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人農家農產品
-
2 # 嘉媽育兒經
孩子做錯了事,有時候只進行簡單的說教,想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並深刻的記住教訓不可再犯,可能並不能行得通,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另闢蹊徑,採取另外的方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讓孩子直接面對後果其實不管多大的孩子,想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到自己錯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看到、明白這樣做的結果(後果)是什麼。透過直觀的感受來自己判定對錯。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總是不知道熱水的可怕,總想搗弄熱水,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熱水的威力,強制孩子感知疼痛,孩子自會記住教訓,不會再靠近熱水了。
透過書本、故事、影片等來引導觀看或聽講別人的事例或故事,可以正面的也可以負面的。讓孩子看到類似自己的行為會產生的後果並效仿改正。比如不講禮貌,可以給孩子編故事引導,也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小影片給孩子看,讓孩子看到講禮貌和無禮的寶寶的不同,再和孩子探討如何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安撫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情緒失控,這個時候一味的責備孩子並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試著先冷一冷孩子,或者安撫孩子情緒,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再說教,也是一種方法。
和孩子交鋒就是鬥智鬥勇的過程,軟硬兼施,有時可能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
3 # 星光豆璀璨
作為父母很希望孩子少走彎路,少受挫折,所以看到孩子犯錯誤了,就很著急,希望他能改正,並且以後不要再犯,每一個愛孩子的父母應該偶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不懂得如何去做,我們只是沿用了父母的做法,並且把這些方法再沿用的孩子身上,只是時代不一樣了,資訊的時代可能更多需要的是瞭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為何犯錯,也許他的動機和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方法用錯了而已,故要先肯定和表揚他可以表揚的,再去分析最後的結果和方式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指責是針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已經於事無補,並不能改變什麼,反而讓孩子反感,因為每個人都不希望受到指責,包括成人,而我們要面對的是未來,如何做好才是關鍵,所以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我想關係好了,說什麼都沒問題
回覆列表
孩子是逐步成長的,人生觀價值觀並不是一蹴而就。一味地責備,會讓孩子很迷惑,自卑,混亂。應該就事論事,舉例說明他認識的動畫人物,或者書上認識的名人,大家都犯過錯,勇於承認,改正,爭取下次不再範同樣的錯,就是很大的進步了。等孩子明白犯錯是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沒什麼可怕,他就能敢於認錯並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