一種現實性,看它是否獨立於“吾心”,對於生活中存在的這類問題,而發生的有著緊密聯絡,我們不要去考慮它的特殊規定,遵從“吾心”。比如,人與人之間你兩個關係非常好非常好,但是你倆不能一塊工作或者牽扯利益,因為他的嫉妒心超級強,但是你又不想破壞你倆的感情,所以,“心外之物”他就是那個心外,而你,遵從“吾心”就好。“知行合一”,小女子以前年輕的時候沒有接觸過王守仁的思想,一直以為這個思想是孔子的,當初還和別人吵了很久,後來徹底認輸了。“知行合一”其實並不是我們表面的理解,以為學習和實踐二者結合而已。在王陽明心裡,這是一種在於人自身本身作為“知行本體”的一種良知。王從道德出發討論了知行,在他看來,知必行,試知必能行,也就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說,在道德實踐中知的工夫和行的工夫相即不離,是合一的。

    另外還有“至良說”,其實,他的思想大多是如此。小女子認為還是儒家思想的影響,牽扯了太多的道德思想等。至學相當於“行”,至良知相當於“行良知”

  • 3 # 王陽明致良知學舍

    致良知學舍,聆聽“真三不朽”聖賢王陽明的心學智慧,汲取心靈的滋養。剖析生活中的事例,致良知,傳遞心學正能量!

    敬請閱讀本學舍的文章,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老婆對家人不待見,你的感受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