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寒斌
-
2 # 劍客漫談
對於這個公婆是否可以隨意進入兒子家中的問題,我談談我的觀點。
首先,公婆即使有兒子家裡的鑰匙,那進入兒子的家裡,仍然要先打聲招呼,要先敲門。
因為人們之間需要起碼的尊重。一旦失去了尊重,就意味著失去一切,那些打著“愛”的旗號去插手別人的事情的行為,不僅不會令別人感激,還會招致反感。
所以,應該在一開始,就將界限設好,做到真正的不越界,尊重對方。
一、 尊重的前提,先聽懂對方的需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往往越熟的人,越不願意俯下身傾聽對方的需求。
我們對於朋友,或者是剛見面的同事,不僅會照顧對方的情緒,還會關注自我行為,生怕自己什麼事兒做“出格”,令對方感覺到不適。
反觀對待親人或是朋友,真心傾聽的次數並不多,甚至還會刻意忽略對方的需求。
這就是典型的拿“情感”做盾牌,做盡了不尊重的事。
我的一個朋友小瑩最近就遇到了這類問題,她剛生產完,原本說生完孩子讓自家父母來照顧月子,但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只能先讓公婆頂替上。
之所以希望讓親生父母來照顧,主要也是考慮到方便,尤其涉及到月子中的隱私,跟自己母親也好商量。
如今公婆要來,她雖說感激,也害怕公婆沒有分寸感。
這不,公婆才來住了兩天,她就越發覺得不舒服。
原因一是公婆進她的臥房看孩子,從來不知道敲門,有一次她剛準備掀開衣服給孩子餵奶,公公直接推門進來,場面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原因二是婆婆上廁所、洗澡也不關門,說關著門胸口悶,沒有敞著舒服,小瑩每次都避之不及,等到婆婆去衛生間,她就回屋躲著。
她也曾跟公婆提過要他們注意些,也央求老公勸說,但是結果毫無改善,該不敲門還是不敲門,該開門洗澡還是開門。
由此小瑩感覺,公婆是一點都不尊重她,不只不尊重她的隱私,還不懂得什麼叫界限感。
歸根結底,就是公婆壓根沒將徐瑩的需求聽進去,因為在他們看來,親人是不需要界限感的。
二、親情不是越界的理由在中國傳統家庭裡,有一個詞極具冒犯感,叫做“見外”。
這個詞可以應用到許多地方。
比如親人之間結賬還錢原本天經地義,但是如果有人率先催債,就叫做“見外”。
或者是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親人,對某些事物(甚至是一個杯子)分“你的”、“我的”,這也是“見外”。
再比如,如果一家人吃飯,提倡用公筷,這也顯而易見叫“見外”。
總歸不能劃分事物歸屬權,東西就該是大家的,而不是私人的。
所以,在小瑩的問題上,公婆自然也是這樣想:“房子是我兒子的,孫子是我的,兒媳也是我家的,所以我想什麼時候進去看,就什麼時候進去看,敲門什麼的,太見外了。”
但是,親情不是越界的理由。
尤其是公婆與兒媳婦之間,多年來的陌生感,以及生活差異,驟然生活在一起,本來就矛盾重重,在此基礎上如果不給予彼此生存空間,激化矛盾也是遲早的事。
就拿小瑩在房間,公公作為男性不敲門入內這件事,本來就極其不合理。
男女之間自古以來都要懂得避嫌,更況且還是在兒媳坐月子期間。
公公這樣做,說一句不懂禮數,都不冤。
總歸這些行為,都帶給他人不舒適的感覺。
與情感無關,與偏見無關,只與隱私權和尊重有關。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感情再深,都無法磨滅人需要獨立空間的事實,親情不是越界的理由,而越界,則很容易成為摧毀親情的武器。
三、失去尊重,失去一切任何情感,都是需要維護的。
該用什麼維護?簡單來講,就是用尊重,用約束自己的行為,釋放給對方善意。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有尊重,一切好談,哪怕有矛盾,也有“伸手不打笑臉人”的先例在。
人們之間需要起碼的尊重。一旦失去了尊重,就意味著失去一切,那些打著“愛”的旗號去插手別人的事情的行為,不僅不會令別人感激,還會招致反感。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覺得十分有道理:
“女生喜歡吃草莓,但是家人總認為蘋果有營養,總想讓女生吃蘋果。
女生不吃,她說自己不愛吃。
家人一箱蘋果一箱蘋果的往家裡搬,看見女兒不吃,就埋怨她不懂事,不知道體貼大人,小小年紀就冷心冷肺。
就連街坊鄰居都說,蘋果有什麼不好,女生是白眼狼,不吃好果子。
可女生始終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生理感官告訴她,蘋果不好吃,她便選擇不吃,錯了嗎?
家人也不明白,給你買著吃就不錯了,你不感恩戴德,還挑什麼挑?”
其實,這就是關於“需要”與“不需要”的探討。
這世間有不少愛,就像是故事裡蘋果一樣,它並不被需要,強行提供反而會被拒絕,這些愛跟付出更多情況下是在感動自己,不是在感動別人。
許多親情,也往往毀在這一點上,沒有尊重,不懂對方需求,一味地自我感動,到最後,甚至等到矛盾爆發,還滿心委屈。
其實,正因為是家人,才應該學會尊重與體諒,唯有認真感受對方的需求,才能換來“家和萬事興”的幸福。
-
3 # 河畔一隻鷺
不管去誰家,都要敲門的!
我家的鑰匙一直在婆家留了一把,哥嫂和我們在一棟樓裡,我們兩家的鑰匙也相互留了一把,都是以防萬一。但很少使用。
公婆在我們附近的小區居住。我們的房子時間久一點,他們居住的是剛建好的新小區,各項設施及物業管理特別好。毗鄰濱河公園,順著路就能到我們家。但每次來都要提前打個電話,鑰匙是從來不帶的,我們在就過來,不在就不來。
既然已經成家,各自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這點大家都理解。公婆都是明事理的人,非常尊重我們。他們的原則就是平時裡各自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如果需要幫忙隨叫隨到!從不參與我們各自的生活,給兒女充分的自由。
我公公婆婆特別隨和,每週都會給我們做各種吃的,蒸個包子,炸個油餅,都給我們備好存冰箱慢慢吃。家裡有事情需要拿主意也充分尊重每個人的意願,從沒把兒媳當外人,說話和顏悅色,家庭氛圍溫馨和諧!
喜歡這樣的生活環境!
-
4 # 小洋駝媽媽
中國文化講究“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原本是一個很值得宣揚的傳統美德,但是由於封建思想的影響,我們的孝文化裡通常貫穿著“控制”與“服從”。我們一直被教育要做一個“聽話”、“省心”的孩子,當我們為人父母以後,也會不自覺地將這種教育方針傳承下去。
【媳婦VS公婆】傳統觀念裡“養兒防老”,老人與晚輩同住似乎才是中國式養老的正確開啟方式。但由於彼此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不同,生活中難免起波折。
【應對方法】有了孩子,才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艱辛;成立了家庭,才能體會到攜手一生的不易。我們養育孩子,不是為了一輩子粘在一起,也不是相互犧牲,而是攜手共走一程,再目送他走向自己新的人生。真正陪你一生的伴侶,才是最重要的人。
健康的家庭關係,充滿了愛,也懂得適時分離。父母要懂得及時放手。
一,生活習慣不同引發家庭矛盾
比如。我們的房子是公婆單位分的老房子的,我們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們不敲門打招呼開門就進,有幾次我和老公 還在睡覺。他們有個壞習慣,真的奇葩,上廁所不關門,有幾次大門敞開,我就進去了。然後我在裡面上廁所,把門關上(門栓有點壞了)。結果婆婆幾次直接把門拉開進來。有一次,我也是在廁所裡面,門也關著,結果公公拉開門,我聽見聲音。我大聲說,裡面有人,他還是直接闖進來。太尷尬了。這樣的公婆就太一意孤行了。
二,相互理解至關重要
如果老人明確表示不願和兒女一起住,且老人身體健康,心態也比較好,那麼,分開住可以讓老人更自由、更輕鬆,老人也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做子女的若打算接父母同住,首先要先做好心理調適,徵得配偶同意,盡力為老人營造適合的居住環境,和諧的“共居”氛圍。
-
5 # Lonely緣淺
首先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證明現實當中這個問題已經給你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擾。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家庭教育問題以及個人素養問題綜合性的一個評判,對於父母那個年齡他們很難去接受我們現在的要求,可能不會考慮到我們的想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人都更多的想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留給自己一點點隱私空間,所以自己隱私的空間被別人闖入是很不舒服的,我給你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就是你的個人日記被你的父母看了你覺得可以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這裡,父母在進入到房子的時候其實相對性的需要進行敲門,作為媳婦其實可以去跟自己的婆婆講這個問題,你告訴自己的婆婆有時候我在家比如說穿衣服穿的比較少啊,或者是自己個人比較放放鬆的狀態的時候,突然間被人闖入到房間很不習慣的,然後由婆婆在這個家庭裡面進行主導協商。
潛移默化的就把這個事情解決了,但是你也可以把這個事情告訴自己的老公有自己的老公出面,跟自己的爸爸還有自己的媽媽說,這些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
6 # 使用者2207440888925939
兒子他們的新家入住前就給了我鑰匙,小區的門禁卡。兒媳婦還給我說了一小細節,也給了她父母一套。
他們的新房是兩層複式電梯公寓,一樓是客廳,衛生間,廚房,一個房間。二樓一個主居室,(帶衛生間),一個書房,一個次居,一個衛生間,還有一個較大的露天陽臺。他們把我的房間安排在二樓,親家兩個的房間在一樓,兒媳婦說她爸媽好煮飯。聽似玩笑,其實心裡很溫暖,我老公在兒子舉行婚禮不久便去世了,孩子們心疼我,處處為我作想,讓我去他們家有主人意識。但我也會在去之前給他們打電話,告訴時間,那畢竟是他們的家,又是年輕人,大家相互相尊重。
做父母的還要搞清狀況,那真的不是你的家,是兒子(女兒)的家,他們優秀,不代表你優秀,你去小住也好,長住也罷。千萬別干涉他們的事情,他們不說,一定別問,遇到孩子們鬧矛盾一定不能護短,要罵自己的兒子(女兒)你認真罵了,那個會出來護,矛盾就沒有了。他們要過一輩,你別添亂。這就是我和我兒子家的往來心得體會!
-
7 # 潤潤絮語
我感覺敲門比較好。
畢竟你也承認這是兒子家,那就不是自己家了,你進別人家裡不需要敲門嗎?
我覺得這是一種分寸感,有些人會覺得都是自己家人,還用那麼多規矩嗎?真的是應該這樣,畢竟孩子已經結婚了,已經組成了自己的小家,而且還有很多的意外情況發生。
比方說,家裡有小孩的話,你的兒媳婦在家裡正在餵奶,你們突然就闖了進去,兒媳婦來不及遮住衣服,剛好被公公看見了,彼此該多尷尬。
比方說,兒媳婦剛洗了澡,穿的很少很性感。正坐在客廳裡玩手機,這個時候你們闖進來了,彼此尷尬的對視,你覺得兒媳婦心裡得多麼惱火。
比方說,人家夫妻二人正在做親密事,你們就自己拿著鑰匙開啟門了。你說你們看見了舒服嗎,不會覺得特別彆扭嗎?
比方說,你兒子兒媳放在家裡的現金不翼而飛,或者突然有件珍貴的首飾或者收藏品找不到了,雖然和你們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剛好是他們不在家,你們自己拿著鑰匙開門的那天發生的事情,那這件事情無論怎麼解釋都解釋不清了。
公婆作為長輩,雖然應該讓小輩兒尊重,可是畢竟兩代人都有自己生活方式,應該彼此尊重才對。如果你們貿然闖進兒子家的次數多了,肯定兒媳婦就會有意見,你兒子在中間也難做人。
不如彼此保持點距離,這樣只不過打聲招呼,卻讓彼此都覺得舒服些。
-
8 # 乆䧔
來自己兒子家沒問題,敲門是種禮儀,老人忘記的時候也別去責怪它,跟它說清楚就好了,人都有變老的時候記憶力會下降,多多體諒吧
-
9 #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31212
無論去誰家,先敲門這是禮貌,同時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那麼去自己的兒子家,而且有鑰匙,還需要敲門嗎?答案是肯定的,要敲!
這裡談不上禮貌與尊重,真實是為了提醒,警示屋內的兒子兒媳,若時此時正在親呢或者衣衫不整等,需要停止和整理得體了,老人回來了!
其方式是,先用鑰匙開門聲警示,在敲門或大聲咳嗽,以免引起尷尬,特別是公公是要避嫌的!
-
10 # 笑傲江湖度光陰
哎!只要不是自己買的房子,就算是你兒子的家你也別隨便去,有鑰匙也要少去。別沒眼色的整天沒事擠進去,丟人敗興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就看彼此怎麼對待鑰匙的問題,還有彼此抱著什麼心態來處理這個問題.....
如果婚前房子是公公婆婆為兒子結婚準備的,公公婆婆可能會認為,我手裡有鑰匙隨時隨地可以開門進兒子房間,理所當然沒有任何問題。媳婦也會認為,我結婚了就是在房子的女主人,公公婆婆來就應該敲門而不能直接用鑰匙開啟方式進來......
我認為比較正確的開啟模式,公公婆婆來之前。如媳婦在家還是敲門比較好,可以給媳婦有一個準備緩衝期。因為小倆口在家可能比較隨便,如果公公婆婆自己開門進來,會感覺有點尷尬。不過媳婦也不用太矯情,有的公婆手裡的鑰匙也是你們給的,目的就是想讓老人來幫忙做家務和照顧你們。如果老人不知道你們夫妻倆都在家,突然自己開門進來了,也不要當面發火指責公婆,他們肯定也沒有惡意。
總之,面對鑰匙這個問題,彼此一定要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問題就不會成為問題。特別是媳婦一定不要認為公婆是外人,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也可能不會有矛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