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亦淸寒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人們嚮往怎樣的愛戀,又如何表達內心的深情?這不盡的悲歡離合,都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

    古往今來,愛情所帶給人們的,是不盡的惆悵。共牢而食,合巹而酳。這是古代夫婦新婚之夜最重要的儀式之一,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鎮雙元村戰國船棺墓出土的“合巹杯”就見證了這樣甜蜜而美好的時刻。據考證,墓主人是一位古蜀國貴族婦女,人骨測定身高160公分左右,面容美麗。透過這件“合巹杯”,我們不難勾勒出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在神秘而遙遠的古蜀國中,這位姿容綽約的女子不僅出身高貴、安逸順遂,而且擁有美滿的婚姻和愛情。因此,她才會在人生的盡頭,選擇將“合巹杯”帶往生命的彼岸,讓見證自己一生中最甜蜜幸福時刻的信物生生世世陪伴左右。 無論是纏綿繾綣,還是張揚熾烈,不同時代的文物和風格各異的表達背後,是真摯而赤誠的情意相通。跨過千年光陰,這些情意依舊讓今日的你我感動復加,“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在那遙遠無垠的銀河,在那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如此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古往今來,縱閱史書,寫盡愛情的美好、人生的悲愁與悽苦,我想無人能敵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了。在七夕當下,最能詮釋於此的便是這首:

    《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李清照的七夕詩詞,自然是寫給夫君趙明誠的,這個特殊的時節,天上人間,皆是濃愁。然而在南渡之後,李清照的詞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國破家亡和個人際遇,讓她的精神悲不自勝,一紙薄墨,寫不盡傷時念舊,懷鄉悼亡的淒涼。

    中國,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因七夕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在當代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讓我們不禁喟然長嘆,時光可老,唯愛永恆!

  • 2 # 京海太平

    一個古老的約定,

    一段永恆的愛情,

    一個你我的世界,

    不是因為特別才珍惜,

    而是因為珍惜才顯得持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腦梗患者,有什麼穴位按摩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