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跳舞

    人身上都有磁場,但人思考的時候,磁場會發生改變,形成一種生物電流透過磁場,而形成的東西,我就把它定位為“腦電波”,透過能量守恆,我們思考的約用力,形成的電波也就越強,於是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大量的腦力勞動會導致比體力勞動更大的飢餓感。生物電現象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各種生物均有電活動的表現,大如鯨魚,小到細菌,都有或強或弱的生物電。其實,英文細胞(cell)一詞也有電池的含義,無數的細胞就相當於一節節微型的小電池,是生物電的源泉。 人體也同樣廣泛地存在著生物電現象,因為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是由細胞組成的。對腦來說,腦細胞就是腦內一個個“微小的發電站”。 我們的腦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腦電波。腦電波的節律來源於丘腦,科學家曾將動物大腦皮層與丘腦的聯絡切斷,腦電波的節律消失,而丘腦的電節律活動仍然保持著。如果用8-13hz的電脈衝刺激丘腦,在大腦皮層可出現類似α節律的腦電波。因此,正常腦電波的維持需要大腦與丘腦都要完好無損大家都知道“電生磁,磁生電”的道理,也就是說,電場與磁場總是相伴而生的。既然人腦有生物電或電場的變化,那麼肯定有磁場的存在。果然,科學家cohen於1968年首次測到了腦磁場。由於人腦磁場比較微弱,加上地球磁場及其它磁場的干擾,必須有良好的磁遮蔽室和高靈敏度的測定儀才能測到。1971年,國外有人在磁遮蔽室內首次記錄到了腦磁圖。腦磁測量是一種無損傷的探測方法,可以確定不同的生理活動或心理狀態下腦內產生興奮性部位,無疑是檢測腦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腦電波或腦電圖是一種比較敏感的客觀指標,不僅可以用於腦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的臨床實踐的應用,與人類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 2 # 使用者50927209339

    割掉是沒辦法的事情,凡事有一點點辦法都不會割掉。捨棄掉器官的一部分或者捨棄自己的命,我想大家都知道怎麼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加7 Pro耗資一億研發的螢幕,對比iPhone XS Max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