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格視覺
-
2 # 亦非然
這兩個鏡頭都是EF-M的入門鏡頭,15-45是套頭,沒有啥特色,防抖對於這個焦段意義也不是很大。18-150有個大變焦的優勢,而且有長焦,防抖還有些用處。在入門級的鏡頭上防抖效果都一般。拍攝的時候。注意別直接按下快門,先半按個1秒左右,穩定效果會好一些。
在EF-M系統上,11-22mm ,22mm ,32mm是非常值得玩的,更推薦買單機配這幾個鏡頭。
-
3 # 任吉的雲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防抖有什麼作用。當拍照曝光時間長了,手持相機引起的晃動,引起成像的不清晰。實際上我們活人,手持相機都會有輕微移動的。問題是怎麼樣的手抖動才會在照片上不明顯?對全畫幅來說通常的概念就是,當快門速度的倒數相當於鏡頭焦距的時候,手的晃動對圖片的影響會難以查覺。比如50mm的鏡頭在手持拍攝的時候用1/50的速度拍攝,一般晃動對圖片影響就不易察覺。鏡頭在15的時候,用1/15的速度拍攝也可以。當然150鏡頭焦距的時候一般要1/150的速度,才能達到要求。所以長焦的鏡頭對速度要求越高。而鏡頭防抖的原理是鏡頭中有個陀螺儀,當你的手發生抖動的時候陀螺儀感知到了你的手在抖動,執行機構驅動一個補償鏡片,做相應的光軸矯正,使得鏡頭的成像發生位移。由此來抵消掉鏡頭晃動的影象的位移。形成這一個時間段內,成像相對穩定。這就是鏡頭防抖的原理。題目提到的2只鏡頭,防抖效果在3級左右。也就是對於15焦段,最低可以在1/5秒的速度拍攝。對於150焦段可以在1/50的速度拍攝。具體到這兩個鏡頭,那個防抖效果好,我沒有實際對比過。但是效果應該相近。只是15-45的焦距短,速度可以放的更低一些。所以這兩個鏡頭在防抖上區別不大。
都是2016年左右出廠,is防抖效果也就達到三級,基本一樣,15-45勝在焦段短,體積小,實用效果相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