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2010年7月播出,由皓威、杜玉明執導,文章,陶飛霏領銜主演。個人感覺是不輸於《亮劍》的經典抗戰題材電視劇。
劇中主要講的是,在第一次淞滬會戰之後,作為富家子弟的周衛國,和同學一起去前線慰問戰士,而在目睹了戰爭的慘烈之後,產生了投筆從戎的念頭,隨後參加黃埔軍校,又被派去德國學習特種作戰,而後回國參加戰鬥。
周衛國在目睹了戰友相繼犧牲,未婚妻也被逼自殺之後,逃過南京大屠殺,北上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根據地,他親手訓練出了中國第一支特種作戰部隊,而同時在德國學習的日本人竹下俊,也組建了特種部隊,與周衛國抗衡。
其實,說起來看這部電視劇的收穫,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能看到華人的血性,和永遠不服輸的精神。
劇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德國學習過程中,周衛國第一次與竹下俊見面,卻表現出了十足的反感,因為他並沒有忘記日本人在中國大地上的燒殺搶掠。後來一起聯手抗衡德國教官,兩個人關係越來越好,最後臨近畢業時,周衛國最後一次和竹下俊比拼劍道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在中國,古人有割袍斷義,我們今天就劃地絕交。你記住,只要你帶著武器來到中國,你就是侵略者,我們就是敵人。今日一別,此後如戰場相遇,我周衛國定當竭盡全力,絕不手軟。但如此後你不以軍人的身份踏上中國的土地,不傷害一個華人,那麼在我們把所有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之後,你還是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來探望我,我們還可以是好朋友。
而竹下俊,最終還是作為軍人,參加了戰鬥,直至最後,兩股特種兵相遇,竹下俊輸了,在戰壕裡勸說部下投降,自己脫去裝備,拎著兩把劍去見周衛國,比拼時為了表示公平和懺悔,揮劍砍下自己的手臂,最後請求周衛國結束自己的生命。
再者就是周衛國身受重傷,到了必須截肢的地步,而在那個環境下,根本沒有足夠的藥物和醫療手段,而周衛國則選擇了最狠的一步,直接讓人用斧子剁。周圍人都不忍心下手,最後還是朱子明狠下心來,一斧子直接幫周衛國截肢。而到後來親人兄弟看到周衛國空蕩蕩的袖管時,更是讓人淚目
有人吐槽說《雪豹》演的太過,不符合當時情況,個人覺得這比那些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的抗日神劇好太多了,至少,他讓我們看到了作為的華人的傲骨、血性。也看到了戰火中的兄弟義氣和惺惺相惜。而最後周衛國聽說陳怡活著回來時,那種驚喜的表情,也讓人相信,經歷過生死的感情,是多麼令人感動!
《雪豹》2010年7月播出,由皓威、杜玉明執導,文章,陶飛霏領銜主演。個人感覺是不輸於《亮劍》的經典抗戰題材電視劇。
劇中主要講的是,在第一次淞滬會戰之後,作為富家子弟的周衛國,和同學一起去前線慰問戰士,而在目睹了戰爭的慘烈之後,產生了投筆從戎的念頭,隨後參加黃埔軍校,又被派去德國學習特種作戰,而後回國參加戰鬥。
周衛國在目睹了戰友相繼犧牲,未婚妻也被逼自殺之後,逃過南京大屠殺,北上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根據地,他親手訓練出了中國第一支特種作戰部隊,而同時在德國學習的日本人竹下俊,也組建了特種部隊,與周衛國抗衡。
其實,說起來看這部電視劇的收穫,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能看到華人的血性,和永遠不服輸的精神。
劇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德國學習過程中,周衛國第一次與竹下俊見面,卻表現出了十足的反感,因為他並沒有忘記日本人在中國大地上的燒殺搶掠。後來一起聯手抗衡德國教官,兩個人關係越來越好,最後臨近畢業時,周衛國最後一次和竹下俊比拼劍道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在中國,古人有割袍斷義,我們今天就劃地絕交。你記住,只要你帶著武器來到中國,你就是侵略者,我們就是敵人。今日一別,此後如戰場相遇,我周衛國定當竭盡全力,絕不手軟。但如此後你不以軍人的身份踏上中國的土地,不傷害一個華人,那麼在我們把所有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之後,你還是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來探望我,我們還可以是好朋友。
而竹下俊,最終還是作為軍人,參加了戰鬥,直至最後,兩股特種兵相遇,竹下俊輸了,在戰壕裡勸說部下投降,自己脫去裝備,拎著兩把劍去見周衛國,比拼時為了表示公平和懺悔,揮劍砍下自己的手臂,最後請求周衛國結束自己的生命。
再者就是周衛國身受重傷,到了必須截肢的地步,而在那個環境下,根本沒有足夠的藥物和醫療手段,而周衛國則選擇了最狠的一步,直接讓人用斧子剁。周圍人都不忍心下手,最後還是朱子明狠下心來,一斧子直接幫周衛國截肢。而到後來親人兄弟看到周衛國空蕩蕩的袖管時,更是讓人淚目
有人吐槽說《雪豹》演的太過,不符合當時情況,個人覺得這比那些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的抗日神劇好太多了,至少,他讓我們看到了作為的華人的傲骨、血性。也看到了戰火中的兄弟義氣和惺惺相惜。而最後周衛國聽說陳怡活著回來時,那種驚喜的表情,也讓人相信,經歷過生死的感情,是多麼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