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愫152

    李大釗:<<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

    胡適:<<文學改良芻儀>>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敬告青年>>

    魯迅:<<狂人日記>>;

  • 2 # 楊早講史

    倘若你是一名中學生,恰好這又是一道語文或歷史試題,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魯迅的《吶喊》。因為歷史教科書將新文化運動定性為一場“宣傳資產階級新文化,反對封建復古思想”的運動而《吶喊》在中學語文整本書教學中則被偏重解讀其中的反封建思想,二者對仗工整,應該可以拿滿分了。

    (說魯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英勇旗手。魯迅:我不承認)

    這不是文字遊戲,當我們嘗試將某一部作品判定為新文化運動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是在重新思考新文化運動是什麼,以及如何理解我們將要判定的這部作品。

    新文化運動當然遠非“宣傳資產階級新文化,反對封建復古思想”可以概括的,而《吶喊》更因它與新文化運動昂揚主潮不協調的律動以及冷眼審視的目光,呈現了新文化運動明朗色調中的一抹異色。又正是這一抹異色,讓我們在百年後仍然可以讀出這場運動中裹挾的各樣人物的各樣面目各樣心態。

    此話怎講?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講了一個極具魯迅風格的“鐵屋子”隱喻——與樂觀爽直,新青年範兒十足,甚至認為四十歲都該死的錢玄同不同,魯迅猶疑於面對絕望處境的人民究竟是否應給予希望。這個核心命題在《吶喊》這部小說中始終伴隨著一個個灰暗故事裡的敘事者。

    (趙延年木刻《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中“狂人”最終赴“候補道”的絕望故事,將這股死氣沉沉透過敘事學把戲隱藏在“救救孩子”的希望呼號之下?抑或“救救孩子”終歸只落得空洞無望的六個沉默的圓點省略號“……”?

    《藥》給了革命者以花環,然而究竟連親生母親也無法真正理解自己,更不要說與庸眾彼鄰而葬卻終歸涇渭分明,啟蒙希望的效用如此。

    新文化運動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哪一部?就是激起你重新審視這段歷史,重新體味彼時身處其間的人們的各樣不安、焦躁與抉擇的《吶喊》。

  • 3 # 歷史兔兔佛

    1917年胡適發表的提倡文學改良的論文。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號上發表。該文對新文學提出了八項要求: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究文法;不無病呻吟;務去爛調套話;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要求改革文學形勢,反對擬古主義和形勢主義的封建文學,對白話文運動的開展有廣泛的影響。

  • 4 # 百年一遇梅球王

    新文化運動第一旗手肯定是陳獨秀,其標誌就是創立的“新青年”,第二旗手很有爭議,但一般來說還是胡適。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真正實現了白話文革命。這是陳獨秀想做沒找到辦法,胡適完成的大事。很多年前鳳凰衛視專門有過新文化運動的專題片。也是這樣排名的。

  • 5 # 笑看東籬

    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是新文化運動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中國的文學革命從此開始!

    △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發表在他主編的1917年2月號《新青年》上。該論文表明瞭陳獨秀的文學革命立場,鮮明地提出了“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

    △《文學革命論》的核心,就是推翻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斷橋鋁窗戶裡外顏色不一樣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