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傲翔鷹999
-
2 # 艾立仕Elvis望遠鏡
望遠鏡牌子比較多,頂級牌子像施華人家價格擺在那裡,東西貴有貴的道理。想玩兒專業點的可以試試富士尼康啥的,平價的西光,熊貓,博冠還有價格區間跨度大的艾立仕啥的都可以,不過以上這些單看品牌影響力,產品要看具體光學方面的數值以及自身使用感。
倍率方面的話不是越大越好的,手持超12倍看東西……em抖成帕金森不是夢,比較常見的倍率是8倍居多,總之記住倍率越大,視野越小就是了。
-
3 # 望遠鏡達人
望遠鏡多大倍率合適?就我們民用的望遠鏡來說,8-10倍是最合適的倍率,可以說是望遠鏡的黃金倍率。別聽一些商家瞎忽悠,什麼幾十倍,幾百倍,我看到某寶上標註的300倍的雙筒,賣的居然還挺火。騙人的,不信你可以買回來試試看。
大多數人對望遠鏡都存在誤解,以為倍數越高越好,看的越遠越清晰。其實這是錯誤的。望遠鏡的倍數越高,視野越窄,畫面越不穩定,通俗說就是抖動,10倍以上的望遠鏡,不用三腳架的話,基本是無法使用的。而且,倍數越高,畫面越暗淡,看到的視場越小。打個比方,500米外的一棵大樹,如果用10倍的望遠鏡看,可以看到樹的全貌,如果換做100倍的鏡頭來看,就看不到整棵樹了,而是看到的樹上的某一片葉子,是區域性。
當然,如果你有觀月,探索深空的需求,那麼8倍鏡肯定就滿足不了了,還得上天文望遠鏡。幾百倍的,都可以觀察木星土星。
所以如果要說望遠鏡多大倍率合適?首先要分清基本需求和專業需求的區別,就好辦了。
至於什麼品牌好?推薦幾個吧。頂級品牌有德國蔡司,但是價格昂貴,工薪階層不建議。還有很多大牌,比如德寶,視得樂,尼康,星特朗。要講價效比高的話,推薦中國產精品博冠,中國望遠鏡第一品牌,唯一入選美國《skyandtelescope》雜誌的國內光學廠商。此外,中國產品牌天狼也不錯。
-
4 # 醉太平II
望遠鏡買什麼牌子好?買多大倍率好?
坦率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要看你準備花多少錢,你準備幹什麼。
以望遠鏡來說,有幾千幾萬,甚至更貴的的,也有幾百幾十的,市場上都有銷路。各有各的細分客戶群體。
一句話,買對的,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可以先確定你的用途和對效能要求,在這個基礎上,定個價格界限,在界限內進行比較選擇。
也可以反過來,比如~我就準備花個不超過500元,想去海邊看遠處的艦船,或者站在樓房的窗戶上,看遠處大街上的人流和商店牌匾,買什麼樣的好?
如果不在乎花錢多少,買名牌,專業廠家的,價格貴的就是好的。
如果夠用就行,那就根據你的預算價格範圍,優先挑選專業廠家,大牌子的。
比如望遠鏡,看遠處招牌上的大字,兩三百元的和兩三千元的都能看清,細微處的小字就不一定了,這光學質量的區別,除了清晰度(解析度),還有影像變形大小(畸變),色彩和亮度,等等。
還有設計、做工和用料,是玻璃鏡片還是樹脂鏡片,有什麼鍍膜,光路里面什麼保羅屋脊結構…,等等高深的技術規格和術語。
還有,品牌溢價,和品牌帶來的精神享受,對身份的標識。
要求不高的普通用途,或者隨便玩玩,想省錢的話,幾十元都可以,幾百元的鏡子夠用了。
現在市場上無良商家太多了,幾倍的望遠鏡敢誇口10多倍,10多倍的敢吹牛幾十倍。
還有,要警惕說自己望遠鏡能看多少萬米的說法,那是奸商忽悠人的欺騙。肉眼晚上都能看見月亮,那可是38萬公里。
望遠鏡的指標主要有放大倍率,清晰度,出瞳距和出瞳直徑等,玩一玩,最主要是看放大倍率。
告訴大家一個吃虧換來的知識:一般望遠鏡的倍數不會超過物鏡的直徑(毫米數),甚至是遠小於這個直徑數。
比如物鏡50mm,說16倍或30倍還差不多,要是說80,肯定是胡說八道。淘寶上看到一個24mm的小變倍鏡是7~30倍,想買來放到車上。到手一看遠處樓房的窗戶,靠,怎麼最大倍數和我16倍的雙筒鏡一樣大小?
旺旺問賣家,賣家說30倍要加上在手機上的放大影象才行。不帶這麼騙人的吧?還好有7天無理由。白搭了運費退貨。
惡補了一下望遠鏡知識,才發覺上面這個真理~人家光學行家早就知道。
望遠鏡的倍數,有個土辦法大概作判定。
比如8倍的望遠鏡。看遠處的窗戶。
一個眼睛直接看,一個眼睛透過望遠鏡看。望遠鏡裡窗戶的高度或者寬度,應該是裸眼看的8倍左右。
望遠鏡倍數小看的範圍大,倍數大的,看不了全域性,只能看特寫鏡頭。比如看球賽,看不了全場或幾個人的跑動,能看運動員的腦袋,他要跑得快,你連腦袋都追不上,追蹤目標比較困難。手持時,也會放大你的心跳和手持的抖動,很難看清楚。
所以幾十倍的天文鏡,大鏡筒旁邊往往會附加有一個低倍鏡來幫助尋找目標範圍。也會有個穩固的支架。
也所以,戲劇鏡一般是4~8倍,軍用的小雙筒鏡,也是8倍左右。
這種倍率情況普通人手持觀看都沒有問題。
10~16倍時,手持者就要雙手夾緊,拿著望遠鏡的小臂要緊貼前胸,手臂或後背等身體部位最好要靠牆或者是靠樹,望遠鏡也不要懸空拿著,目鏡抵在眼眶上,減少手臂抖動對觀察望遠鏡的影響。
沒有玩過相機長焦鏡頭或者不知道上面鏡身穩定常識的人,使用超過12倍的望遠鏡,可能就會抖得很難觀察。
最好是有個獨腳架。
倍數再高就要上三角架了。
我買過4倍,8倍,10倍,12倍,16倍和15~30倍變焦的,不看球賽也不看演唱會。主要是看看遠處的風景建築人物。
我喜歡高倍率,覺得起碼要12倍才好。
講了這麼多,最後歸結一句,普通消費者的要求,專業廠家的品牌望遠鏡效能都能滿足。有些不知廠家/非品牌的鏡子,也許就是玩具級別的,不能要求過高。
這裡就不推薦具體品牌,電商市場上搜索,各檔次系列都能找到。
關鍵是看自己準備花多少錢,喜歡體積大的還是袖珍的,倍率高的還是倍率低的。
我有較大的雙筒,但是攜帶不便。就買過10倍、幾十元能放在手心上的那種袖珍鏡,自駕遊放在車上,讓副駕駛提前看遠處的路牌指示,在沒有GPS導航的年代,看到了路口怎麼拐彎怎麼走,也不錯,後來被搭車的朋友拿走了。
從質量來說,光學儀器公司出的會比較好。
淘寶上的望遠鏡,要仔細比價,發現過同一款鏡子有賣七八十的,有賣三四百的。特別是那些戶外用品店,要小心它們的價格,如果他欺騙宣傳說他的鏡子能看1萬米,勸你把它否決掉,去看另外的商家。
玩過八九個望遠鏡,現在只保留下面圖上的這兩個鏡,雙筒是16倍的,大肚子單筒是10~30倍的。價格都是幾百元,也都是專業光學儀器廠的。
回覆列表
望遠鏡的最重要引數不是倍率,是物鏡口徑、鍍膜、材質。那些賣望遠鏡的一聽”這個多少倍,能看多遠”就知道外行來了,樂得把出廠價幾十塊的標著俄文或者”98式軍用”的假貨賣幾百。倍率只是物鏡與目鏡的配比引數,高了會導致成像昏暗及影象晃動不穩定,所以目前哪怕是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也就二百多倍。買望遠鏡先看材質,鏡片和稜鏡是不是優質光學玻璃,成像是不是銳利。再看口徑,越大集光能力越強,成像越亮,解析度越高。再看鍍膜,多層還是單層還是廣譜,紅色的不用看了,任何不用電池的所謂紅膜夜視望遠鏡都是最低檔的兒童玩具,50塊錢買都是被褪。然後看稜鏡型別,屋脊還是普羅、光軸是否重合……這麼說吧,買雙筒的8X30最常用,7X50算升級,10倍以上得配三腳架。買天文望遠鏡,折射的要100MM以上,反射的要150以上,具體看腰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