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記憶1949

    口內常覺甜味,飲白水也甜:系脾蘊溫熱,《內經》稱為(脾疸)並謂"治之以蘭"。蘭草即佩蘭;取其芳香清代,也可用瀉黃散加減,瀉黃散:藿香,山梔,石膏,防風,甘草。

  • 2 # 神仙姐姐王老師

    阿彌陀佛!網友好!

    老人口甜是內分泌紊亂,唸佛能調整,用心念佛,用口出佛聲,用耳聞佛聲!久而久之能除掉好多病!全憑心意用功夫!去掉雜心亂想!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聖號!

    阿彌陀佛王老師敬網友!

  • 3 # 奇門遁甲6324
    以中醫來看,口有甘甜感覺屬於脾胃範疇,因為甘味入脾,而味向外溢位,則表示脾胃中有熱,熱性外發,甘味發散,上衝咽喉或口中,則導致口中甘甜感。

    而熱有多種,一是 陽盛之熱、一是 陰虛之熱。

    陽盛 又可分為 熱盛 和 熱盛兼溼

    陰虛 也可分為 虛熱 和 虛熱嘉溼

    ……

    但就大體而言,簡單分為如下三種情況:

    1、脾胃積熱 導致的口中甘甜。 特點是 唇或舌生瘡、大便幹、口乾渴欲喝水、小便色黃、吃得雖多但哈是容易餓、舌紅、苔黃燥、脈數而有力……

    2、脾胃溼熱 導致的口中甘甜。 特點是 大便溏、口中有粘膩感、飲食減少、胃脘痞悶、胸悶、肢體睏倦、苔黃膩、脈滑數……

    3、脾胃氣陰兩虛 導致的口中甘甜。 特點是 大便不調、胃脘脹、腹脹、口乾想喝水但不多、身體乏力、疲倦、或飲食減少、或不思飲食、舌幹、苔少、脈細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安卓機賣一萬多你願意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