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和老公性格都是比較文靜的,但孩子的性格卻是一點就爆,比較像他奶奶。

20
回覆列表
  • 1 # lily寶媽

    有很大關係

    人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先天大腦發育和後天環境影響。

    首先,先天發育上,父母無疑是百分之百的影響著孩子,雖然不可能讓孩子和父母中的一方一模一樣或者完全包括了父母的所有特徵,但是父母作為基因的來源,必定極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大腦如何發育!

    最後,後天環境上,孩子從出生到上小學,一般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父母作為孩子自身之外的環境因素,作為人在幼年最大的交流物件,更是在孩子早年對世界的認知中起到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孩子的性格也會在這一階段受到諸如父母的鼓勵,打罵,父母對其他人的態度這類事的影響。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先天的生理上還是從後天的心理上,父母都極大地影響著孩子,所以在性格方面自然影響著孩子。

    那麼同理,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父母的父母,當然也是會有影響。

    建議慢慢糾正,寶寶性格火爆也不能說全部是奶奶的責任,作為寶寶的父母,你們的責任也很大,引導為主,不要再把婆媳矛盾激化!

    最後祝闔家幸福!~

  • 2 # 茶香沁君

    當然有,一個人的成長,是沒有辦法脫離環境的,孩子的性格養成與周圍的成長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絡。蘇珊·福沃德《原生家庭》裡說:每個人生來都有三個自我:第一個,是父母基因決定的自我;第二個,是環境文化影響下的自我;第三個,是由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和自我價值定位的自我。

    孩子尚小,無法實現第三個自我,而第一個自我又沒有辦法選擇。因此父母和身邊的家人就是孩子成長中的環境文化。

    一、爺爺奶奶是一起生活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學習標杆,一言一行都關係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學會說話,學會走路,學會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都是一步一步學習得來的。從哪裡學習?當然就是以人為鏡。爺爺奶奶可能年紀大,退休了,但是年輕的爸爸媽媽肯定要上班,爺爺奶奶肯定參與到孩子成長生活中的時間更長。因此拋開遺傳因素,可能後天因素,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影響超過了父母。

    趙薇和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中的茜茜一樣。在爺爺奶奶家時,奶奶給換衣服的時候,奶奶給拿的衣服她不喜歡,非要奶奶拿粉色的,奶奶就毫不猶豫,聽話的給她拿粉色的裙子。去到別人家,欺負別人家小孩,起床還要爺爺給當馬車,爬在地上給騎。妥妥的慣出了一公主病。媽媽說什麼都不聽,在媽媽教育她的時候,大喊“媽媽我討厭你,我討厭媽媽”。寵孩子,愛孫子都沒錯,但是如果太過了,不僅害了孩子,還破壞了親子關係。

  • 3 # 可愛的嚶嚶醬

    轉自網路:

    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照顧,這看似一舉兩得,但是由於育兒觀念的不同,老人並不能擔任父母的角色,照顧孩子的時候經常會進入一些誤區,如果父母不重視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哪怕是一件小事,處理不當也會讓孩子成為“壞孩子”。

    小天今年剛滿三週歲,因為父母在外地打工,所以平日裡都是由爺爺奶奶帶。上週末奶奶帶小天去超市買零食,因為貪玩,小天就把貨架上玩具拆開玩,在被店主說了兩句後,小天將玩具摔在地上哭了起來,奶奶的做法讓店主無語,奶奶指著老闆說:“他還是個孩子,你計較什麼,不就是一個玩具嗎?孫子用力摔,奶奶賠”。看著抱一堆玩具離開的孩子,老闆深深嘆了一口氣。

    一般而言,跟著爺爺奶奶的孩子都會很自律,但只是被動自律。老年人年紀大睡眠問題會日益凸顯,基本上很早就會醒來,所以幼兒就會被爺爺奶奶很早叫醒,不管困不困,都會起床,否則就沒飯吃。像三歲以內的幼兒每天都需要至少10個小時的睡眠,這樣的話身體才會健康發育。

    並不是幼兒本身容易生病,而是受老人的影響。這主要分為兩個原因,老人年紀大了,面板會衰老,一些細菌蟎蟲就會藏在面板的褶皺裡,孩子常跟老人接觸就會受到感染;此外老人們太寵溺孩子了,不讓幼兒出去玩,擔心會感染一些流行病,而一旦孩子缺少了運動,身體免疫力就會降低。

    幼童時期是孩子發展的關鍵時期,那些長期跟父母分離的孩子,很容易變得性格暴躁,這是多方面引起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爺爺奶奶的溺愛。當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時,孩子通常就會發哭鬧耍脾氣,如果老人總是全力滿足,這樣的孩子會慢慢成為“熊孩子”,時間長了還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自立能力差和不孝順等。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4 # 沁冷墨

    父母離異後,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領著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組合的家庭裡,還有的則是跟著爺爺奶奶。父母離婚這件事的本身,並不是影響子女心理髮展的惟一因素,真正影響子女心理成長的重要因素,這使得離異家庭子女易形成以下的特殊的心理現象:

    一、自卑。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裡,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容易產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極悲觀的想法。

    二、孤僻。不和睦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對人際關係感到緊張,特別是在重組家庭裡的孩子,由於父親的粗心或與繼父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視,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

    三、怯懦。有的父母離異後,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對父母敬而遠之,變得膽小怕事,怯懦退縮。

    四、逆反。這類孩子有的由於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由於對父母的離婚行為不理解,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出逆反的心理現象。

    以上只是父母離異後,子女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孩子在心理髮展、性格成長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傾向分析。孩子處於單親的環境生活,家長要記住父母永遠是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的在一起的機會,要承擔起為人父母養育和教育的一切責任,但不要報有彌補的心態來面對孩子。家長而應該讓孩子仍處於一個與以往正常家庭一樣的生活,一定要讓孩子與父親和母親進行電話、見面等等方式的溝通,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父親或母親的不對之處,讓孩子覺得,父母雖然分開了,但家還在,爸爸媽媽還是永遠和從前一樣地愛著他。

  • 5 # 南孑

    多多少少都有影響的,孩子的模仿力是最強大的,孩子平時跟誰接觸多點,慢慢的就隨著接觸者影響到孩子的身上,只是不知道會影響多大而已。表妹讀幼兒園起就在我們家住,表妹喜歡我媽,所以都是我媽一人帶,而我媽是屬於那種斯文又愛講理的人,(實際是囉嗦又小氣)。時間久了我漸漸的在表妹身上看到我媽的影子,比如:“我喜歡夏天不穿鞋子在家裡走來走去的。表妹看見會後說:“表姐,你不要老是在家不穿鞋子好嗎?這樣容易感冒,對腳底不好,你怎麼不懂得愛惜自己呢!你媽媽看見又會罵你的,要不要幫你拿鞋子過來。”如果是我媽看見,她說的意思跟表妹說的是差不多的。我媽會說:“小潔,你怎麼又不穿鞋子了,你還在地板走來走去,感冒了吃藥怎麼辦?健康的身體不要啦!你信不信我丟了你的鞋子,讓你想穿都沒有穿。”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感覺吧!你想成為誰,你就多接觸誰。

  • 6 # 張愛國呦

    我之前認為人的性格是後天養成的,但現在逐漸覺得是天生的,後天只是會有影響,會有個別的點像和他一起生活的人,不會完全一樣,雙胞胎也有性格差很多的。

    但小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不知不覺就會被身邊的人影響,有孩子的應該會經常發現小孩子語出驚人,或學著大人的樣子做事,都是身邊的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他天性就在學習在模仿,並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無差別接收。

    像我小時候爸媽經常出差,我就是和爺爺奶奶長大的。兩位老人都比較善,很節儉,我就被影響的也很節省,最看不得浪費水,浪費紙,水要洗完臉了洗腳再洗襪子才倒,紙要用到再寫不下半個字了才扔,現在上班就很看不慣好好一張白紙因為錯了一點就撕了。還會做事比較磨蹭,不愛熱鬧,不像年輕人那麼有活力,過的跟老年人的生活一樣[笑哭]我覺得與其說是性格,倒不如說是生活習慣被影響。

    所以趁著孩子小,好好講道理,儘量讓孩子在自己身邊長大,會對孩子性格、習慣、思維方式等等的養成更有利。

  • 7 # 肥奇媽

    孩子的性格,應該不能簡單說隨父母,或者隨爺奶。

    從科學理論來說,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基因遺傳的因素影響。而後天環境,教育也會有很重要的影響。

    在孩子小時候,很多個性都是有待開發的,

    而從孩子成長髮育的歷程來說,孩子在剛開始階段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看的什麼就學什麼,而且是不加挑選的。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有句古話說,言傳身教。

    孩子在小時候,

    如果和父母爺爺奶奶一起成長,而父母的陪伴又遠遠少於爺爺奶奶的時候,

    你就能很明顯看的孩子身上會有陪伴較多的那個人的習慣或者模仿表現。

    我們家孩子,雖然一直也都是有爺爺奶奶幫忙照顧,但是隻要我們父母在家,孩子基本都是我們照顧,而且孩子的所有教育都是我們親自陪伴。

    所以更多時候,我看到孩子會模仿我的。但是最近我發現孩子也開始模仿她爸爸的言行舉止了。

    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好的情況,我們父母就要自省,如何做到更好。而且也給孩子要解釋,父母也並不是完人,也有缺點等。

    而這種情況,對於爺爺奶奶就不好說了,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家裡長輩,而且自己習慣已經養成,沒辦法改了。。。。

    所以孩子的性格與陪伴的長輩的個性肯定有影響的。

    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做到更好的自己,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畢竟模仿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更多孩子性格的行程還是取決於教育的結果。

    希望上面資訊對您有用。

  • 8 # 心靈療愈情感站

    都說孩子的性格隨父母,那麼一起生活的爺爺奶奶會不會影響孩子呢?答案是肯定。原因有以下幾點:

    孩子是無知的,好奇的,所以會學習周圍人的一些習慣。爺爺奶奶一般都比較溺愛孩子,總是有求必應,所以當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發脾氣,哭鬧。孩子沒有正確的認知,而父母也沒有加以正確的引導。不是說父母性格好,孩子性格就好了。好的性格都是教育出來的。

    那麼要如何教育呢?

    少讓孩子接觸那些脾氣暴躁,總是粗口的人。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要審視自己是否存在那些不好的習慣,及時改正,和孩子共同進步。在爺爺奶奶溺愛孩子過程中,比如孩子非要買一個玩具,你沒給孩子買,但是爺爺奶奶買了。事後一定要告訴孩子,買玩具的錢爺爺奶奶辛辛苦苦掙來的,你學會感恩他們,下次不能在讓爺爺奶奶買了,因為他們年紀大了,掙錢不容易。還有媽媽不是不給你買,如果你想要這個玩具,你得好好表現,用自己的勞動換得這個玩具,是不是?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個人就夠了,如果爸爸覺得媽媽說的那裡不太對,不要當時就說了,事後在告訴媽媽。如果當時爸爸就指出了,那麼孩子也不會在聽了。所以教育不要有衝突,爸爸媽媽在教育的時候,爺爺奶奶就不要插嘴了。

  • 9 # 冠希印象

    我的觀點認為,不談是不是孩子爺爺奶奶,就算是成年人正常的朋友處久了行為方式也會有所變化。

    (1)孩子孤僻、膽小,由於父母在外,長期跟隨爺爺奶奶,而祖父輩都非常溺愛孩子,同時很多事情不能得到及時的溝通、解決。小孩便形成了孤僻、膽小的性格特點。

    (2)自卑心理嚴重。別的孩子放學、上學都有父母接送,可他卻沒有;週末,別的孩子能在父母的陪同逛街、遊公園,可他卻不能;當身體不舒服時,別的孩子的父母在床前問寒問暖,可他卻沒有……由於與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疼愛,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

    (3)固執。孩子由於長期與祖父母們生活,從小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祖父母孩子可以說是盡心盡責,疼愛有加,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就是因為如此,孩子容易養成說一不二的性格,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固執的性格,雖讓他在學校裡成績很好,可是卻不一定能和同學和睦相處。

    (4)不愛回家,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約為何物。天下哪有父母不疼愛自己孩子的,因為自己不能呆在孩子身邊,疼愛他,心裡覺得對不起孩子,於是便多給孩子留些錢花,這是許多為人父母的心理。

  • 10 # 美妞當麻麻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這張紙上塗寫什麼很重要,誰陪伴孩子時間長,給予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更大。家庭氛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他的認知,他的價值觀也受外界影響,慢慢形成的。他的性格有天生的成分,但後天的教育引導也至關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基礎差,應該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