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斯帝凡斯

    姜維雖然有軍事才能,但憑他一己之力怎能挽救即將衰亡的西蜀。當時蜀華人民連年打仗早已怨聲載道,姜維的一意孤行,更是大大激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鄧艾能帶著部隊一路殺到蜀國都城,並不僅僅是蜀國官員的腐敗,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民心。所以就算劉禪把所有軍隊都調給姜維,那也無力迴天。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 2 # 小程看歷史

    結局還是一樣的,蜀國最終還是會被魏國所滅。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是綜合國力,魏國自始至終就佔據整個北方地區,沃土千里有著極其豐富的戰略資源,並且魏國一直以來都是人才濟濟,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要強過蜀國,這一點從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是這樣,這也是大家公認的,然而到了姜維時期蜀國的實力更是不如從前,人才凋零國力匱乏,僅憑姜維一己之力能支撐一時也支撐不了一世,所以蜀國滅亡只是早完的問題。其次在能力方面姜維還是很難掌控整個蜀國的大局,朝中像黃皓這樣的貪婪之輩甚多,支援他的人非常少。按說當時蜀國也沒有多少軍隊了,除了留守成都的少量的衛戍部隊外,其餘的軍隊基本上都歸姜維所統領,但即使這樣還是讓魏軍趁機鑽了空子。另外姜維在指揮上還是存在問題,因為他執政的時候將留守在漢中的主力部隊給調走了,漢中可是進攻川蜀的重要之地,然而姜維認為憑藉地勢的險要不需要太多的部隊在此,這和諸葛亮的理論是背道而馳的,所以說姜維在戰略上犯了嚴重的錯誤。所以說偏安一隅必不能長久,蜀不伐魏魏必伐蜀,這一點諸葛亮早有預言,可是蜀主劉禪昏庸無能,諸葛亮去世以後聽信奸臣的讒言,一心只圖於安樂。作為姜維諸葛亮的繼承者忠心毋庸置疑,只是大勢所趨等到姜維接替蜀國大任的時候,蜀國已經是一個衰敗態勢了,面對魏國的進攻,蜀國到處都是漏洞,姜維是顧得了東顧不了西,無論姜維如何怎麼努力,還是阻止不了滅亡的結劇。

  • 3 # 濱城老王

    戰場上打仗,離不開政治。朝中的政治形勢往往會左右戰局的進展。姜維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先有大臣蔣琬、費禕節制,不能放開手腳大幹。後有宦官黃皓當道,令他心存顧忌,如芒在背。雖然九次出兵,但都沒有能夠改變蜀弱魏強的格局。因為這種局面,不是單靠哪個人能夠改變的,蜀、魏兩國實力懸殊實在太大,又缺乏傑出的軍事政治人才,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這個仗真的沒有取勝的理由。諸葛亮在世時,人才濟濟,文臣武將,群星閃耀,結果也不過如此罷了。所以,即使劉禪把軍隊全交由姜維指揮,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對蜀國不利的局面,最好的結果就是不要做三國中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那就算是幸運了。姜維在投降後,當然是迫不得已的假投降,他有一個奇謀,如果成功或許會發生奇蹟,遠遠要勝過以前的所有努力。姜維在給後主劉禪的一封密信中含含糊糊地透露了這一資訊,他說:“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這句話話裡面,藏著姜維的一個驚天大秘密,他計劃利用鍾會對他的信任,建議鍾會殺掉這裡曹魏軍中的軍官,這一步如果成功,他再殺掉鍾會,然後坑殺入蜀的曹魏士卒,復興蜀國,輔佐劉禪復位。姜維對蜀漢的忠貞,可見一斑。計策雖好,可惜訊息被洩露出去,引起軍隊譁變,功虧一簣,結果鍾會、姜維都死於亂軍之中。姜維的死,標誌著蜀國大廈的最後一根頂樑柱折斷了。奇蹟沒有發生,復國成為了泡影。姜維之死,令人嘆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過年發紅包就是錢換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