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聲佛號一聲心

    呵呵!不用怕捱揍,不請我也來了。但不敢自稱文化人,只是愛打打字,看看書,並且是一個標準的窮人——沒房、沒車、沒存款,更沒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

    有人可能覺得,你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混到這種地步,能堅持活下來,也算個奇蹟了。是呀!看看別人,跟別人一聊天,我都覺得自己是奇蹟。

    跟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家談論最多的當然是房子,唯一一個沒房子的,那就是我,但是我也沒感到多麼自卑,因為這二十多年來,我一直住的都是樓房,還從來沒有住過橋洞。

    朋友喝酒的打車,不喝酒的開車,我是那個唯一不喝酒,還開私家電動車赴宴的。

    前些年回家,親戚朋友都喜歡問今年賺了多少錢,買房子了沒?可惜每年我都會令他們失望,所以這幾年別人也懶得問了。

    別人都買各種保險,我沒有,別人總替我擔心,但在我的經驗裡,買了保險的更容易生病,買不起保險的,往往還不愛生病。

    朋友總是替我發愁,我還要安慰朋友,我沒事,放心。

    老婆也經常說我是天下最笨的男人。自己跟身邊人挨個比比,好像確實找不到一個比我窮比我傻的了。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看電視《孔子》時,我找到了一個不如我的,比我還窮還傻的,那就是孔子的大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我不僅沾沾自喜,比他強多了呀!我住樓房,開電動車,吃的飽穿的暖,還能喝上熱水,那顏回不得嫉妒死我呀!

  • 2 # 一石的城堡

    首先要區分有文化和窮人這兩個概念的核心指的是什麼?

    全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完成自我理想實現的合格的人,這樣的接受現代文化教育的人,至少是一個有幾本獨立思考和基本是非判斷的人,說到底是一個有文化的人。

    國家的徹底脫貧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以來絕無僅有的壯舉,這個脫貧,核心是讓所有人能過解決起碼的溫飽,對十多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這是無比艱鉅的一項壯舉,脫貧,就是從物質上成為一個自主的人,也就是讓整個中國消除窮人這個被鄙視的稱號。

    當把有文化和窮人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暗藏著一個儒家文化裡“安貧樂道”的概念,古之君子,其實是德智雙修的至高標準,物質的富足和精神的自在,對一個君子來說,不是目的,而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在完成自己理想的大道上,可能有一段時間你會處在物質富足精神貧乏的階段,有一段時間你又會處在精神豐盈而物質匱乏的狀態裡。人在這種生命失衡的狀態裡,會看到自己的渺小。

    生命要持一個開放的態度,要像大樹一樣盡力去長到靠近自己的邊界上,這樣一個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才能提現出來。

    在一個有文化的窮人的狀態裡,一個人就更需要潛藏和精進。

  • 3 # 崇德先生讀管子

    1、文化的意思是有智慧,而且善於自我調節;

    2、窮和困,也不一樣。窮只是財務上不足;比如做快遞員和CEO只是職業不同,收入不同,並不代表做快遞員窮,可能是CEO瓊也說不準;

    3、做個文化人,是有追求的人,有追求的任又能做到才有資格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百科全書式的書籍?