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愚伯
-
2 # 歷史學苑一發展生產,關注民生。
由於秦始皇消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之後,開始廣修宮殿別苑,蒐羅奇珍異寶。他的驕奢淫逸,橫徵暴斂引起百姓的強烈不滿。僅僅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就徵用精壯勞力140多萬人。阿房宮有房屋萬千,美女無數,珍寶如瓦礫堆積如山。沉重的兵役徭役沉重,壓得人民無法喘息。我繼位之後,肯定不能像上任一樣。首先就要大量減輕農民的勞役賦稅,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獎勵生產。由於秦國的時候,常年的戰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飢寒交迫的狀態,這時再進行戰爭和加大勞役,最終肯定會導致民怨載道起義不斷。
二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一個偉大的帝王,無疑是一個寬仁之主。一個長久的王朝,無疑是君臣一心,善諫善言的王朝。我繼位之後,首先要排除趙高等奸佞之臣,讓政治清明。其次,廣開言路,善於聽取不同意見,採取不同謀略。這樣,王朝才會長治久安。
當然,歷史不會倒退,也不可能假設。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時代更迭,歷史發展的趨勢。
造反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之所以秦末各地接連造反,主要有兩個原因:
1、秦朝軍力不足,無法及時撲滅造反勢力
2、人民基本生存難以保障,即使不造反,也可能死在各種徭役上。
那麼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首先要加強內部管理,恢復軍隊的戰鬥力,任用良將,整軍備戰;再就是要先暫停各大型工程,比如驪山陵墓、阿房宮等都不是急需的,長城和秦直道對已經建成的部分,做好基本維護工作即可,在確保民生的情況下再來進行基礎建設,基礎建設也要優先民生工程、軍事設施,減少面子工程,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免除徭役的通告一下發,民眾知道自己能夠安居樂業了,誰去造反,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