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天馬行文

    太陽是一個相當普通的中年恆星。它透過核聚變在其核心產生能量,但相比起更大質量的恆星而言,其能量的釋放量很小。這是幸運的,因為這意味著太陽將有很長的壽命,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並將繼續存在至少55億年才會耗盡燃料。在這期間,太陽不會發生任何重大的變化。在目前的階段,太陽以幾乎恆定的速度保持穩定,當然變化只會在很小的範圍內產生能量。

    數十億年後,太陽消亡時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呢?一個國際天文學家研究團隊,預測它將變成一個發光的、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環狀天體,即行星狀星雲。90%恆星在生命後期先成為紅巨星,最後成為白矮星,從紅巨星到白矮星中間要經歷行星狀星雲階段。對於我們太陽的最終 命運,天文學家們一直不敢確定是否屬於這90%之列,因為太陽的質量不夠大,也許不能經歷明亮的行星狀星雲階段。

    當恆星瀕臨死亡的時候,會向四周丟擲氣體物質,這些圍繞在恆星周圍的物質被稱為包層。包層的質量可達恆星質量的一半。只有炙熱的核心才能使包層明亮起來,一直持續大約1萬 年,這就是我們能看到行星狀星雲的原因。

    天文學家建立了一個新的恆星資料模型,預測恆星的一生。此模型能預測出不同質量、不同年齡的恆星,在生命後期,包層的明亮程度。結果顯示,包層被恆星加熱的速度比之前的模型快3倍。像太陽質量的恆星,剛剛能夠產生明亮的行星狀星雲。

  • 2 # 宇宙視覺

    對於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主序星時期一般為70多億年,現在太陽還有50億年的時間可供人類發展,前提是我們不會自己毀滅自己。太陽毀滅時,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巨大的能量會吹跨地球。如果人類在100年後不會毀滅,那麼根據目前的科技發展狀況和速度,完全可以實現星際移民。 我不知道你所看到的新聞上說的那顆星球,不過美國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釋出宣告宣佈,該局透過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專案證實了太陽系外第一顆類似地球的、可適合居住的行星。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約為70華氏度(相當於21攝氏度),非常適宜生物的居住。此外,這顆行星上還可能有液態水,而液態水被科學家視為生命存在的關鍵指標。該行星被命名為開普勒-22b (Kepler-22b),距離地球約600光年之遙,體積是地球的2.4倍,這是目前被證實的從大小和執行軌道來說最接近地球形態的行星,它像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樣每290天環繞著一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運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利用攝影修圖軟體實現“托起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