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美食理想

    麵塑的起源與發展(內容提供:四川旅遊學院烹飪學院馮明會老師)

    麵塑是中國所特有的一種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的民間藝術。他又名“麵人”“江米人”,在山西民間又稱之為“花饃”“面羊”等。由於它取材容易、製作簡單、反映生活而倍受人們的青睞,所以麵塑自兩千年的漢代起源以來就不斷的被人們繼承、發展、應用。以至舊時與當代中國的很多風俗都與麵塑有關。逢年過節、慶壽祝福、婚喪嫁娶以及其它的吉慶日子很多省市地區的農村都要用麵塑以示慶祝,其中山西、陝西、山東等風格、品種、規模尤為突出。

    早在漢代麵塑就出現在以麵食為主食的北方地區。當時勤勞、聰明的農村婦女們就用發酵好的麵糰製作各種各樣的宗教、神話中的人物和動物來慶祝當年的好日子又對未來寄寓美好的期望。現在如山東、山西等地還繼承著這種古老的風俗。

    三國時期得以很大的應用。宋代高承《事物紀原》一書中記載著諸葛亮征戰孟獲的時候有人來進諫說蠻人多邪術,須用人頭祭神,借用陰兵相助。諸葛亮則用麵包牛、羊肉等作成人頭的形狀以祭神。

    到了唐代,由於高超的技術手法制作出的麵塑,形象逼真,神態各異而被皇族大臣們得以青睞。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出土的唐代墓葬中,發現有用麵塑女傭頭和麵塑半身男傭。這可能是今天麵塑的最早形態了。

    明代時期,麵塑的歷史地位逐漸確立,像麵塑這樣的小手工製作業得以快速發展,一些身背工具箱,四處奔波的麵塑藝術家出現在鬧事當中,他們以次為生。他們之間的相互借鑑相互競爭使得麵塑在這一時期得以快速發展,欣賞性也顯著提高。

    清代民國時期,麵塑受到文人士大夫們青睞,他們的加入使麵塑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色彩,更具有藝術欣賞性。他們以次作為禮物送給新婚之人或慶祝生日等,如“舉案齊眉”“八仙慶壽”。

    文革時期的政治動盪也給麵塑的發展帶來了一點影響。因麵塑的物件多是才子佳人、帝王將相和佛道儒人物,故被列入“封、資、修”、“四舊”的範疇而被打入冷宮。但這只是麵塑發展路上的一小段彎路,它阻止不了麵塑藝術家們對面塑的追求和繼承。張保琳就是這麼一位在文革時期學習併成為了一位有名的藝術家。

  • 2 # 新卿年

    麵塑是一種民間藝術,只是從從餐飲行業衍生出的而已,它已經走出食用的範疇更側重於藝術表現,但至今餐飲行業的麵點類都在魔方和學習麵塑裡面的造型技巧,甚至有些地方風俗裡,每當城鄉嫁喪婚娶,捏花饃便會成為一種民俗活動。

    曹州麵人、霍州麵塑、忻州麵塑等都是很出名的,經過麵塑藝人長期摸索,現在的麵塑作品不黴、不裂、不變形、不褪色,因此為旅遊者喜愛,是饋贈親友的紀念佳品。外國旅遊者在參觀麵人製作時,都為藝人嫻熟的技藝、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交口讚譽,稱德志麵塑為“中國的雕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聲帶息肉手術後多久能說話?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