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滌塵索金讀歷史
-
2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清朝平息吳三桂之亂,歷時8年,付出了重大代價。然而,它所獲得的成果遠遠超出了所受的損失。這一歷史結局的深遠意義就在於,清朝在新的基礎上實現了新的統一。
在解決“三藩”的問題後,如何處理臺灣問題就提到了康熙和諸王貝勒大臣面前。於是,聖祖康熙乘戰勝吳三桂叛亂之餘烈,迅即決策攻取臺灣,貴成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作為全軍統帥,立即著手籌劃與實施進軍事宜。
一、鄭氏父子經營臺灣
1.鄭成功的功績
順治末,鄭成功在東南沿海抗清連遭挫折,又與南明永曆政權失去了聯絡,遂於順治十八年(166年)揮師渡海向臺灣轉移。康熙元年(162年)二月,荷蘭殖民者向鄭軍投降,交出臺灣。自此結束了荷蘭在臺灣的殖民統治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揭開了鄭氏統治臺灣的新史篇。
鄭成功轉移到臺灣,目的是決不降清,不做它的臣屬,忠明到底。他有多次投向清朝的機會,其父鄭芝龍背棄南明隆武政權,投降了清朝,而清朝則利用父子之情,以父脅子,招誘鄭成功投降。
從順治九年(1652年)至十一年,清遣使與鄭成功舉行了三次談判。清賜封他為海澄公,又讓出泉州、漳州、惠州、潮州四府地給鄭成功部隊駐紮。條件優越,而鄭成功始終堅持不剃髮,遂使三次談判以破裂而告終。其父鄭芝龍流徙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聖祖即位後,將鄭芝龍處死。
鄭成功入臺不久,於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病故,時年僅38歲。他短暫的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組織與統率南明軍抗擊清軍,轟轟烈烈,戰績輝煌。矢志忠明,即使父親被囚,將被處死,亦不動搖。入臺灣,仍奉明祀,至死不改。姑且不論其忠於一個腐敗而行將滅亡的南明小朝廷是否忠貞,但其節操確實令人景仰。
二是從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臺灣,開創中華民族反抗西方殖民主義鬥爭之先河,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不愧民族英雄的稱號。
2.鄭氏統治的衰落
鄭成功去世後,鄭氏集團不幸發生奪權的流血鬥爭。鄭成功的部將黃昭、蕭拱宸奉其弟鄭襲為“東都主”。此時,鄭成功之子鄭經駐守廈門,聞訊後,急忙率軍自廈門赴臺,捕殺黃蕭,繼承了其父延平郡王的權位。鄭經主政後,大力墾荒,主要是軍隊都墾荒種地,增加糧食生產,發展手工業,從事海上貿易等。臺灣地區得到開發,面貌煥然一新。
在吳三桂發動叛亂時,鄭經派人與耿精忠聯絡,派遣軍隊在福建沿海登陸,攻城略地。但耿精忠很快“反正”,鄭經孤立無援,亦遭失敗,退回臺灣。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氏政權所固守的金門、廈門被清軍收復後,再也無力反攻了。
鄭經回到臺灣,不理政務,沉湎於酒色,以“嬉遊為樂”。他的岳父馮錫範乘機竊取權力,主宰一切。這預示著鄭氏政權正走向衰落。
二、清廷的幾次招撫
清朝對鄭氏政權的政策,未去臺灣前,主要採取招撫之策,欲不戰而得。鄭氏去臺灣後,雙方有大海之隔,而臺灣孤懸海中,限於當時的航海技術,滿洲八旗視大海如天塹,即使漢兵亦不勻海上作戰,無法接近臺灣,更談不上軍事進攻了。所以,鄭氏政權能夠長久堅持。
1.幾次招撫的失敗
清朝始終不放鬆對鄭氏政權的警惕,時時感受到它的威脅,不斷採取各種措施,嚴加封鎖,切斷臺灣與大陸的任何聯絡。在鄭成功轉移臺灣前,清朝已實行海禁,寸板不許下海。因為鄭成功活動在東南沿海地區,當軍事失利時,即轉移海上,而且沿海島嶼亦成其集散之地。實行海禁,從經濟上加以封鎖,使其坐以待斃,但收效不大。
清朝對鄭氏政權實施招撫與軍事進改交替進行的政策。順治十八年(1661年)閏七月,清朝頒佈《招撫鄭成功部下建功來歸詔》、主要內容有:凡鄭成功部屬,有能“生擒鄭成功,或斬其首,或擒其妻子,或自領部曲,或招賊黨羽來歸,不惟赦其前罪仍一體對待,各得封賞。鄭成功死後,過了兩個月,即順治十八年七月、清朝趁機招撫。
由靖南王耿繼茂和總督李率泰實施,兩次派人前往廈門,勸說鄭氏歸降。以後,清朝又屢次遣使赴臺,表明朝廷招撫與優待之意。但是,鄭氏始終堅持不剃髮,不登岸,只稱臣納貢。鄭氏僅在政治名分上附屬於清朝。而清朝視臺灣為國家的一部分,予以拒絕。因此招撫又以失敗告終。
2.招撫的政治效應
清朝的招撫政策實際上在鄭氏政權的廣大官兵中產生了巨大的效應。鄭成功在世時,由於不斷髮生內訌,促使其部分將士響應清朝的呼籲,不斷投向清朝,著名將領施琅、黃梧等,就是在順治八年(1651年)、十三年先後降清的。鄭成功去世以後,內部爭權奪利,甚至不惜殘殺,促使更多的將士投向清朝。
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鄭氏家族鄭泰(鄭成功從兄)之弟鄭鳴駿、其子鄭纘緒及將領忠靖伯陳輝、左武衛楊富、左虎衛何義、都督楊來嘉、參軍蔡鳴雷等“文武大小共四百餘員,船三百餘號,眾萬餘人”,至泉州港降清。
十月,鄭成功之弟鄭襲降清;定國公鄭鴻逵之子鄭耀吉和鄭芝豹生母黃氏及家眷、家丁共775口自金門前往福建降清。
康煕三年(1664年)正月,援剿右鎮林順統領所部在鎮海衛歸清;二月,南澳守將護衛左鎮杜輝在揭陽港降清,還有總兵翁多球率兵民6萬降清。
三月,鄭經的大將五軍戎務左都督周全斌統眾從漳浦鎮海衛投清;另一大將永安伯黃廷自漳浦、雲霄投清;接著,如周寬、楊灃、周珍等一大批將領率兵民3.6萬餘人先後降清。
從康熙元年(1662年)到三年,鄭氏降清的文武將吏共3985人、食糧餉兵40962人、歸農者64230人、眷屬人役共63000人,大小船隻900多隻。鄭軍共40萬人,降清者已達四分之一。
在吳三桂之亂期間,鄭軍登陸,佔據了福建部分地區,後遭失敗,又退回臺灣。在鄭軍失敗過程中及失敗後,約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十九年,大批鄭氏官兵將吏降清,據學者統計,先後有30多起,降清人數在10萬人以上。
鄭氏將吏士卒以及所屬百姓,持續不斷地投向清朝,無疑削弱了鄭氏政權的實力。如此之多的人包括鄭氏家族中的要人降清,自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經濟陷入困境,生計艱難,以投清為生存之路。相當一部分人不願遠離故土,不想涉險過洋,或不願遷臺,只有歸清才解脫了眼前的困境。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鄭氏政權內部分裂,不團結,尤其是鄭成功行事專橫,順者昌,逆者亡,馭下苛刻,受到傷害的部將被迫離他而去。如施琅遭到鄭成功迫害,其親人被殺害,他本人性命幾不保,死裡逃生,投歸清朝得到重用後來,正是施琅率師滅掉鄭氏政權。
繼鄭成功之後,鄭經論才能遠遜其父,生活卻腐化,不能服眾,導致許多將領另謀生路。儘管鄭氏實力一再自相削弱,卻能維持多年,全憑大海之險。否則,早就不復存在了。
清朝無法招撫鄭氏政權迴歸,決定不再招撫,以軍事手段解決臺灣問題。但是,對鄭氏政權的分化瓦解,力圖招撫鄭氏部屬歸清,則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鄭氏將吏及兵士降清的特別多。
3.繳撫並用的失敗
清朝決定對鄭氏政權不再招撫,正是索尼等四輔臣輔政時期,他們試圖攻取臺灣,有過兩次出師之舉:一次是在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命福建水師提督、靖海將軍施琅統率舟師,攻取臺灣。行至洋麵,遭遇颶風,被迫回師。
另一次是在康熙四年三月,施琅再次受命,統師徵臺灣,駛入外洋,為狂風暴雨所阻,又是半途而廢。軍事進攻不成,再改為招撫。
康熙六年,四輔臣決策,派遣總兵官孔元章兩次赴臺招撫。雙方分歧甚大,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清朝招撫,再次失敗。康熙七年(1668年)初,聖祖下達旨意,召施琅進京,面陳進兵臺灣大計。其中說;渡海進軍臺灣“關係重大,不便遙定。著提督施琅作速來京,面行奏明所見,以便定奪”。施琅進京後,聖祖授予內大臣之職,以備將來進軍之用。
三、收復臺灣
1.施琅其人
施琅祖輩世居福建晉江衙口,生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早在青少年時投軍於鄭芝龍,歷任遊擊、副總兵、僉都督左衝鋒等職後轉入鄭成功部,在抗清鬥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因而受到鄭的器重,授為左先鋒。後由於意見分歧,加上個性倔強,互不相容,兩人遂反目為仇。
鄭成功竟逮捕施琅,欲置之於死地、幸寫諸將暗中相救,施琅得以脫身,而他的父親和弟弟則被鄭成功殺害。鄭成功處理不當,逼得施琅只有投靠清朝。他在清軍中勇敢善戰,一再立功,從副將晉升總兵官,再晉升為水師提督。他與鄭氏有殺父之仇,這使施琅時刻想著報仇,不斷向朝廷獻計獻策,必欲徵臺滅鄭氏。
施琅入京師任內大臣,徵臺之議暫時擱置,他還是不斷宣傳他的徵臺主張,讓朝中諸大臣乃至聖祖瞭解他。他任內大臣長達13年,此間發生了吳三桂之亂,鄭經率軍登陸,在福建沿海攻城略地。施琅密切關注,不時地提出建議。
2.出兵的時機
平息吳三桂之亂,撤除“三藩”後,解決臺灣鄭氏政權長期割據的問題,已提到聖祖的面前。一個有利的因素是,臺灣鄭氏政權發生內亂,這是進兵的大好時機。原來,就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突然死亡,其長子繼承王位,為爭權而互相殘殺。
鄭經的岳父馮錫範欲長久獨擅大權,力圖排擠掌兵的陳少華。陳氏為鄭經長子的岳父,馮用計解除了陳氏的兵權後,長子受到孤立。於是,馮錫範與鄭經諸弟策劃,發動政變,將長子縊殺,立鄭經次子鄭克塽為延平王。
鄭克塽年僅12歲,一切權力都歸馮錫範。同時,又有劉國軒參與爭權,明爭暗鬥,後果十分嚴重。正如施琅所指出:“今劉國軒暴戾操權,動輒殺戮,以威制人,誰肯為幾肉!”他還提到劉國軒“恃武妄殺,稍有隙縫,全家屠戮,人人思危"。
但朝廷對徵臺滅鄭,大臣們的意見並不一致:一部分反對動用軍隊徵臺,以為剛剛平息吳三桂之亂,天下初定,不宜再開兵端,在福建的一些封疆大吏龍其反對武力統一臺灣,以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尤力,他斷然說:“臺灣斷不可取!”還有一些認為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長驅制勝,難計萬全”。有些甚至懷疑施琅的忠誠,斷定他徵臺灣,“必叛”無疑。
以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為主戰代表力主趁機攻取臺灣,永絕後患。他們力保施琅可當大任,因為他與鄭氏有世仇其心可保;熟悉海上情況,又有謀略,威震海上。
聖祖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終於決定下達了進軍臺灣的命令,正式任命和起用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委以全權,統率大軍取臺灣。
3.招降臺灣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統領水師2萬餘人、戰船300艘,自銅山出發,浩浩蕩蕩,直趨臺灣的門戶澎湖列島。
澎湖對臺灣極為重要,如同門戶或屏障,澎湖一失守,臺灣無險可依,指日可下。施琅在取得一次小勝後,及時向鄭氏政權派使勸降施加壓力。劉國軒等見大勢已去,遂放棄抵抗。他派兵脅迫鄭克塽、馮錫範向清朝投降。鄭、馮沒有別的選擇,就上表求降。
施琅不戰而勝,接受鄭氏改權歸降。八月,清軍登上臺灣島,“百姓壺漿相繼於路,海兵皆預製清朝旗號,以迎王師”。鄭氏統治集團腐敗已不得民心,而清廷的統一之舉受到了臺灣人民的熱烈歡迎。
自順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氏在臺灣維持了22年的統治。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將臺灣收復,有大功於中華民族,彪炳史冊但其子孫及統治集團堅持割據,實質上是在分裂祖國。之所以沒有成為事實,關鍵在於聖祖的遠見卓識,他視臺灣為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決不放棄臺灣,堅決進軍收復。
施琅連篇累牘地上疏,表述其收復臺灣的抱負,闡明其重要意義,這對堅定聖祖的信念並作出決策,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施琅勇於承擔歷史重任,不惜冒生命危險,換來了臺灣迴歸的偉大勝利。
臺灣回川后、清廷在臺灣設臺灣府,下設三個縣即臺灣、諸羅、鳳山等,隸屬福建省管轄。在這裡駐兵8000人,設總兵一員、副將2員,在澎湖也設兵2000駐防。在臺灣設治、駐兵、派官等,這就把臺灣比同祖國內地一樣,真正置於清朝的統一管轄之下。
清朝收降鄭氏和臺灣,標誌著中國完全實現了統一,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也是清入關40年來所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
(正文完)
-
3 # 隴上陌客
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臺灣,統一全國領土的作戰。至此,臺灣又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康熙皇帝也由此完成了統一華夏的大業。
收復臺灣的過程
鄭氏家族1624年,荷蘭入侵臺灣,開始了對長達三十七年的殖民統治。1661年4月,南明延半郡王鄭成功從金門出發,橫渡臺灣海峽,收復了臺灣。鄭成功堅持“反清復明”的立場,堅決不向清朝妥協,致使臺灣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不久後鄭成功病逝,內部發生爭訌,在廈門的鄭經立即趕赴臺灣,並於1664年1月帶領約7000名將士及其家屬遷臺。清廷趁機派出使者,企圖勸降鄭經,並想讓臺灣稱臣,遭到了鄭經的拒絕。
清政府對臺方針清朝對臺的方針經歷了“以撫為主―剿撫並用”的過程,一開始,清朝為了收復臺灣,先後同鄭氏集團進行了11次談判,想讓臺灣稱臣,遭到了鄭經的拒絕,談判未成。在此期間,清政府對臺灣實行封鎖,即“遷界”、“海禁”,並於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鄭氏在內地的據點―廈門,在乘勝追趕途中遇到強風,導致船隻沉沒、無功而返。
此後發生了三藩之亂,鄭經趁機與吳三桂、耿精忠等人聯合,鄭經率軍攻佔了閩、粵等沿海數府。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派軍隊入閩,此時耿精忠突然降清,於是與清朝聯合起來對付鄭經,鄭經孤立無援,又退回臺灣。這時清廷試圖與鄭經談判,鄭經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遭到了康熙的反對,雙方各持己見,談判又無結果。其後清廷又招撫軍隊,導致鄭經部屬官兵紛紛轉投清廷,讓鄭經元氣大傷。
收復臺灣一直到1681年2月,鄭經因病去逝,鄭氏政權陷入了嚴重的內鬥,加速了政權的崩潰,混亂之中鄭經之子鄭克爽嗣位。此時清朝又改變過去以撫為主的策略,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方針。一方面,康熙正式發令出兵臺灣,起用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福建總督姚啟聖負責後勤供應,於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率兵兩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澎湖一戰,全殲鄭氏水軍主力,最終鄭氏軍隊死傷12000人。另一方面,清廷又在臺灣宣示招撫,張榜安民;對被俘的臺灣兵將,放其歸臺,臺灣民眾“莫不解體歸心,唯恐王師之不早來”。同時派劉國軒原來的副將赴臺做劉的工作,讓他勸說鄭克爽歸降。鄭克爽已無抵抗能力,於是在7月27日向清軍奉表納降,康熙皇帝即對鄭氏集團頒佈了赦罪詔書,至此清朝收復了臺灣。1684年,設臺灣府與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
設立府縣1684年,收復臺灣完成統一大業之後,在康熙皇帝設臺灣府與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
派兵駐紮在取得收復臺灣之戰勝利之後,康熙皇帝立刻向臺灣派出了大量的軍隊進行駐紮,統一臺灣之後,清廷逐步完善海疆防禦系統,不僅在臺澎地區設官分治,撥兵汛防,而且一改明初將沿海巨島棄而不守的內縮政策,變為海口與海島相維、島嶼與海岸並重的全面防禦體制。江、浙、閩、廣四省沿海地區,明代僅設三鎮,且均在內地府城。而清廷則設水陸綠營官兵二十一鎮,除省府要害地區外,其餘崇明、定海、金門、海壇、瓊州、南澳等沿海島嶼均分兵戍守,聯絡巡防,與臺灣澎湖列島一起,形成以海岸為依託,星羅棋佈的東南海疆防禦體系。進一步鞏固了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展界開海收復臺灣之後康熙帝審時度勢,及時接受了福建督撫姚啟聖等人題請,將福建沿海展界,“使遷移人民復業”,即恢復遷界地區的農牧業生產,但仍禁止出海貿易,“嚴行察緝與臺灣鄭氏交通者”。臺灣剛剛平定,康熙二十二年十月,清廷即命吏部侍郎杜臻、內閣學士席柱往廣東、福建,工部侍郎金世鑑、副都御史雅思哈往江南、浙江,主持展界一事,“令民耕種採捕……勿誤來春耕種之期”。
隨著展界工作的完成,開海貿易便提到議事日程。康熙二十三年四月,清廷允許浙江沿海商民,可駕500石以下船隻往海上貿易、捕魚。同年七月,因閩粵兩地遲不議請海上貿易一事,康熙帝曾質問席柱等人“何以不議準行”,決定立即實施開海貿易,其目的康熙帝自己闡述得十分清楚:
“向令開海貿易,閩粵邊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豐阜,財貨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貿易,非貧民所能,富商大賈,懋遷有無,薄徵其稅,不致累民,可充閩粵兵餉,以免腹裡省分轉輸協濟之勞。腹裡省分錢糧有餘,小民又獲安養,故令開海貿易。”
同年十月,清廷正式宣佈解除海禁,令滿漢人民“出洋貿易,以彰富庶之治”。
輕役減稅收復臺灣之後,為了彰顯和安慰臺灣人民之心頒佈了一系列的輕役減稅的政策,據史料記載,臺灣人民的賦稅遠低於鄭氏時期,同時也遠低於同時期的內地。
收復臺灣得意成功的原因及影響
原因首先,臺灣自身只是一個小島,資源有限,而清政府當時已經統治了大陸資源豐富,雖然臺灣有寶島之稱,但是畢竟地域有限,而且所需供養的人口較多,並且開發其本身也需要大量的過程;隨著清政府統治逐漸穩定之後,水師實力得到了大力的發展,而臺灣水師的實力卻慢慢下降,而且臺灣水師方面的施琅降清,武力統治的基礎已經慢慢向清政府傾斜;另外,臺灣許多子弟都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思鄉情切,經過常年的在外漂泊,也渴望得到統一。
影響康熙收復臺灣的壯舉在中國大統一的歷史成為光輝典範。毛主席曾稱讚:“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對中國政治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千秋功罪,後人評說。康熙大帝也許因此而贏得後世“聖祖仁皇帝”尊號。333年過去了,康熙“談”收臺灣這一最可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正如時任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先生所說:康熙統一臺灣,對於今天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
4 # 鄜延路節度使李
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恢復福建水師體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命湖南嶽州水師總兵官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至是年年底,福建水師有戰船240艘,官兵28,580名。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放棄廈門、金門,退往臺灣。福建總督姚啟聖打算趁勢進攻臺灣,但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鄭氏王朝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馮錫範、劉國軒掌握實權,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傅為霖負責與清朝談和,甚至願當內應。姚啟聖認為是時候進攻臺灣,但萬正色反對出兵。姚啟聖知道施琅仇視鄭氏王朝,必能幫助他擊敗鄭軍,便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帝不滿萬正色反戰,便同意施琅擔任水師提督,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按照康熙帝規劃,應由姚啟聖、萬正色、巡撫吳興祚一起商討作戰,施琅卻打算排除姚啟聖等人的節制,以便能全權進攻臺灣,不過康熙帝只同意吳興祚負責後勤,仍然命令姚啟聖和施琅共同出兵。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軍抵達銅山島,姚啟聖和施琅卻在爭執出兵時機,姚啟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施琅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導致清軍無法順利出兵。最後康熙帝於十月初六(11月15日)裁定施琅負責前線作戰,姚啟聖改任後勤作業,才讓施琅如願取得統帥權。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領約21000人,軍艦238艘前往興化平海衛訓練軍隊。
姚啟聖軍權旁落後,為避免施琅獨得戰功,轉而和鄭氏王朝談判。但是施琅主戰意志堅決,且負責談判的劉國軒不接受剃髮易服,談判因此破裂。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儘速進攻,因此爆發六月(陽曆7月)的澎湖海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劉國軒得知施琅準備進攻,便從臺灣本島排程鄉兵到澎湖,並將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為軍艦,準備決戰。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十五日(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
十六日(10日)施琅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當作先鋒。劉國軒讓林陞、江勝指揮水軍;邱輝為先鋒,自己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當時受風勢阻擾,清軍不敢前進,只有以藍理為首的7只艦隊突入鄭軍。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衝向岸邊,鄭軍趁勢將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 施琅見狀趕緊突入鄭軍,想解救被圍困的船隻,卻被林陞率軍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銃射傷右眼,不過沒有失明; 林陞也被大炮打斷左腿。林陞負傷讓鄭軍失去指揮,施琅藉機撤離戰場,到西嶼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於十七日(11日)返回八罩島,八罩島地形險惡,船隻遇暴風很容易撞上島邊的暗礁,農曆六月又是容易發生颱風的時節,施琅卻很幸運沒碰到颱風。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息,親自進攻卻被施琅擊退。 施琅趁勢於十八日(12日)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虎井嶼、桶盤嶼。
二十二日(16日)早七時,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搭配採用以眾擊寡的“五點梅花陣”,即是五艦結為一隊攻東寧的一艦:
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隊,每隊有7艘船。由施琅親自指揮,作為主力進攻娘媽宮。右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陳蠎等從澎湖港口東側東蒔攻入雞籠嶼、四角嶼,之後會合中央部隊夾攻鄭軍。左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董義等從澎湖港口西側內塹攻入牛心灣,讓鄭軍誤判清軍要在此地登陸。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辰時(7時—9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著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朱天貴被炮擊而死。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著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鄭軍全面崩潰,江勝戰死、邱輝自焚。共斃傷鄭軍12000人,俘5000餘人。擊毀、繳獲戰船190餘艘。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臺灣,澎湖各島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
施琅戰勝後,考慮臺灣水道險惡,進軍困難。施琅決定暫緩進攻,採取攻心戰術,讓明鄭從內部崩潰。施琅在澎湖禁止殺戮,張榜安民;釋出《安撫輸誠示》。派原劉國軒副將曾蜚赴臺。派人醫治受傷戰俘,並配給他們衣服、糧食,再將士兵送回臺灣。還拉攏鄭軍將領為內應,防守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將領也跟進。
鄭軍戰敗訊息傳到臺灣,人心開始不安。為了延續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進攻菲律賓,得到馮錫範同意。卻傳出遠征軍只想搶劫,還打算逃往海外,因此劉國軒阻止此計劃。七月十三日(9月3日),施琅率軍在臺灣登陸。後來在劉國軒大力主張下,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9月5日)向施琅投降,並於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髮易服,明鄭正式滅亡。
鄭克塽投降後,清廷為了是否把臺灣併入版圖產生爭論,不少大臣認為臺灣孤懸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費不小,主張棄守。最後施琅上奏〈恭陳臺灣棄留疏〉以臺灣戰略地位重要,說服清廷將臺灣併入版圖。
-
5 # 史海擺渡人
1677年,清朝恢復福建水師體制。1679nq底,福建水師已有戰船240艘,官兵28,580名。1680年,在清荷聯軍攻擊下,鄭經放棄廈門、金門,退往臺灣。福建總督姚啟聖打算趁勢進攻臺灣,但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加上當時西南問題未徹底解決,康熙決定暫緩進攻。
1681年,鄭經薨逝,明鄭權臣馮錫範與宗室鄭聰等,發動“東寧之變”,擁立其幼子鄭克塽。七月,清廷大學士李光地上書認為攻臺條件成熟,並推薦泉州同鄉施琅指揮戰事。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命其 “相機進取”,積極進行攻討明鄭的部署準備。1682年,康熙排除朝廷中反對意見,決定攻臺,命福建總督姚啟聖“統轄福建全省兵馬,同提督施琅,進取澎湖、臺灣”,授萬正色為步兵提督領軍12萬進駐福建,接應水師提督大將軍施琅,俱受姚啟聖節制。
1683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大勝明鄭水師,後鄭克塽順命薙髮令(剃髮令)率臣民降清。南明東寧王國正式滅亡。
明鄭政權投降後,清廷為了是否把臺灣併入版圖產生爭論,不少大臣認為臺灣孤懸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費不小,主張棄守,“宜遷其人,宜棄其地”。最後施琅上奏《恭陳臺灣棄留疏》以臺灣戰略地位重要,說服清廷將臺灣併入版圖。
-
6 # 歷史課裡的1024
一,清朝內部穩定,臺灣無外力干涉
清朝經過三藩叛亂,康熙最終平定,讓清朝內部統治穩定,這個時候清朝比臺灣的實力佔據優勢。而此時期的臺灣明鄭政權無外部的救援,也無像現在美國干涉我們收復臺灣的阻礙,為清朝收復臺灣創造了有利的時機。康熙是想用和平方式,派遣使臣進行招撫臺灣,可惜臺灣鄭經屢次拒接抵抗到底,最後只能用武力來進行收復。
二,明鄭內部政變,清朝重用施琅
臺灣經過第一代鄭成功打敗荷蘭統治開創了明鄭政權,到了第二代鄭經的統治,後來鄭經中風而死,臺灣內部發生政變,由12歲的鄭克塽繼承, 大權實際上由馮錫範、劉國軒掌握,此時明鄭官員向心力動搖,負責和清朝談判的傅為霖願意當內應。施琅本來是鄭成功的得力助手,後來得罪了鄭成功,鄭成功把施琅父親兄弟誅殺,被迫投降清朝。因為他熟悉水戰,又熟悉明鄭政權內部情況,李光地向康熙提議重用施琅,康熙大膽任命敵對降將為福建水師提督相當於現在我們東海艦隊的總司令,他開始為收復臺灣進行備戰。
三,清軍指揮有方,明鄭指揮失誤
1682年,清軍準備進攻臺灣,由於姚啟聖和施琅對出征時間有爭議,因為海戰有颱風、風向、天氣等影響,所以選擇出征時間非常重要,最後康熙聽從施琅的建議,由他來擔任攻打臺灣前敵的總司令。1683年7月8日施琅的率領清軍24000人,大鳥船70艘、趕繒船103艘、雙帆居船65艘進攻臺灣澎湖,臺灣鄭軍大將劉國軒率軍2萬,戰船200艘,防守澎湖。因為施琅正確的指揮,臺軍大將劉國軒不聽部下建言指揮失誤,讓清軍擊敗了臺灣澎湖守軍,佔領了澎湖列島。鄭軍在澎湖戰敗的訊息傳到臺灣本島,人心不安,施琅暫停進攻臺灣本島,而是用攻心術,拉攏他以前的舊部署作為內應, 防守臺灣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將領也陸續進行跟進。這個時候為了延續明鄭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進攻菲律賓,得到馮錫範同意,傳出軍隊只想搶劫,還準備打算逃往海外,因此劉國軒阻止此計劃。七月十三日,施琅率軍在臺灣登陸。後來在劉國軒主張下,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向施琅投降,鄭氏王朝正式滅亡。
總結:康熙能夠收復臺灣,因為自己內部穩固、又敢於大膽啟用精通水戰的投敵將領,在明鄭新主繼位內部不穩,又無強大外力干涉,最終收復臺灣。
-
7 # 斷劍殘槍
臺灣的戰略位置是很重要的,“七聖藩籬,東南屏障。”也是統一的重要象徵。
衝冠一怒為家仇,三千里外覓封侯――施琅
施琅本是鄭成功之父鄭芝龍部將,鄭芝龍降清後,施琅一直跟隨鄭成功,因其善水戰,一直為鄭家駐守金廈一帶。
鄭成功率大軍進擊臺灣,趕走荷蘭人之時,金廈一直是他的後方基地,便是由施琅鎮守,可見他對施琅還是十分器重的。但鄭成功拿下臺灣全島後,覺得再保留金廈這塊孤懸大陸的小地方已經沒有意義,反而易受清軍攻擊,遂命令施琅放棄金廈,退至臺灣。但施琅與鄭成功觀點不一致,堅決不同意放棄金廈,施琅的本意也許是希望儲存這一塊隨時可作為反擊跳板的地方,也可能是捨不得他鎮守多年的老根據地,但鄭成功卻認為施琅此時已有不臣之心,遂將施琅全家上至老母,下至幼童殺了個乾淨,並祕密派人赴金廈準備捕殺施琅,但施琅提前得知訊息,憤而率軍降清。
當時的清朝,馬步軍可以說無敵天下,從北至南,所向披靡,偏偏是水軍不行,施琅這樣一個既善水戰,又熟悉鄭家內部的將領來降,當然是求之不得,但當時清廷尚有諸多麻煩,朝內鰲拜專權,朝外則有吳三桂等三藩虎視眈眈,實在顧不上臺灣問題,故先把施琅調入京師任閒職。
到了康熙年齡漸長,殺鰲拜,平三藩,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解決臺灣問題了,施琅的機會也隨之到來,他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開始打造戰船,訓練水軍。
經過數年努力,時機終於成熟,此時鄭成功即其子鄭經均死,執臺灣大權的是鄭成功的孫子鄭克爽,年紀尚幼,劉國軒,馮錫範等大臣專權內鬥,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大軍揚帆啟航,直攻臺灣的屏障前沿澎湖列島,當時守澎湖的正是臺灣頭號大將劉國軒,兩軍廝殺從晝至夜,萬炮齊鳴,戰船交錯,終於劉軍不支,除少數船隻隨劉國軒逃回臺灣,大部被殲,清軍攻佔澎湖。
攻佔澎湖後,施琅反而不急於進攻臺灣本島,而是採取了攻心為上的策略,表示自己不會計較與鄭家的私仇,也不會對臺灣人民進行任何形式的報復,鄭克爽,劉國軒等人自知不敵,乾脆投降了事。施琅也確實說到做到,不但沒有對鄭家進行報復,還親自到鄭成功祠祭拜,可以說以大局為重,不計私利的良將。(比起春秋戰國時鞭楚王屍的伍子胥來,施琅確實是個厚道人)
施琅的功績不僅僅在於攻佔臺灣,還在於此後在臺灣的棄留問題上所起的作用。當時清廷內部對此頗有爭論,特別是一些滿族王親大臣,官大無腦,認為臺灣孤島難守,主張盡遷居民於內地後放棄,若真按這樣做了,那我們現在也沒法再說臺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幸虧施琅此時挺身而出,以臺灣的戰略重要性力勸康熙,終於使康熙決定留守臺灣,並設府縣,使這座孤島真正重新迴歸祖國懷抱。
後人看施琅,往往會認為他投降清廷,是反覆小人,但施琅降清,與吳三桂之流畢竟不同,在他與鄭成功的矛盾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而施琅日後為臺灣問題盡心竭力,終使臺灣重回祖國,完成了所謂天下一統的大業,這份功績不是簡單的一句降清便可以抹殺的。
四十年來家國孤懸海外,三千里地山河只在夢中――鄭成功及其家族
鄭氏家族在福建一帶聲名顯赫,但不是美名,而是惡名,這是個世世代代的海盜家族,鄭家人從什麼時侯起開始當海盜已經不可考,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卻是不折不扣的海盜頭子。
崇禎死後,天下大亂,明朝宗室紛紛被立為皇帝,鄭芝龍在此時也打算撈取點政治資本,遂擁立隆武帝(原明宗室唐王)。這位隆武帝確實是一心進取,收復河山,可惜鄭芝龍大權獨攬,只知縱兵擄掠(海盜本性啊)。隆武帝也完全拿他沒有辦法。待得清軍攻來,鄭芝龍自己腿快,搶先投降,隆武帝稍後也被清軍殺害。
可笑的是鄭芝龍,自以為降清後便可高枕無憂,誰知清朝壓根沒拿他回事,大軍直闖鄭芝龍的老家,燒殺擄掠不說,連鄭芝龍的老婆也被清軍姦淫,憤而自殺。
鄭芝龍的這位夫人可不是中中國人,是個純正的日本女人,她生有一子,便是鄭成功,所以說,這位大名鼎鼎的國姓爺其實有一半日本血統。鄭成功聞其母受辱自盡後,睚眥欲裂,決意與清廷抗爭到底,他那個沒骨氣的老爹鄭芝龍此時還寫信勸他投降,當然被鄭成功拒絕,清廷努力了幾次,發現鄭芝龍確實起不到作用,一杯毒酒把他弄死了事。
老鄭家世代為盜,但也出了鄭成功這樣一位忠臣,鄭成功率軍堅守福建沿海一帶,力抗清軍,與當時在廣西抗清的李定國遙相呼應,其兵勢最大之時,曾進至南京城下,可惜最終中伏兵而敗,但當時天下心存恢復之望的漢人,均以鄭成功為恢復漢族江山的最後希望。
但雙方力量對比畢竟懸殊,特別是當時清廷採取堅壁清野的政策,將福建沿海居民遷空,鄭成功部隊的糧食都成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決定進軍臺灣。
當時的臺灣為荷蘭人所佔,荷蘭人倚仗鐵殼炮船,對中國軍隊不屑一顧,但鄭軍驍勇,依靠船小靈活的優勢,將荷蘭人打得一敗塗地,終於收復臺灣,這是中中國人對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勝利,赫赫中華國威,盡顯於此役之中。
然而,人非完人,鄭成功也有缺點,他畢竟出身於海盜世家,身上匪氣難以盡去,鄭成功對下屬往往嚴苛,動輒打罵甚至殺頭,終於逼反了大將施琅,為日後子孫的失敗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同時,鄭成功難容異已,囚禁非為他擁立的魯王,將同為抗清名將的張名振毒殺,都頗為後人詬病,而在佔領臺灣後,鄭成功恢復之心漸去,割據之心漸生,只圖在此一地稱王即可,也讓天下漢人寒心。
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其位,與其父相比,鄭經更刻薄寡恩,至使手下眾將離心離德,到鄭經幼子克爽繼位時,臺灣的政治空氣其實已頗為黑暗,這也為後來施琅興軍來攻提供了一個絕好機會。
瑕不掩瑜,鄭成功最大的功績就是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了臺灣,如果沒有他,以清廷當時內斂政策,恐怕不會再為臺灣興兵,這座寶島只怕也難以迴歸中國,因此,稱鄭成功為民族英雄,絕不為過。
-
8 # 付凱91458867
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驅逐荷蘭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內部發生爭訌。清朝乘機派使者,企圖說服鄭成功之子鄭經歸降清朝。鄭經為了減輕壓力,與清朝談判,交出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璽。清朝要求臺灣人眾遷回內地,剃髮易服,鄭經不允,談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鄭氏據守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鄭經戰敗,退出廈門,逃奔臺灣。清朝乘勝派舟師出征臺灣,在海上突遇颱風,船隻沉沒,無功而返。
當時兩岸雖武裝對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願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經濟不穩,無力用兵海上。而臺灣鄭氏,土地初闢,人口甚少,生產落後,經濟困難,急需大陸的糧食和物資供應。且鄭部大多是福建人,離家日久,思戀鄉土,私下渡海來歸者絡繹不絕。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總兵孔元章,赴臺灣議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鄭經猶豫不決,後以“和議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墜”(《海紀輯要》),拒絕清朝的招撫。康熙親政後,邢部尚書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議,派知府慕天顏入臺,宣示招撫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臺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北韓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江日升《臺灣外記》)。康熙答覆:“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北韓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北韓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明清史料丁編》第三本)。康熙不願臺灣成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故談判破裂。
此後發生三藩之亂,中原戰火瀰漫。鄭經乘機與吳三桂、耿精忠勾結,佔領廈門與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轉戰數年,吳三桂失敗,鄭經孤軍難支,又退回臺灣。清朝再一次爭取談判,鄭經再次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而康熙堅決不同意,雙方各持自己的立場談判又無結果。
決策選將
臺灣地處大海中,波濤萬頃,作戰需賴水師,滿族將士嫻習馬步,而不習水戰,必須另選將帥,訓練士卒。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推薦施琅可當此重任。
施琅,福建晉江人,有勇略。早年為鄭芝龍(編者注:鄭芝龍為鄭成功之父)部下,後隨芝龍降清。鄭成功將其父子兄侄一門殺害,結下深仇。施琅在福建與鄭氏作戰多年,瞭解臺灣情況,熟悉水師機宜及海上風濤之變幻。他一貫主張攻取臺灣,但因曾是鄭氏部屬、清廷並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閒十三年。
康熙決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師提督。福建總督姚啟聖只管後勤供應,與施琅和衷共濟,保證了施琅出征的糧食和物資供應。
戰鬥與善後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兩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鄭克則派勇敢善戰的劉國軒守澎湖,所率兵將戰船與施琅相當。兩軍展開激戰,歷時七晝夜。施琅右眼負傷,遊擊蘭理中炮“腹破腸流出,為掬而納諸腹,持匹練縛其創。理呼殺賊,麾兵進”(《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蘭理傳)。澎湖大戰,鄭軍大敗。清軍擊沉敵船159艘,鄭軍死傷12000人,浮屍遍海,劉國軒僅率31艘船逃回臺灣。
澎湖戰敗,鄭克等極為恐慌。施琅進行政治爭取工作,對被俘的臺灣兵將,優禮相待,賞給銀米。800名傷殘者醫治之後,釋放回臺,令他們宣示招撫之意,臺灣民眾“莫不解體歸心,唯恐(編者注:今作惟恐)王師之不早來”(阮錫《海上見聞錄》)。鄭氏已無抵抗能力,於7月27日向清軍奉表納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戶口土地冊籍。康熙接受投降,優待鄭氏,稱:“爾等從前抗違之罪,全行赦免。仍從優敘錄。”(《清聖祖實錄》卷一百一十一)。鄭氏人眾俱得妥善安置。臺灣遂告統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始設臺灣府與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在臺澎分別駐兵1萬人,設官治理、築城戍守,臺灣寶島得以統一於清朝政府之下。
-
9 # 飛哥說史
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頭目揆一手中收回臺灣。從此,鄭氏卻以南明延平王的名義割據臺灣。八歲登基的少年天子康熙也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統一臺灣大業。二十二年過去了,康熙對鄭氏的和談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進行。雖然九次和談均未獲成功,但卻使和平統一大業一直推進。即使最終出兵,同樣也是以和談的方式而大功告成。康熙以“談”收復臺灣,既是以大清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作後盾,又直接體現著康熙皇帝非凡的政治胸懷、風度和智慧。
1
強大的自信和不懈的努力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月,剛剛接到任命的福建水師提都施琅在給康熙皇帝的奏摺中,特別強調清政府統一臺灣的“三大必勝”條件:一是政治上,“新平三藩”天下歸心;二是經濟上,“天下之財賦”雄厚;三是軍事上,“以我之眾百倍於彼”的優勢。大清對臺作戰的最高統率決非吹虛之詞。他是對雙方綜合實力進行深入研究後,作出的科學判斷。康熙這位少年英主,在新政之後不久——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用親自訓練的布庫(摔跤隊),以小孩玩家家的方式果斷打掉了飛揚跋扈且老謀深算的鰲拜集團,恢復“內三院”內閣制。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十四歲的康熙設立“南書房”,結束了“議政王大臣會議”,把中央權力全部集中於天子之手。以此,維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為清朝的統一大業奠定了政治、組織基礎。
康熙還注重發展經濟。廢止“圈地”,推行“更名田”之制,使大批無地佃家成為具有自已土地的自耕農;鼓勵墾荒,擴大耕地面積;興修水利,使大片氾濫區成為良田,並且“水歸故道,漕運無阻”。此舉皆推動經濟發展,增加國家賦稅收入,使當時GDP達到並且長期保持世界總量的32%,為統一臺灣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康熙除了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的一支以精銳騎兵為主的八旗兵部隊,還組建起一支強大的水師。康熙十六年(1677年),恢復福建水師建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命熟悉臺海、作戰勇猛的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都;當年,福建水師已經成為擁有訓練有素的官兵28580人、精良戰船240艘的強大艦隊。福建水師中取得戰果和發揮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清廷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信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康熙力排眾議啟用降將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開始整頓軍務,練兵選將,督造戰艦,並探測航道,偵察敵情。為統一臺灣作好充分的軍事準備。
在此長達22年的時間裡,朝廷對鄭氏集團的和談,屢遭失敗。但這並沒有消沉康熙收復臺灣,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信念和決心。和談之局使20萬鄭軍向朝廷投降,僅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至十一月間,朝廷共接受投誠鄭軍官員1237人、士兵11639人。因此和談在繼續,和平統一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
2
最大的誠意與最終的底線
積極謀求政治解決臺灣問題,努力通過和平談判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是康熙皇帝不改的初心,也是清廷基本國策。從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與臺灣鄭氏集團談判一直沒有中斷。而且,康熙皇帝每次都最大可能地表達誠意。
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剛剛收復臺灣就因病去世。次年,清廷立即派出使者往廈門招撫鄭成功的兒子、繼位者鄭經歸順。鄭經則以“請如琉球、北韓例,不登岸,不剃髮易衣冠”為由,致和談無果而終。
康熙六年(1667年),朝廷派出總兵孔元章兩度赴臺議撫,答應如鄭經歸順,可封“八閩王”。卻遭鄭經以“非屬(中國)版圖之中”,以及“先王之志不可墜”為辭拒絕。顯然他數典忘祖,他父親鄭成功當年收復臺灣時曾在給荷蘭殖民統治者揆一的宣告中義正辭嚴地指出:“臺灣者,早為中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領土也!”
康熙八年(1669年)八月,剛剛親政康熙就派出刑部尚書明珠為欽差大臣,奉旨赴福建主持和議,並派知府慕天顏入臺宣撫。此次,康熙作出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臺灣。”又因鄭經故意“苟能照北韓事例,不削髮……”致使和談失敗。
朝廷平“三藩之亂”之後,曾與亂軍勾結的鄭經孤軍退回臺灣。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再交作出重大讓步。只要鄭經歸順,答應鄭氏在閩粵沿海“擁兵東歸,世守邊土”,可以考慮對鄭氏按北韓事例處理。鄭經又提出“資以糧餉”等苛刻條件,致使和談破裂。
康熙鄭重承諾:“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北韓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北韓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據此可見,凡此種種,康熙皆以最大誠意招撫,而鄭經則每每藉口託詞,其實質正是“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即“臺獨”。這也正是康熙皇帝、清朝政府和全體中中國人民斷然不能答應的。康熙皇帝的底線——不允許臺灣以任何形式獨立。
大兵壓境並堅持和談
九次和談均以失利而告終。康熙認識到以單純和平方式統一臺灣的希望何其渺茫,他不得不作出最後的抉擇——萬不得已時,必須付諸武力。即使他在最終對全臺實行大兵壓境之時,依然沒有放棄和談的努力,並在最終以和平方式圓滿解決臺灣問題。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暴卒,其長子鄭克臧繼位初即遇害,12歲的次子鄭克塽初立,鄭氏集團風雨飄搖。康熙決定出兵臺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清軍,直逼澎湖。二十二日,清軍強攻澎湖鄭軍主力,清軍大獲全勝。擊毀敵軍戰艦一百五十艘,斃傷鄭軍主力一萬二千餘人,生俘五千餘。鄭軍主帥劉國軒倉皇逃回臺灣。同時,福建總督姚啟聖用大船載金銀、絲帛、米和軍需送往前線,給鄭軍降卒發放許多物資,遣返回家。康熙聖諭“撫之為善”,釋出《安撫輸誠示》:嚴禁在澎湖臺海殺虜,優先俘虜,寬大投誠。施琅不計家仇,向鄭軍保證:“斷不報仇”。與此同時,朝廷繼續與鄭氏開展和談。七月五日,鄭氏集團全面接受清朝和談條件。十三日,施琅按照和談條款,率清軍登臺灣島,兵不血刃,在臺灣萬民夾道歡迎中全面接收臺澎金馬。康熙皇帝還以“海外孤忠”,稱讚鄭氏一門收復臺灣並回歸祖國的功績。
康熙收復臺灣的壯舉在中國大統一的歷史成為光輝典範。毛澤東曾稱讚:“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對中國政治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千秋功罪,後人評說。康熙大帝也許因此而贏得後世“聖祖仁皇帝”尊號。333年過去了,康熙“談”收臺灣這一最可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正如時任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先生所說:康熙統一臺灣,對於今天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
10 # 紅心音
康熙初年的政治形勢
康熙幼年即位,他所繼承的是一個飽經戰火、經濟凋零、國弱民貧、群雄逐鹿、四分五裂的國家基業。
康熙逐漸成年,首先擒拿鰲拜,奪取權力,消除了朝廷內部的隱憂,隨即集中力量對付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南方三藩,經過八年苦戰,平定了吳三桂等三藩叛亂,趁著告捷餘威,再次把注意力轉向臺灣。康熙統一臺灣是戰爭與談判交替使用的複雜過程,是力量、智慧與爭取人心的長期鬥爭。
與臺灣又戰又談
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驅逐荷蘭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內部發生爭訌。清朝乘機派使者,企圖說服鄭成功之子鄭經歸降清朝。鄭經為了減輕壓力,與清朝談判,交出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璽。清朝要求臺灣人眾遷回內地,剃髮易服,鄭經不允,談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鄭氏據守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鄭經戰敗,退出廈門,逃奔臺灣。清朝乘勝派舟師出征臺灣,在海上突遇颱風,船隻沉沒,無功而返。
當時兩岸雖武裝對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願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經濟不穩,無力用兵海上。而臺灣鄭氏,土地初闢,人口甚少,生產落後,經濟困難,急需大陸的糧食和物資供應。且鄭部大多是福建人,離家日久,思戀鄉土,私下渡海來歸者絡繹不絕。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總兵孔元章,赴臺灣議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鄭經猶豫不決,後以“和議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墜”(《海紀輯要》),拒絕清朝的招撫。康熙親政後,邢部尚書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議,派知府慕天顏入臺,宣示招撫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臺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北韓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江日升《臺灣外記》)。康熙答覆:“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北韓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北韓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明清史料丁編》第三本)。康熙不願臺灣成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故談判破裂。
此後發生三藩之亂,中原戰火瀰漫。鄭經乘機與吳三桂、耿精忠勾結,佔領廈門與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轉戰數年,吳三桂失敗,鄭經孤軍難支,又退回臺灣。清朝再一次爭取談判,鄭經再次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而康熙堅決不同意,雙方各持自己的立場談判又無結果。
決策選將
臺灣地處大海中,波濤萬頃,作戰需賴水師,滿族將士嫻習馬步,而不習水戰,必須另選將帥,訓練士卒。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推薦施琅可當此重任。
施琅,福建晉江人,有勇略。早年為鄭芝龍(編者注:鄭芝龍為鄭成功之父)部下,後隨芝龍降清。鄭成功將其父子兄侄一門殺害,結下深仇。施琅在福建與鄭氏作戰多年,瞭解臺灣情況,熟悉水師機宜及海上風濤之變幻。他一貫主張攻取臺灣,但因曾是鄭氏部屬、清廷並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閒十三年。
康熙決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師提督。福建總督姚啟聖只管後勤供應,與施琅和衷共濟,保證了施琅出征的糧食和物資供應。
戰鬥與善後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兩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鄭克則派勇敢善戰的劉國軒守澎湖,所率兵將戰船與施琅相當。兩軍展開激戰,歷時七晝夜。施琅右眼負傷,遊擊蘭理中炮“腹破腸流出,為掬而納諸腹,持匹練縛其創。理呼殺賊,麾兵進”(《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蘭理傳)。澎湖大戰,鄭軍大敗。清軍擊沉敵船159艘,鄭軍死傷12000人,浮屍遍海,劉國軒僅率31艘船逃回臺灣。
澎湖戰敗,鄭克等極為恐慌。施琅進行政治爭取工作,對被俘的臺灣兵將,優禮相待,賞給銀米。800名傷殘者醫治之後,釋放回臺,令他們宣示招撫之意,臺灣民眾“莫不解體歸心,唯恐(編者注:今作惟恐)王師之不早來”(阮錫《海上見聞錄》)。鄭氏已無抵抗能力,於7月27日向清軍奉表納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戶口土地冊籍。康熙接受投降,優待鄭氏,稱:“爾等從前抗違之罪,全行赦免。仍從優敘錄。”(《清聖祖實錄》卷一百一十一)。鄭氏人眾俱得妥善安置。臺灣遂告統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始設臺灣府與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在臺澎分別駐兵1萬人,設官治理、築城戍守,臺灣寶島得以統一於清朝政府之下。
-
11 # 頂風逆水
臺灣自古以來就與大陸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統一是必然的結果。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明鄭政權的鄭成功率領鄭氏集團兩萬多兵將,從金門出發,經過激戰和圍困荷蘭侵略軍,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於次年即病逝。
清朝入關初,因為忙於統一戰爭,無暇顧及臺灣,自康熙帝繼位後,政局逐漸穩固,自康熙元年始,清政府即多次派人招撫,均被鄭經拒絕,鄭經曾提出過“請如琉球、北韓例,不登岸、不剃髮易服”,清廷當然不會答應。鄭氏集團還參與了“三藩之亂”,三藩之亂結束後,清政府的統治更加穩固,收復臺灣事宜就被提上了日程,且清政府在多次招撫未果後,對臺灣的政策逐步改撫為剿,並逐步準備,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恢復福建水師體制,康熙十九年(1679年)收復廈門、金門;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去世,鄭氏臺灣內部發生政變,鄭克塽繼任延平郡王,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內部開始分裂;
為削弱鄭氏臺灣的實力,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政府實施遷界禁海,嚴重打擊了鄭氏政權的貿易,尤其是糧食補給出現問題,鄭氏政權轉向臺灣人民橫徵暴斂,民心亦失。
清政府收復臺灣後對如何管理臺灣,在朝廷內部還引發了“棄留”之爭,有的大臣認為應該放棄臺灣,後康熙帝明確指出:“臺灣棄取關係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
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在臺灣設定一府三縣,總兵一員,隸屬於福建省。從此臺灣和大陸統一起來,其行政建制與內地劃一。
回覆列表
政治上遷界禁海
對於孤懸海外的臺灣島,大清朝堂有收與棄兩種聲音,康熙皇帝為確保東南沿海地區的穩定,確保清朝財稅和糧食主要產地的安全,因此決定收復臺灣。
臺灣是一個小島,依靠島內的物資無法自給自足,因此必須不斷掠奪東南沿海地區的物資來生存。
康熙皇帝採取遷界禁海的措施,將沿海地區的百姓全部遷往內地,在海邊形成一片空曠的無人區。這種堅壁清野的措施嚴重壓縮臺灣的生存空間,大大削弱臺灣的實力。
康熙集全國之力發展大清海軍,將原本的內陸水軍進行整個,任命擅長海戰的施琅為海軍提督,專門負責海軍的訓練與作戰。
臺灣受限於天然條件,無法與大陸地區抗衡是註定的,因此大清海軍建成後很快便以武力收復了臺灣。
總結無論是清朝還是當下,臺灣島上總有一些無知無畏的人在叫囂,因此經濟制裁只是第一步,要讓島上的居民心服口服的回到祖國的懷抱,必須向其顯示強大的武力,武統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