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59800814593

    李鴻章一生與外國簽訂了三十幾個條約,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1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李鴻章代表中國與日本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這是一個雙方平等互惠的條約,但李鴻章從簽約過程日本人的姿態中,看出日本“日後必為中國肘腋之患”

    2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臺,此事最後雖以簽訂《中日臺事條約》而暫時平息,但後來日本還是於光緒五年(1879年)乘隙吞併了琉球。

    3李鴻章還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與秘魯簽訂了《中秘通商條約》旨在保護華工

    4光緒二年(1876年)與英國簽訂了《中英煙臺條約》,源於“馬嘉理案”導致的中英間的嚴重交涉。條約也因增開了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個通商口岸,並允許英華人可以進入西藏,損害了中國主權。

    5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在越南境內初起。李鴻章在光緒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簽訂了《李福協定》,五月,隨著法軍進攻諒山,協議又被撕毀,直至清軍在廣西和臺灣戰場分別取得勝利後,李鴻章才最終與法國代表巴德諾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結束了戰爭。法國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中越邊境對法國開放等特權。因此,時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6光緒十年(1884年),北韓爆發“甲申事變”,對北韓時存覬覦之心的日本,乘機出兵。時候,李鴻章與日本專使簽署《天津條約》時,規定北韓若有重大事變,中日雙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為甲午戰爭爆發結下禍胎。

    7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鴻章受命,作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二十三日,馬關條約簽字。

    8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由“以夷制夷”轉向“結強援”。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鴻章在莫斯科簽訂了《中俄密約》,中俄結盟共同對付日本,並同意俄國修築西伯利亞鐵路經過中國的黑龍江、吉林直達海參崴。

    9 二十七年(1901年)與八國簽到了辛丑條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工欠薪五年了,怎樣才能討回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