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總督和提督的差別很大,從地位上來說,總督是封疆大吏,是一省或數省的軍政最高長官,而提督只是軍官,是一省的綠營兵的軍事主官,他是隻是一個省的軍事主官,即負責帶兵打仗的,但不是軍隊的統帥,軍隊的統帥是總督。提督是帶兵官,不是統兵官。
清代的定製,總督為文官從一品,並按慣例有“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的加銜,因此總督的職權是“掌治軍民,綜制文武”。所以說總督是一省或數省的軍政最高長官。
提督在清代的定製,是武官的從一品,從品級上看跟總督好像差不多,但文官之間,差別就大了,因為武將做到提督就到頭了,提督就是武將的天花板了。所以在官場,提督的地位那怕跟總督的品級一樣,也要矮人一截。因為提督中介類似於專業技術人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官”。提督的職權是“掌鞏護疆陲,典領甲卒,節制鎭、協、營、汛,課第殿最,以聽於總督”,提督實際上就是帶著兵聽總督的命令做事的,簡單地說,提督雖然有兵,但無兵權,兵權在總督手上。
我們舉個例子來理解一下。鴉片戰爭中,定海失守之後,朝廷對於收復定海的安排是廷寄諭旨給閩浙總督鄧廷楨,原話是:
可以清楚地看到,地方軍務的負責人是總督不是提督,中央對地方軍事問題的決策是由總督去負責執行。鄧廷楨接到朝廷的諭旨後,先是將本省兵馬集結,然後又命人去招募士兵組建援浙軍,可以說執行朝廷的軍事決策的是總督,那麼這時的提督餘步雲是在幹什麼呢?
餘步雲對於援浙軍事,基本上沒權過問,只是等到福建方面的軍隊集結完畢後,鄧廷楨下令讓福建提督餘步雲帶兵前去浙江增援,這時餘步去才有事可做,朝廷的諭旨中讓鄧廷楨“選派閩省大員”去浙江增援,而鄧廷楨選派就是提督餘步雲,所以決定提督帶什麼兵去哪裡打仗,是由總督決定的。同時因為餘步雲帶兵赴浙,鄧廷楨在徵求了餘步雲的意見後,委任建寧總兵曾大觀出任代理提督之職。可見總督不但有權指揮提督,還對提督的職務也有人事任免權。
上面這個例子中,餘步雲身為提督,是武將,所以要負責去帶兵打仗,但是他沒有兵權,無權決定到那裡去打仗,以及打什麼兵去打仗,這些事情都是由總督根據朝廷的旨意來決定的,同時總督雖然有兵權,但他們不能直接去帶兵,因為總督是文官,沒有能力親自上戰場上去指揮士兵作戰的。
清朝的總督和提督的差別很大,從地位上來說,總督是封疆大吏,是一省或數省的軍政最高長官,而提督只是軍官,是一省的綠營兵的軍事主官,他是隻是一個省的軍事主官,即負責帶兵打仗的,但不是軍隊的統帥,軍隊的統帥是總督。提督是帶兵官,不是統兵官。
清代的定製,總督為文官從一品,並按慣例有“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的加銜,因此總督的職權是“掌治軍民,綜制文武”。所以說總督是一省或數省的軍政最高長官。
提督在清代的定製,是武官的從一品,從品級上看跟總督好像差不多,但文官之間,差別就大了,因為武將做到提督就到頭了,提督就是武將的天花板了。所以在官場,提督的地位那怕跟總督的品級一樣,也要矮人一截。因為提督中介類似於專業技術人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官”。提督的職權是“掌鞏護疆陲,典領甲卒,節制鎭、協、營、汛,課第殿最,以聽於總督”,提督實際上就是帶著兵聽總督的命令做事的,簡單地說,提督雖然有兵,但無兵權,兵權在總督手上。
我們舉個例子來理解一下。鴉片戰爭中,定海失守之後,朝廷對於收復定海的安排是廷寄諭旨給閩浙總督鄧廷楨,原話是:
著鄧廷楨選派閩省大員,帶領舟師,星飛赴浙,無論夷船在於何處,卽會同浙江水師合兵會剿等因。欽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地方軍務的負責人是總督不是提督,中央對地方軍事問題的決策是由總督去負責執行。鄧廷楨接到朝廷的諭旨後,先是將本省兵馬集結,然後又命人去招募士兵組建援浙軍,可以說執行朝廷的軍事決策的是總督,那麼這時的提督餘步雲是在幹什麼呢?
餘步雲對於援浙軍事,基本上沒權過問,只是等到福建方面的軍隊集結完畢後,鄧廷楨下令讓福建提督餘步雲帶兵前去浙江增援,這時餘步去才有事可做,朝廷的諭旨中讓鄧廷楨“選派閩省大員”去浙江增援,而鄧廷楨選派就是提督餘步雲,所以決定提督帶什麼兵去哪裡打仗,是由總督決定的。同時因為餘步雲帶兵赴浙,鄧廷楨在徵求了餘步雲的意見後,委任建寧總兵曾大觀出任代理提督之職。可見總督不但有權指揮提督,還對提督的職務也有人事任免權。
上面這個例子中,餘步雲身為提督,是武將,所以要負責去帶兵打仗,但是他沒有兵權,無權決定到那裡去打仗,以及打什麼兵去打仗,這些事情都是由總督根據朝廷的旨意來決定的,同時總督雖然有兵權,但他們不能直接去帶兵,因為總督是文官,沒有能力親自上戰場上去指揮士兵作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